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競草
為了愛情,小妹遠嫁他鄉,回次娘家,特別不容易,開車要花兩天多時間。自從有了自己的孩子后,她便很少回來,平時都是靠電話和網絡視頻與母親保持聯系,通報近況,傾訴思鄉之情。
去年,懷了二寶的小妹,思鄉之情愈發濃烈,索性一咬牙,狠心暫時丟下丈夫和11歲的大寶,獨自坐高鐵,再轉汽車回到了娘家,和母親在一起待了半個月。
我和母親住一起,因此能知道她們母女相處時的情形。那些日子,小妹幾乎成了母親的影子、小尾巴、跟屁蟲,母親到哪,她寸步不離地跟到哪:母親去山上打柴,她去;母親去菜園里摘菜,她去;母親去池塘邊洗衣,她去;母親去田里干活,她去;母親去街上趕集,她更去……
在家時,小妹也不閑著,鼓動母親給她做兒時愛吃的各種美食,自己則在一旁打下手,什么葛粉圓子、韭菜盒子、面湯條子,還要包粽子、炸薯條、蒸粉絲……忙得不亦樂乎。
每晚,小妹都要和母親睡在同一張床上。有時,早上醒來后的小妹,發現母親不在身邊,便焦急地問我,媽去哪了?一定要看到、尋到母親才安心。
我便笑話她:30多歲的人了,怎么還跟小孩子一樣,那么黏媽媽?其實,我更多的是擔心小妹跟著母親跑來跑去,會影響腹中胎兒的健康,畢竟是在鄉下,路不好,她有孕在身,摔倒出意外就不好了。
可小妹的回應卻有些出乎我意料,她說:“哥,你天天跟媽在一起,可能不覺得母親有什么好稀罕的,一個老太婆而已??晌疫@一年,也只有十幾天能跟她在一起,我得要珍惜這難得的機會呀,所以時時都想在母親的身邊……”
“遠嫁的女兒,其實是沒有娘的?!毙∶玫皖^輕聲地說,“再多的電話、再多的視頻,也抵不上一個伸手就能摸到的媽媽呀?!?/p>
我鼻子一酸,差點流淚。半個月的時光轉眼即逝,小妹要回去了,我們都深知,生了二孩后,小妹在很長時間內,都難以再回來了,而母親在一天天地變老,母女的下一次再聚,不知在何時。好在,小妹還能感受到母親的溫暖,她帶走了不少母親給她準備的土特產,但愿它們能在小妹想家時,幫她稀釋鄉愁。(摘自《今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