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芙蓉,王珊
(臨汾市中心醫院 血液內科,山西 臨汾 041000)
臨床較嚴重的血液系統病癥為再生障礙性貧血(Aplastic Anemia, AA),是指化學、生物及物理等誘因造成的骨髓造血功能障礙,患者因全細胞減少引起骨髓衰竭,經研究發現,此病發病時有2個高峰期,即為15~25歲、>60歲,發病時呈貧血、感染及出血等表現,患者因嚴重貧血或白細胞減少造成機體免疫低下,病情持續進展易威脅生命。研究表明[1],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此病可提高療效,但仍有治療困難、移植費用高等缺陷,給患者經濟、心理均帶來沉重負擔,因此盡早如何制定合理的用藥方案、受到相關領域重視[2]。證實,雄激素是治療此病常見藥,其可促進機體生成紅細胞、有效改善貧血癥狀,但單純用藥療效欠佳、長期用藥也易引起副作用,未能達到預期療效、臨床應用受限,鑒于此,本文分析AA患者行對癥治療的療效。
回顧性研究,樣本選取臨汾市中心醫院2020年1~12月收治的26例AA患者,“隨機數字表法”分單一組(雄激素,n=13)、聯用組(雄激素+環孢素A,n=13)。聯用組男 8例,女 5例;年齡 22~54歲,平均 (38.42±4.25)歲;病程 5~21 個月,平均 (12.44±1.15)個月;BMI值 19~26kg/m2,平均 (23.35±0.42)kg/m2。單一組 (13例 ):男 9例,女 4例;年齡 23~55歲,平均 (38.61±4.34)歲;病程 6~23個月,平均 (12.59±1.24)個月;BMI值 18~25kg/m2,平均 (23.21±0.35)kg/m2。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較。簽署“知情同意書”,經倫理委員會審批。
納入標準:①與“再生障礙性貧血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相符[3];②呈貧血、感染等表現;③年齡范圍22~55歲;④有完整資料。
排除標準:①伴重要臟器功能障礙;②<2周內使用免疫抑制劑;③伴惡性腫瘤、用藥禁忌;④正處懷孕或哺乳期;⑤精神障礙;⑥中途轉院。
2組入院后均行抗感染、及時輸血及止血等常規療法。
單一組(雄激素):本研究所選雄激素為司坦唑醇片(廠家:赤峰蒙欣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5020041,規格2mg),患者單次口服 2mg,3 次 /d。
聯用組:雄激素用藥方式、劑量同單一組,聯合環孢素A(廠家:仙樂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8147,規格25mg×50s)治療,患者單次服用環孢素A11mg/kg,1次/d。
2組持續用藥均為6個月。
①T淋巴細胞亞群:采集晨間空腹靜脈血2mL,離心待檢,流式細胞儀檢測CD4+、CD8+,嚴格按儀器操作。②血常規指標:采集空腹靜脈血3mL,離心待檢,血液分析儀檢測白細胞計數(WBC)、血小板計數(PLT)及血紅蛋白(Hb),嚴格按儀器操作[4]。③臨床療效:顯效:癥狀改善,白細胞計數>4×109/L,血小板計數>80×109/L;有效:癥狀改善一般,白細胞計數3.5×109/L,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數據經Excel表整理,SPSS 22.0統計軟件分析,計量資料均數±標準差(±s)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構成比[n(%)]表示,χ2檢驗。檢驗水準P=0.05。
用藥前比較T淋巴細胞亞群,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用藥后與單一組比較,聯用組CD4+指標更低,CD8+指標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T淋巴細胞亞群比較(±s,%)

表1 T淋巴細胞亞群比較(±s,%)
注:組內比較,*P<0.05;組間比較,#P<0.05。
