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珠
(佛山市高明區中醫院,廣東 佛山 528500)
COPD是臨床呼吸科常見的老年疾病,患者多有咳嗽、喘息、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疾病病程長,復發率高,患者的肺功能呈進行性下降,呼吸受限,會對患者的生活質量產生不良影響[1-2]。目前,針對該疾病,尚未發現特效治愈方法,故而只能通過藥物、康復訓練等來緩解疾病進展,進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往的呼吸訓練方法,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讓患者呼吸順暢,提升其肺部通氣、換氣能力,但因患者年紀較大,耐受性差、依從性差,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康復治療效果[3-4]。有研究[5]表示,在康復訓練的基礎上使用慢阻肺湯進行干預,有助于提高治療有效率,且不存在明顯的不良反應,患者接受度高。本次研究對于COPD患者采取慢阻肺湯結合康復訓練護理干預,分析其對生活質量的促進作用,具體內容如下。
此次研究所納入的COPD患者(n=68),均為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根據紅藍雙色球法進行分組。實驗組:男女各有19例和15例,各占比55.88%和44.12%,患者年齡范圍(42-73)歲,平均年齡為(53.29±7.29)歲;病程3-12年,平均病程(8.36±0.29)年。對照組:男女各有20例和14例,各占比58.82%和41.18%,患者年齡范圍(41-75)歲,平均年齡為(53.24±7.27)歲;病程 4~13年,平均病程(8.39±0.25)年。所有患者的各項資料對比后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
納入標準:①此次研究所納入的研究對象均經過相關檢查確診,且患者病情處于穩定期;②患者病史資料完整;③精神認知正常,有良好的語言溝通表達能力;④患者及家屬對本次研究知情,并在相關文件上簽字。
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肺部疾病者;②合并惡性腫瘤患者;③合并嚴重精神障礙或視聽障礙者;④合并重要臟器功能衰竭者;⑤肢體活動功能受限者。
對照組患者接受康復訓練,包括①呼吸訓練:主要包括腹式訓練,胸部不動,開始吸氣,吸氣過程中腹部挺起,維持5s后呼氣,盡量呼出所有氣體;縮唇訓練,經口吸氣,經鼻呼氣,呼吸過程中,縮攏雙唇呈口哨狀,呼氣時需緩慢呼出氣體。兩組鍛煉,每天2次,每次20min。②上肢力量訓練:合理評估患者肌力,選擇合適的重量的啞鈴進行曲肘、肩關節后伸、肩關節內收和外展等訓練,每天1次。③指導患者進行兩下樓梯訓練,先上后下,鍛煉時間控制在10min左右,注意休息,每天1次。實驗組患者在此基礎上服用自擬慢阻肺湯,藥方為:黨參、丹參、瓜蔞各15g,法半夏、陳皮、地龍、杏仁、桑白皮各10g,麻黃、甘草各6g,每日1劑,早晚服用。兩組干預時長一致,均為2個月。
觀察不同干預方式對患者臨床療效的影響,包括:①臨床指標:6MWT(在病房走廊測量一條50m直線, 受試者沿著直線起點盡可能快速行走, 到達終點轉身繼續行走, 直到6min,測量行走距離)、FEV1/FVC、MRC評分(采用4級評分制,總分為5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呼吸困難程度越重)。②SF-36生活質量量表,包括軀體功能、社會功能、生理功能、情感職能4個維度,各維度分值為百分制,分數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
此次研究所納入的統計數據采用SPSS 23.0軟件進行處理,(±s)代表計量資料,用t進行檢驗,P評定檢驗結果,若數據相比不超過0.05,提示此數據差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前,患者的6MWT、FEV1/FVC、MRC評分指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各臨床指標相比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實驗組更明顯(P<0.05),見表1。
表1 不同干預方式對患者臨床指標的影響(±s,n=34)

表1 不同干預方式對患者臨床指標的影響(±s,n=34)
組別 干預前干預后6MWT(m) FEV1/FVC(%) MRC(分) 6MWT(m) FEV1/FVC(%) MRC(分)對照組 263.37±31.25 53.37±7.16 3.63±0.54 279.36±34.17 59.37±8.16 2.79±0.45實驗組 263.39±31.22 53.32±7.19 3.61±0.52 313.41±36.23 70.25±7.39 2.06±0.29 t 0.003 0.029 0.156 3.987 5.763 7.951 P 0.998 0.977 0.877 0.000 0.000 0.000
