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剛
(安徽省合肥市安徽巢湖經濟開發區半湯街道辦事處,安徽 巢湖 238000)
水庫安全對下游居民的生產生活具有極大的影響,早期修建的水庫受限于當時的經濟、技術水平,工程建設質量較差,有較多的水庫已經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險情[1-2]。水庫一般承擔著防洪作用,防洪復核是水庫安全復核的重要內容,同時,大壩滲流及壩坡穩定性也是影響水庫安全的重要因素[3-6]。目前,在大壩滲流及壩坡穩定性研究中通常采用數值模擬方法,具有模型建立簡單、計算速度快等優勢[7-8]。結合香元安水庫,通過收集水文資料,建立數值模擬模型,分析計算大壩安全情況,為大壩除險加固工程提供參考。
香元安水庫位于巢湖市東北部安徽巢湖經濟開發區湯山腳下,庫區坐落于半湯辦事處的湯卞山行政村,西北部為山區,屬長江流域裕溪河水系,壩址以上為淺山區,來水面積3.15 km2,河道平均坡度約為20.93‰。流域內最高點高程為374.6 m,分水嶺高程在44.6 m~374.6 m。香元安水庫為小(1)型水庫,工程等級為Ⅳ等,主要建筑物級別為4級,根據規范要求,本次洪水復核仍采用原設計防洪標準,即30年一遇洪水設計,500年一遇洪水校核。
3.1.1 水庫高程-面積-容積關系曲線
根據《安徽巢湖經濟開發區香元安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初步設計報告》,采用本次計算的水庫高程-面積-容積關系曲線,見表2。

表1香元安水庫各重現期設計洪水計算成果

圖1 香元安水庫30年、500年重現期設計洪水過程線

表2 香元安水庫水位-面積-容積關系表
3.1.2 泄洪建筑物水位-泄量關系曲線
香元安水庫的泄洪設施有放水涵洞和溢洪道兩座泄洪建筑物,水庫放水涵洞主要作為灌溉放水,不參與水庫的泄洪,不考慮其泄洪作用;溢洪道按寬頂堰流量公式計算:
(1)
式中:σs淹沒系數;ξ側收縮系數;m流量系數;B溢洪道寬;H0堰上水頭。
溢洪道位于大壩南端,為無坎寬頂堰,砼結構。堰頂高程30.1 m,堰寬12 m。溢洪道水位-泄量關系見表3。

表3 香元安水庫水位-泄量關系曲線表
3.1.3 水庫的防洪要求及調度運用方式
香元安水庫的開發任務以灌溉為主,水庫一座泄水涵洞主要作用為灌溉放水,不參與水庫的泄洪。溢洪道為開敞式泄洪建筑物,香元安水庫的調度運用方式為:當水庫水位達到正常蓄水位時30.1 m時,溢洪道自行泄洪,以確保水庫大壩安全。
3.1.4 調洪計算成果
根據上述擬定的調洪演算原則,及本次復核的水庫水位~庫容~泄量關系曲線和設計洪水成果進行水庫調洪演算,成果見表4。其中30 a一遇最高洪水位31.16 m,500 a一遇最高洪水位31.96 m。

表4 香元安水庫調洪演算成果
3.2.1 大壩抗洪能力復核
壩頂超高按下式計算
Y=R+e+A
(2)
式中:Y為堤頂超高,m;R為設計波浪爬高,m;e為設計風壅增水高度,m;A為安全加高,m。
壩頂高程應分別按以下情況進行計算,取其最大值。
1)正常蓄水位或設計洪水位加正常運用條件的壩頂超高;
2)校核洪水位加非常運用條件的壩頂超高;
3)正常蓄水位加非常運用條件的壩頂超高,再加地震安全加高。
各段安全超高計算結果見表5。

表5 壩頂高程復核成果表 單位:m
由表5可以看出,壩頂高程應取500 a一遇校核洪水運用情況計算的壩頂高程,即32.65 m,現狀實測壩頂高程32.70 m,高于計算值0.05 m;黏土斜墻頂高程為32.65 m,高于設計洪水位1.49 m,同時高于校核洪水位,故壩頂高程滿足要求。
3.2.2 溢洪道泄洪能力復核
香元安水庫設計下泄流量為20.5 m3/s(P=3.33%),校核下泄流量為47.4 m3/s(P=0.2%)。溢洪道位于大壩左壩肩,由進口段、控制段、泄槽、跌水及消能設施、出水渠及兩側邊墻組成。現狀導流及消能設施完善,泄洪對大壩及下游河道無不利影響,可安全泄洪。
計算所采用的各土層土力學參數見表6。

表6 各土層土力學參數表
采用二維滲流有限元法進行滲流計算分析,其計算程序采用河海大學研制的計算程序AutoBank7.7,本程序可用于穩定滲流和非穩定滲流分析,并能適用于均質壩、斜墻壩以及不同排水形式的變化。

(a)工況一

(b)工況二

(c)工況三

(d)工況四
根據壩體內浸潤線位置(圖2),工況一、二、三穩定滲流時壩體的滲透坡降J分別為0.334、0.315、0.346,工況四非穩定滲流時壩體的滲透坡降J為0.298。根據土工試驗提供的大壩土料的物理性能試驗成果,按《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規范》(GB 50287-2008)推薦的允許滲透坡降[J]為0.60。滲透坡降計算值小于允許值,滿足規范要求。
4.2.1 大壩變形分析
1)大壩變形分析
大壩未設置變形觀測設施。現場實際測量與原加固設計報告比較復核,壩體現狀處于穩定狀態,下游壩坡未見明顯沉降變形、壩頂未見明顯水平變形。
2)大壩變形評價
香元安水庫大壩變形分析評價結論如下:(1)大壩總體變形性狀及壩體沉降基本穩定。(2)大壩變形監測資料缺失。
4.2.2 壩坡安全復核
土石壩的穩定計算應考慮的工況、水位組合及計算部位見表7。

表7 壩坡安全計算工況

表8 壩坡穩定計算成果表
由表7可以看出,各工況條件下上、下游壩坡抗滑穩定安全系數均滿足規范要求。

(a)施工期上游壩坡

(b)施工期下游壩坡

(c)穩定滲流期下游壩坡

(d)水位降落期上游壩坡

(f)正常運用+地震工況下游壩坡
(1)通過收集大壩水文參數,復核香元安水庫防洪能力,結果表明大壩壩高及溢洪道泄洪能力滿足現狀泄洪需求。
(2)通過二維有限元數值模擬分析結果可知:工況一、二、三穩定滲流時壩體的滲透坡降J分別為0.334、0.315、0.346,工況四非穩定滲流時壩體的滲透坡降J為0.298,滿足滲透坡降要求。
(3)通過復核在不同工況下水庫大壩上、下游壩坡安全均滿足規范要求。香元安水庫大壩防洪能力、防滲情況以及壩坡安全情況較好,水庫大壩處于較安全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