突如其來的疫情,給不少企業的發展帶來負面影響。一些門店暫時不能開展經營活動,卻仍需支付房租、人力等高額運營成本,導致部分中小企業經營者難以為繼。為了讓小店能繼續開下去,有什么辦法嗎?
日前發布的《市場主體登記管理條例》,其中一大亮點就是首次設立歇業制度。因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等原因造成經營困難的,市場主體可自主決定在一定時期內歇業,時間最長不得超過3年。歇業制度類似于電信領域中的“停機保號”業務,號碼暫時不用,可以留存一定時間,需要時可再次激活。《條例》同時明確,市場主體應當在歇業前向登記機關辦理備案,登記機關向社會公示歇業期限、法律文書送達地址等信息,通過公示加強對歇業企業的監督和監管。
(摘自《經濟日報》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