組別 CD4+CD8+用藥前 用藥后 用藥前 用藥后聯用組(n=13) 45.86±5.32 28.64±3.14*# 17.63±2.04 24.59±2.53*#單一組(n=13) 46.53±5.37 38.63±2.42* 17.45±3.12 20.21±2.06*t 0.3195 9.0858 0.1741 4.8404 P 0.7521 <0.05 0.8632 <0.05
用藥前比較2組血常規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用藥后與單一組比較,聯用組WBC、PLT及Hb指標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血常規指標比較(±s)

表2 血常規指標比較(±s)
組別 WBC(×109/L) PLT(×109/L) Hb(g/L)用藥前 用藥后 用藥前 用藥后 用藥前 用藥后聯用組 (n=13) 2.58±1.12 4.86±0.64*# 24.12±6.51 57.53±6.28*# 42.93±6.29 99.17±10.63*#單一組 (n=13) 2.61±1.16 3.92±0.28* 24.65±6.13 49.05±5.23* 41.69±5.17 80.64±10.48*t 0.0670 4.8516 0.2137 3.7411 0.5491 4.4757 P>0.9471 <0.0500 >0.8326 <0.0500 >0.5880 <0.0500
與單一組比較,聯用組有效率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臨床療效比較[n(%)]
有文獻報道[5],雄激素+環孢素A治療AA患者可提高療效,聯合用藥更能發揮各自優勢、增強治療效果,利于控制病情,分析發現:①前者是常見用藥,分析藥理機制是:經口服用藥可促進機體產生5α、5β羥類固醇,對靶器官腎臟產生刺激性、促進促紅細胞生成素產生,使造血干細胞的敏感度明顯增加,加快造血細胞增殖速度,為快速增殖造血細胞提供良好的條件,但單純用藥很難達到預期療效,具體分析原因發現:AA發病與活化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有相關性,其誘導機體分泌造血負調控因子、抑制骨髓造血功能,最終引起此病,因此部分學者證實,以雄激素用藥為基礎,聯合使用免疫抑制劑治療可提高療效、利于改善患者預后;②環孢素A是強效免疫抑制劑,其最初在移植器官后抑制產生排斥反應中應用廣泛,近年來用于治療自身免疫病癥,分析用藥機制是:患者經口服用藥后,與機體內相關物質結合形成生物復合物,抑制T淋巴細胞、神經鈣蛋白,對相關信息通道產生干擾,將IL-2等炎癥因子合成阻斷,避免合成、分泌造血負調控因子,對骨髓造血功能產生抑制,繼而促進患者造血功能盡早恢復,因此聯合使用上述2種藥物可發揮優勢互補作用、增強用藥效果,其中雄激素促進機體5α、5β羥類固醇快速還原,環孢素A對造血負調控因子合成起到保護作用,改善骨髓造血功能、增強治療效果,具實踐價值[6]。
本研究示:①與單一組比較,聯用組CD4+指標更低,CD8+指標更高,P<0.05,表示2者用藥可改善免疫,分析發現:機體免疫系統中不可或缺的免疫細胞為CD4+、CD8+,前者是T輔助細胞,常在造血負調控因子合成、分泌中發揮機制,后者是T殺傷細胞,可抑制T細胞功能,因此聯合用藥可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對T淋巴細胞產生抑制,快速恢復骨髓造血細胞,其中環孢素A可抑制負調控因子,抑制Th細胞、Ts細胞增殖,抑制表達HLA-Ⅱ抗原,間接影響B細胞,且口服用藥后抑制輔助性T細胞活化,繼而達到抑制細胞免疫的過程,效果顯著;②與單一組比較,聯用組WBC、PLT及Hb指標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示聯合用藥可相輔相成,促進機體產生紅細胞生成素、改善機體造血功能;③與單一組比較,聯用組有效率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本文與張慧敏[7]文獻相似,因此聯合用藥更能增強療效,原因是聯合用藥可及時對造血干細胞補充,其中雄激素在誘導蛋白質合成中發揮機制,有效抑制蛋白質異生,緩解骨髓抑制、使造血細胞的反應活性增強;環孢素A的排斥反應較強,長期用藥對毒性T淋巴細胞激活產生抑制,具有可行性。
綜上所述,AA患者行雄激素+環孢素A治療可促進機體造血功能恢復、控制毒性T淋巴細胞,達到預期治療效果、療效確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