干預前,患者的SF-36生活質量量表評分內容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均有不同程度提升,但實驗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同干預方式對患者生活質量(±s,n=34)

表2 不同干預方式對患者生活質量(±s,n=34)
組別 干預前干預后軀體功能 社會功能 生理功能 情感職能 軀體功能 社會功能 生理功能 情感職能對照組 62.37±7.26 61.28±7.11 61.23±7.19 62.33±7.25 73.26±8.34 74.12±8.17 73.29±8.15 73.33±8.16實驗組 62.39±7.21 61.31±7.13 61.29±7.22 62.37±7.23 81.25±9.36 82.33±9.19 81.36±9.14 83.36±9.12 t 0.011 0.017 0.034 0.023 3.716 3.893 3.843 4.779 P 0.991 0.986 0.973 0.982 0.000 0.000 0.000 0.000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受人口老齡化加劇、環境污染嚴重、吸煙人群增多等因素的影響,導致COPD發病率逐漸呈上升趨勢,其主要病理改變為肺實質破壞、小氣道病變,對患者的肺功能產生不利影響,若患者未能加以重視,疾病嚴重者會引起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并發癥,較為嚴重者甚至會出現死亡的嚴重后果[6]。疾病除卻與環境問題有關,也與患者的呼吸系統失調、免疫功能降低有關,若未能加以控制,肺功能逐漸下降,會對患者的勞動能力和生存質量產生不利影響[7]。
康復治療是目前改善該疾病的主要途徑,通過呼吸鍛煉,腹式呼吸和縮唇呼吸鍛煉,能強化患者呼吸肌活動度,提高患者最大通氣量,保持終末氣道壓力,以免發生小氣道狹窄閉塞問題,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缺氧狀態,能夠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注重上下樓梯訓練,增強患者的下肢力量,避免出現呼吸困難現象,還能夠減輕下肢功能的疲勞感,增強患者的步行能力,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而啞鈴訓練,提高患者肌力,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能有效增強患者體魄,提高運動耐受力,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可有效防御疾病侵襲,有助于改善患者預后[8-9]。但患者會因疾病受累、負性情緒增加、年紀大等因素的影響,導致訓練效果并不理想,需要結合其他干預方法。本次研究中,實驗組患者在此基礎上接受自擬慢阻肺湯進行干預,研究結果表示,同對照組相比,實驗組患者經治療后6MWT、FEV1/FVC、MRC評分臨床指標有顯著改善,且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也有顯著改善(P<0.05),充分肯定了該干預方式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和改善預后。從中醫角度來說,該疾病屬于“咳嗽”“喘證”“痰飲”等范疇,疾病多與陰陽失調、心氣虛乏、經脈阻滯等有關,對其治療應當以清熱解毒、宣肺止咳為主[10]。實驗組患者接受自擬慢阻肺湯,方劑中黨參補中益氣、健脾益肺;丹參活血通經、清心除煩;瓜蔞清肺祛痰,寬胸散結;法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嘔;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地龍通絡,平喘;杏仁鎮咳平喘;桑白皮瀉肺平喘,行水消腫,治肺熱喘咳;麻黃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甘草祛痰止咳,調和諸藥[11-12]。諸藥共奏,能夠達到宣肺止咳、化痰平喘、益氣活血等功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有助于緩解、控制患者病情,對于提升患者生存質量具有積極促進作用,該干預方法具有顯著優勢,推廣應用價值較高。
綜上所述,COPD患者在接受康復訓練干預的基礎上接受自擬慢阻肺湯進行治療,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臨床指標,利于生活質量的提高,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