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秋林
(韶關市粵北人民醫院,廣東 韶關 512000)
妊娠期糖尿病是孕婦在妊娠期間的常見并發癥,有學者指出胎盤是母體向胎兒交換物質的重要器官,同時也是影響產婦妊娠期內分泌的器官,胎盤合成、分泌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等均與糖代謝有關,可對胰島素外周作用產生抑制,可導致外周組織利用葡萄糖降低而升高血糖[1-2]。此外,由于孕婦在懷孕期間希望胎兒能夠得到更為充足的營養,不斷地攝入過高熱量、過多脂肪等,引發或加重了妊娠期糖尿病[3-4]。如果妊娠期糖尿病未得到有效控制,容易導致新生兒低血糖、產婦產后出血等不良分娩事件,嚴重時會危及到產婦生命安全[5]。許多孕婦在確診為妊娠期糖尿病后進行控制飲食,并加以合理運動來控制血糖水平,但飲食運動方式的血糖控制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血糖水平極高的患者,因此,還需要通過藥物治療進行血糖控制。本文將對胰島素聯合飲食運動治療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及對分娩結局的改善作用展開分析,具體內容如下。
在2020年2月至2021年1月于我院門診就診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選取60例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30例。研究組:年齡23~38歲,平均年齡(31.05±5.53)歲;孕24~28周,初產婦12例,經產婦18例。對照組:年齡 24~38歲,平均年齡(31.17±5.48)歲;孕 25~27周,初產婦13例,經產婦17例。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一步展開比較。
所有患者均接受胰島素治療進行血糖控制,采用地特胰島素降低空腹血糖,每天1次;采用門冬胰島素降低餐后血糖,從最小劑量(3U)開始,根據患者的實際血糖情況逐步增加直至達到標準血糖值,若血糖過高,算總量后,睡前地特胰島素占1/3-1/2,剩下的用門冬胰島素三餐前分配,早餐>晚餐>午餐。連續治療2周。并對兩組患者做好胰島素使用指導,預防低血糖發生。
在胰島素治療基礎上,給予研究組患者飲食運動指導,具體內容為。
(1)開展妊娠期糖尿病知識講座,宣傳該疾病相關基礎知識、危害、科學飲食運動的好處、意義。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減少不必要的擔憂,告知患者雖然該疾病危害大但只要配合醫護人員便可控制病情。在飲食上注重營養均衡搭配,多食用蔬菜瓜果,禁食刺激性食物;配合適當運動,避免空腹與高危運動。
(2)飲食方面,宜食血糖指數低、高膳食纖維含量、易消化清淡的食物,黃瓜、西紅柿、青菜、芹菜、柚子、獼猴桃、草莓、青蘋果等,選擇優質蛋白質,比如瘦肉、牛奶、魚類等,粗糧選擇玉米、蕎麥面等,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進餐。不宜吃多脂食物、寒性食物,以及淀粉含量高的食物。烹飪上少油、少鹽、少糖,盡量以蒸煮方式烹飪,避免油炸、油煎。
(3)運動方面,在進食后的30-60min,血糖將達到最高峰,在這一時間段內進行運動將有助于血糖的控制。運動持續時間以30min左右為宜,時間過長容易引發低血糖。運動方式有瑜伽、散步、有氧操、游泳等,運動強度以輕中度為宜,即心跳加快、能夠輕松談話、不能唱歌。
對比兩組患者血糖水平、血糖達標時間以及不良分娩結局發生情況。
不良妊娠結局:包括新生兒低血糖、新生兒輕度窒息、巨大兒、早產等。
結果顯示,兩組患者在治療前的空腹、餐后2小時以及睡前血糖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上述三項血糖指標水平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組患者的血糖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研究組與對照組血糖達標時間分別是(3.69±0.37)天、(5.08±0.55)天,研究組血糖達標時間短于對照組(t=11.485,P=0.000)。
表1 對比兩組患者的血糖水平(±s,mmol/L)

表1 對比兩組患者的血糖水平(±s,mmol/L)
時間 組別 例數 空腹 餐后2h 睡前治療前 研究組 30 6.37±1.28 8.12±2.09 6.88±1.82對照組 30 6.28±1.25 8.08±1.88 6.72±1.68 t 0.277 0.078 0.354 P 0.783 0.938 0.725治療后 研究組 30 4.15±0.83 6.85±0.75 4.18±0.79對照組 30 4.71±0.86 7.38±0.82 4.78±0.85 t 2.566 2.612 2.832 P 0.013 0.011 0.006
結果顯示,研究組不良分娩結局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不良分娩結局發生情況[(n)%]
由于妊娠期的特殊生理過程,對孕婦體內胰島素的作用產生抑制,導致孕婦體內的糖代謝出現異常,容易造成血糖異常升高[6-7]。近年來,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在飲食上出現了較大改變,高油脂、高膽固醇、高糖分等食物的攝入量增多,加之孕婦在懷孕期間的飲食量增多,增加了妊娠期糖尿病的風險[8-9]。
在本次研究中,與僅接受胰島素治療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相比,在此基礎上接受飲食運動治療的患者,其血糖水平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控制,且不良分娩結局更少。表明給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胰島素聯合飲食運動治療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進而改善分娩結局。胰島素是臨床上用于治療糖尿病患者的常用藥物,由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空腹以及餐后的血糖水平相差較大,在控制基礎血糖的同時,還需要控制患者餐后血糖水平。地特胰島素是臨床上常用的長效胰島素,具有良好的基礎血糖控制效果。門冬胰島素屬于短效胰島素類似物,該胰島素的活性與天然胰島素及其相似,用于控制餐后血糖具有顯著療效[10-11]。門冬胰島素是在基因工程技術下,將人胰島素B鏈上第28位脯氨酸替換為天冬氨酸[12]。該胰島素形成六聚體的傾向比可溶性人胰島素低,在注射后以單體形式存在為主[13]。并且門冬胰島素的藥代動力學更符合生理性的餐后胰島素分泌曲線。該胰島素具有起效快的特點,在注射后5~15min內開始發揮作用,并且在注射后的30~60min內達藥效高峰,患者使用后的吸收速度快,其療效比許多其他胰島素療效更好[14]。在治療的同時,配合飲食控制和合理的運動,更進一步提升了療效,飲食方面主要是在保證孕婦基本的營養需要同時,減少促血糖升高食物的攝入來控制血糖;運動方面主要是通過消耗來促進體內的糖代謝,進而控制血糖水平。但單純飲食運動治療對血糖波動較大的患者而言效果不佳[15-16]。因此,主要還是依靠藥物治療進行血糖和妊娠結局的改善,飲食運動治療屬于一項有效的輔助治療方法。
此外,我們注意到由于皮下胰島素注射時,一次的注射量相對較大,加之部分患者害怕病情進展嚴重盲目減少食物攝入量或盲目運動,容易發生低血糖,對患者而言同樣非常危險。因此,需要向患者說明胰島素的使用劑量和時間,并做好相應的標記,告知患者遵醫用藥的重要性,并叮囑患者在用其他藥物前先咨詢醫生,隨時檢測血糖,做好統計,定期向醫生說明近期血糖變化情況,以便及時調整用藥劑量。教會患者分辨低血糖癥狀,可隨身攜帶糖果或者葡萄糖口服液,以緊急處理突發低血糖。
綜上所述,給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胰島素聯合飲食運動治療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縮短血糖達標時間,減少不良分娩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