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佳
【摘 要】目的:探究臨床干預護理活動對子宮內膜癌患者圍術期身心狀態產生的影響。方法:在我院確診并接受手術治療才能符合實驗樣本選擇要求,以盲選法得到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入院的實驗樣本100例,回顧分析患者資料,選擇圍術期參與常規護理和優質護理活動的患者分別進入優質組和常規組,比較患者的SAS評分、疼痛評分結果。結果:SAS評分和疼痛評分的組間比較結果為(P <0.05),優質組各項分數都低于常規組。結論:優質護理模式可以彌補常規護理模式的缺陷,給子宮內膜癌患者提供更高水平的護理服務,改善圍術期患者身心狀態,提高患者滿意度,對保障患者生存質量和生命安全都有著突出作用。
【關鍵詞】干預護理;子宮內膜癌;圍術期護理
引言:
子宮內膜癌屬于惡性腫瘤,在女性惡性腫瘤疾病中發病率加高,在世界范圍內該疾病的發病率也呈現上升趨勢,干擾患者的正常生活,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子宮內膜癌的發病率僅低于宮頸癌,針對圍絕經期和絕經后女性發病率最高,臨床患者出現陰道排液、疼痛、出血、腹部包塊等常見癥狀,外科手術治療是目前干預子宮內膜癌的主要臨床手段,癌癥患者對于自身疾病存在嚴重的恐懼、悲觀心理,因此,圍術期患者負面心理情緒明顯,生理狀態也不佳,不良的身心狀態對手術效果會產生干擾,借助干預護理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扭轉圍術期患者的不良身心狀態。本次實驗活動圍繞子宮內膜癌患者做對比護理實驗,結合患者的心理狀態和疼痛程度指標判定不同護理方案的實踐應用效果,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患者資料
常規組,年齡45歲~68歲,平均年齡(58.62±3.25)歲;病理分期:Ⅰ期38例、Ⅱ期7例、Ⅲ期5例。優質組,年齡48歲~67歲,平均年齡(59.63±3.01)歲;病理分期:Ⅰ期31例、Ⅱ期12例、Ⅲ期7例。比較實驗對象的病例分期和年齡,統計學差別不明顯 (P>0.05),數據可比。
1.2 方法
常規組應用常規護理服務方案。優質組應用優質干預護理方案:(1)心理干預,多數癌癥患者基于對自身疾病認知不足,產生的恐懼、憂慮情緒非常明顯,開展心理干預活動可以減輕患者對于手術治療后生存質量和生存期的擔憂。首先,營造優質的住院環境,室內溫度(22℃)和濕度指標(50%)合理控制,結合患者偏好營造適合的光照條件和通風條件;其次,對于子宮內膜癌治療的原理、方法以及注意事項和患者詳細說明,結合手術治療的成功案例,讓患者建立起對抗病魔的信心[1];和患者家屬在護理方案、合作關系建立方面達成一致觀點,引導家屬注意控制不良情緒,避免對患者造成不良影響。(2)飲食指導,減少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量,增加蛋白質攝入量,禁止使用刺激性食物,考慮患者飲食偏好和疾病對飲食控制的要求,制定科學的飲食指導方案。(3)生活指導,首先,指導患者合理運動、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及早鼓勵患者進行康復訓練,同時要依據患者病情控制活動量和頻次;其次,囑咐患者合理參與性生活,由于患者對康復知識、癌癥疾病知識了解不足,導致很多患者在康復期依然排斥性生活,但有關文獻資料顯示,和諧的性生活對癌癥術后患者康復有積極影響。(4)疼痛干預,康復護理階段強化對患者的巡視,依據患者主訴開展疼痛護理活動,輕度疼痛的患者嘗試以談話、觀看娛樂節目、參與休閑活動等轉移患者注意力,中度和重度疼痛的患者可以酌情實施藥物鎮痛護理,藥物干預后要密切觀察患者反應,如有患者出現幻覺、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需要及時對癥處理[2]。(5)不良反應干預,上文提到鎮痛治療中患者可能由于藥物作用產生呼吸抑制、惡心嘔吐、便秘、嗜睡等不良反應,針對呼吸抑制的患者,護理人員通過觀察患者面部顏色、呼吸頻率可以及時發現反應癥狀,第一時間要抬高患者的頭部,指導患者深呼吸以恢復正常通氣;針對出現或者有明顯傾向惡心嘔吐的患者,飲食指導中添加適量的止嘔食物,已經出現且比較嚴重的惡心嘔吐患者,遵醫囑選擇應用止嘔藥物。
2 結果
優質組患者圍術期的SAS評分和疼痛評分水平都低于常規組(P<0.05)。
3 討論
子宮內膜癌患者的正常生活和身體健康都受到了極大影響,癌癥患者手術治療后對臨床護理干預服務需求較大,在持續的治療過程中需要以合理的護理干預手段支持患者,突出對患者需求的關注,在了解患者病情進展和治療效果的基礎上,盡可能以科學的合理模式全面滿足患者的康復需求[3]。利用統計學方法比較優質干預護理和常規護理兩種護理模式對患者SAS 評分、疼痛評分產生的不同影響,結果發現優質干預護理的優質組患者各項評分都低于常規組,且數據對比后結果有統計學差異性,實驗結果提示我們優質干預護理模式對于子宮內膜癌圍術期患者身心狀態改善有著更為突出的作用,和常規護理模式比較更適合在臨床推廣使用。
綜合上述內容,本研究傾向于對子宮內膜癌患者實施優質干預護理措施,體現人性化和綜合性護理理念,優化臨床護理工作流程。
參考文獻
[1] 錢珊珊,祁婷婷,田琳琳,等.干預護理對子宮內膜癌患者圍術期身心狀態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20,40(4):760-763.
[2] 梅紅蓮.分析預防子宮內膜癌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護理干預效果[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20,14(1):232- 234.
[3] 于秀麗,張赫,王浩東,等.踩球運動對婦科惡性腫瘤患者術后下肢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9,34(17):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