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輝
2014年10月29日,新華社發布消息稱,經解放軍總政治部和民政部核實甄別,截至2014年,確認公布的抗美援朝烈士為197653名。然而,5年后,找到了第197654名抗美援朝烈士。這位烈士叫陸朝華,是中國人民志愿軍第38軍烈士,唯一的香港籍志愿軍烈士。
英雄一家四姓
陸朝華的家庭十分奇特,父親叫陳彬龢,子女本來都該姓陳,但一家人卻有四個姓。陸朝華,原名陳真,江蘇蘇州人。9歲時隨家人避亂抵達香港。1941年12月,日本侵占中國香港。在香港淪陷前,母親湯其奮帶著陸朝華兄妹返回上海。香港淪陷后,陸朝華父親陳彬龢也回到上海。
陸朝華的妹妹吳竹如今已年近90歲,是陳家子女中唯一的健在者。老人回憶,家中有兄弟姊妹六人:長兄文華,長姊梅(患百日咳夭折)。陸朝華單名真,下有三個妹妹單名分別叫蘭、竹、菊。陸朝華是1928年農歷十月十日生的,排行第三。
陸朝華曾在上海華德中學讀書。華德中學是德國大使館辦的,每班每年只招24個學生??箲饎倮髧顸h政府接管了這所學校,把它變成國立同濟大學附屬中學。抗戰勝利后舉國歡騰時,陳家卻要分路逃亡。陸朝華和兄長隨陸姓管家逃到香港,因此都改為姓陸,并一直沿用陸朝華的名字。姐妹則另路逃亡,且都改姓吳,顯然是要掩人耳目。
到了1949年5月,在香港的同學們都開始通過不同的渠道,陸續去華南游擊區參加解放戰爭,有的去了粵桂邊縱,有的去了東江教導營。但陸朝華沒有選擇去華南,而是北上平津。
毛澤東簽發烈士證
1949年初,平津解放,急需大批干部隨軍南下接管新解放區。第四野戰軍旋即建立了“南下工作團”。1949年5月中旬,從香港到內地的陸朝華參加了這個南下工作團的第3分團。陸朝華于1949年9月間加入了新民主主義青年團。隔月,正式入伍,在第38軍政治部擔任新聞攝影工作。
朝鮮戰爭爆發后,中國人民志愿軍不久后入朝作戰。陸朝華在志愿軍第38軍政治部宣傳部攝影組任記者。他多才多藝,當時的技術人員少,領導舍不得派他上戰場,但陸朝華堅決要上前線。志愿軍第38軍是解放戰爭時期第四野戰軍的王牌部隊,善打大仗、惡仗、硬仗,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中打出了威名。
越能打的部隊,戰功越大的部隊,越危險,傷亡率也越高。陸朝華是軍事攝影記者,不像文字記者可以戰后追述,必須拿著相機在一線拍攝,與和敵人短兵相接的戰士沒有多大區別,戰爭中攝影記者的陣亡率很高。
陸朝華的戰友白振武評價:“他不管黑夜、白天,不管冰天雪地,不管荒山無路,不管上級怎樣阻攔他,始終要求到最前面陣地上去拍照。經常一個人活動在炮火轟鳴、子彈亂飛和敵機封鎖的戰場上,不管敵人散兵的攪擾,他始終勇敢積極地進行采訪,沒在任何艱苦環境下低過頭。吃不上飯能工作,再疲勞也能工作!”
陸朝華在1950年11月1日的日記中記載:“今天是出國以來空襲最厲害的一次。當然免不了有些害怕,但在自己堅定的保衛和平、保衛祖國、把帝國主義侵略軍消滅在國土外的意志下,將恐懼心理克服了。自然我也曾想到死,但覺得死了也是光榮的??傊?,我希望能成為一個中國共產黨員以后再死。我有決心一定爭取在援朝戰爭中入黨?!?/p>
1951年3月,解放軍畫報社《攝影網》報道:“中國人民志愿軍某部攝影記者陸朝華同志,在突破三八線戰役中,深入前沿陣地,從事戰場攝影采訪,于2月7日晨勝利進擊中,不幸腹部中敵三彈,光榮殉職?!?/p>
5月,志愿軍司令部政治部為陸朝華烈士頒發了立功證明書。陸朝華的同事白振武撰寫了《陸朝華烈士被追記為光榮的共產黨員,并追記抗美援朝一大功》的報道。6月16日,中國人民志愿軍第38軍首長聯名向陸朝華親屬發出慰問信。
1952年9月8日,毛澤東為陸朝華烈士簽發了革命犧牲軍人家屬光榮紀念證。
(摘自《黨史博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