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寒,張春華,朱勵思,葛宇曦
(1.上海浦東新區高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上海 201208;2.江南大學附屬醫院影像科, 江蘇 無錫 214000)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終身性疾病,2019年全球估計有4.63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其中中國糖尿病患者總數約有1.3億[1]。目前我國糖尿病患者不僅人口基數大,在疾病譜中占比最多[2],且呈持續上升趨勢,糖尿病患者血糖的穩定需要醫生和患者自身長期的管理。
2019年底2020年初,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在中國湖北武漢地區廣泛傳播。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影響,全國各地實性居家隔離,避免聚集性活動。上海各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減少居民外出次數,在居家隔離期間,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如何?本文隨機抽查上海市高行社區確診糖尿病患者335例,比較其血糖水平及相關指標在疫情期間與往年同期水平差異。
從上海市某社區的資料庫中篩選出2020年4月份至我院進行血糖監測和調控的患者。資料的納入標準:(1)本社區常住居民, 醫保定點為本社區醫院。(2)2020年4月份為本年度首次至醫院進行血糖調控,2020年1月份至3月份未入院檢查。(3)在本院資料庫中,存在該患者2019年4月份血糖相關指標的記錄。排除標準:(1)非本社區常住居民;(2)通過詢問病史得知,患者2020年1月份至3月份期間存在本社區醫院或其他醫院的血糖監控和調控記錄;(3)本院資料庫中不存在2019年4月份的相關記錄。
隨機抽取符合上述條件的病例335人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173人,女性162人,平均(62.85±8.49)歲。
收集入組患者2019年4月份及2020年4月份血糖及相關指標。主要包括: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體重指數(BMI),收縮壓,舒張壓。
中國2型糖尿病綜合控制目標:血糖空腹4.4-7.0mmol/L,糖化血紅蛋白<7%, 膽固醇<4.5mmol/L, 甘油三酯<1.7mmol/L, 低密度脂蛋白 <2.6mmol/L, BMI<24,收縮壓 /舒張壓 <130/80mmHg[3](1mmHg=0.133 kPa)。
采用SPSS 22.0對上述統計指標進行統計學分析。對于符合正態分布及方差齊性的資料,以平均數±標準差的方式進行表示并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對于不符合正態分布及方差齊性的資料采用非參數檢驗,資料以中位數±四分位數間距來表示。統計檢驗水平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空腹血糖118人(35.2%)達標,217人(64.8%)不達標。糖化血紅蛋白165人(49.3%)達標,170人(50.7%)不達標。除此之外,膽固醇124人(37%)達標,211(63%)人不達標;甘油三脂124人(37%)達標,211人(63%)不達標;低密度脂蛋白89人(26.6%)達標,246人(73.4%)不達標;體重指數116人(34.6%)達標,219人(65.4%)不達標;血壓105(31.3%)人達標,230人(68.7%)不達標。
空腹血糖199人(59.4%)達標,136人(40.6%)不達標。糖化血紅蛋白252人(75.2%)達標,83人(24.8%)不達標。除此之外,膽固醇171人(51%)達標,164(49%)人不達標;甘油三脂161人(48.1%)達標,174人(51.9%)不達標;低密度脂蛋白111人(33.1%)達標,224人(66.9%)不達標;體重指數145人(43.3%)達標,190人(56.7%)不達標;血壓151人(45.1%)達標,184人(54.9%)不達標。
2.3.1 各項指標的不達標率比較
2020年4 月份血糖相關指標與去年同期相比,血糖不達標率同比增加了59.6%,糖化血紅蛋白不達標率同比增長了104.8%。膽固醇不達標率同比增加率為28.7%,甘油三脂不達標率同比增加率為21.3%,低密度脂蛋白不達標率同比增加率為9.8%。而一般指標的不達標率也升高,其中血壓不達標率同比增加了25%,體重指數不達標率同比增加了15.3%。

圖1 2020年4月份血糖及相關血液學指標與往年同期對照
2.3.2 各項指標的統計學檢驗
統計學分析顯示,受疫情影響,2020年4月份血糖平均值高于往年同期水平,平均值增加了(1.06±0.09)mmol/L,血糖平均值增高15個百分點;糖化血紅蛋白平均值高于往年同期水平,平均值增高了0.55±0.08,糖化血紅蛋白平均值增高8.2個百分點;膽固醇、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均高于往年同期水平,平均值分別增高了(0.44±0.04)mmol/L、(0.32±0.03)mmol/L和(0.19±0.04)mmol/L,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平均值分別增高9.6個、16.8個和6個百分點;另外,BMI值及收縮壓/舒張壓均高于往年同期水平,平均值分別增高了 (0.55±0.05)kg/m2、(4.12±0.33/3.47±0.26)mmHg。 各 項指標具體數值見表1。
表1 2020年4月與往年同期相比血糖及相關指標的對照(±s)

表1 2020年4月與往年同期相比血糖及相關指標的對照(±s)
注:a為存在統計學差異的數值。
時間(年-月) 平均值 差值 t值 P值空腹血糖(mmol/L) 2020-04 8.03±2.18 1.06±0.09 11.594 <0.001a 2019-04 6.96±0.99糖化血紅蛋白(%) 2020-04 7.23±1.14 0.55±0.04 12.800 <0.001a 2019-04 6.67±0.68膽固醇(mmol/L) 2020-04 4.99±1.21 0.44±0.04 10.357 <0.001a 2019-04 4.55±0.85甘油三酯(mmol/L) 2020-04 2.23±1.06 0.32±0.03 10.888 <0.001a 2019-04 1.91±0.80低密度脂蛋白(mmol/L) 2020-04 3.25±1.01 0.19±0.04 5.279 <0.001a 2019-04 3.06±0.90體重指數(kg/m2) 2020-04 24.99±2.30 0.55±0.05 12.059 <0.001a 2019-04 24.44±2.20收縮壓(mmHg) 2020-04 131.06±10.17 4.12±0.33 12.369 <0.001a 2019-04 126.94±9.12舒張壓(mmHg) 2020-04 79.71±6.73 3.47±0.26 13.385 <0.001a 2019-04 76.24±5.85
通過本文的抽樣數據調查發現,受新冠肺炎影響,上海市居民在居家隔離期間,2020年4月份血糖控制不佳。本研究335例患者中空腹血糖64.8%不達標,比以往同期增加了59.6%,糖化血紅蛋白也控制欠佳,50.7%不達標,比以往同期增加了104.8%。除此之外,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體重指數,血壓均高于往年同期水平。2020年4月血糖平均值較2019年4月份平均值增高了1.06mmol/L, 增加了15個百分點。同時糖化血紅蛋白水平也較往年平均增加了0.55,增加了8.2個百分點。
2020年4 月份,上海市居民血糖水平較以往同期增高,分析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第一,疫情發生以后,全上海各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所有居民非必要情況下減少外出,居民運動量大大減少,導致血糖偏高。第二,疫情爆發后,上海二三級醫院紛紛實行全預約式就診,取消專家門診,減少病區人數,患者不能及時配藥或者監測血糖,不能及時發現血糖變化,不能及時治療方案或者調整生活方式。第三,調查患者飲食情況,不少患者居家隔離期間,未能保持合理膳食,飲食控制不到位,三餐之間可能會自主添加零食或水果。因為短期內血糖變化可能不會出現臨床癥狀,因而,血糖增高隱匿性高,難以被發現。第四,糖尿病作為一種長期慢性病,盡管三級和二級醫院的??萍夹g力量在糖尿病的防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糖尿病患者個體,家庭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起著更加重要的作用[4]。近幾年上海各社區醫療服務中心實行聯合醫療體管理,1+1+1家庭醫生簽約管理模式管理社區常見病、慢性病,已取的了顯著成效,本社區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實行醫聯體及1+1+1家庭醫生簽約模式雙重管理, 在往年已經初見成效[5]。然而,疫情期間,社區醫院工作的重點轉移到了新冠的流行病學調查,重點地區來滬居家觀察期間的隨訪,電話篩查,隔離點支援等相關工作,以往家庭醫生面對面疑難解答,健康知識普及,社區健康講座,家門口服務,定期免費監測血糖等服務暫時取消,從而造成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第五,據報道COVID-19患者中新發糖尿病患者較以往糖尿病患病率要高[6]。
然而,疾病分輕重緩急,抓住時機及時阻止疫情的播散是打贏病毒阻擊戰的關鍵。COVID-19病毒具有傳染性強,傳播途徑廣,潛伏期長,癥狀多樣性等特點[7]-[8]。若不集中有限的醫療資源有力地控制傳染源和傳播途徑,那后果不堪設想。2020年4月份,在我國政府的各種有力舉措控制下疫情得到緩解。此時,部分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升高,不達標率明顯較往年同期增高。我們在4月初,當醫療診療活動逐漸恢復時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為了保證社區居民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慢性病的發展,必需兩手抓:既要保證高度的COVID-19警惕性和管理流程的規范性,又要監控和調控慢性病的各項指標,以減少因為長時間指標異常而造成的并發癥。事實上,在糖尿病患者中,不僅4月份血糖指標控制不佳,可能在1-3月份血糖控制均不佳。因為2020年4月份糖化血紅蛋白水平也高于往年同期水平,說明在8-12周以內血糖總水平也較往年升高。對于那些主動至醫院進行血糖監測的患者,在本社區有效地監測和調控下,血糖逐步恢復至正常水平。而對于那些沒有主動去醫院檢查血糖的患者,社區應該加強電話篩查和健康知識宣教等工作,使這一部分患者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及時就醫檢查。
本文的研究還發現,在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相比于以往同期水平升高的同時,血糖相關的指標包括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體重指數、血壓,與去年同期相比也出現了不同比例地增高,較去年的增高比率在9.8個百分點至28.7個百分點之間。以往的文獻[9-10]報道了血糖與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的相關性。
在疫情期間或疫情結束后,為上海市糖尿病患者提供以下幾點建議:第一,可以選擇居家的運動項目,太極、老年保健操等增加運動量。第二,合理的安排飲食,在符合糖尿病飲食的基礎上合理安排各種營養物質搭配。第三,合理安排就醫:在藥物不足或者不適癥狀后,患者在就醫時提前預約,可大大縮短就醫時間,目前本社區推出多種預約方式:對簽約居民多次已短信形式推送家庭醫生電話號碼,增加居民知曉率方便電話預約,多途徑宣傳公眾號,通過公眾號預約,居委張貼本中心預約電話,二維碼等方式。第四,控制好血糖相關指標的穩定。第五,就醫時正確佩戴口罩,保持就醫間距,注意手衛生等[11]。
總之,COVID-19病毒對居民健康及生活造成了較大影響。尤其是對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的影響。在疫情期間及疫情有效地控制之后,如何保證糖尿病各項指標控制正?;驅τ谝呀浧叩闹笜巳绾斡行У卣{控至正常水平,此時,1+1+1家庭醫生簽約管理模式在上海各社區發揮著重要作用并且任重而道遠。
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