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澤


2020年年初,一場洶涌而來的新冠疫情對基層社會治理是一次大考,也給公安工作提出了新的命題。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新目標,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公安局在省公安廳黨委的要求和部署下,主動求變、積極創新。副市長、市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李曉龍帶頭進社區、訪住戶,深入調查、研究對策,主動融入社區網格化管理發展大局,警務網格化勤務模式應運而生,實現了“治安哨位再前移、維穩陣地再延伸、基礎工作再優化”,走出了一條具有佳木斯公安特色的社會基層治理創新之路。
抗疫利器橫空出世,“四二三一”密織網
疫情防控將對公安工作全覆蓋、精確度的要求提升到了空前的高度,佳木斯市公安局以警務網格化作為應對之策,推出“四長、兩員、三隊、一站”工作模式,即以四級網格警長,專、兼職網格警員,糾紛調解、治安巡防、警務服務志愿隊,警務網格工作站為主要架構,打破部門與職能邊界、突破層級和地域限制,抓住黨委、政府大力推行網格化管理的契機,對應社區網格科學劃建警務網格,并采取機制對接、業務互補、責任共擔、工作聯動的辦法,實現警務網格與社區網格“雙格”一體化管理、一體化運行、一體化建設,促成了二者真正意義上的抱團融合。也正是這種融合,給基層治理格局帶來了巨大變化,產生了強勁的聚合效應。疫情期間,全市公安機關入戶排查、精準對接、數據共享、宣傳發動等抗疫工作更加扎實有效,網格化摸排共計30萬余人數據信息,“警格”為抗疫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
維護穩定縱向到底,矛盾化解不出“格”
今年4月份,佳木斯市郊區長安社區居民李某強由于小區內停車問題與物業產生糾紛。網格警員史村得知情況后,那段時間經常前往李某強的家中,與其溝通交流,并四處奔走、聯系物業公司等,終于解決了李某強與物業公司的問題。李某強也深深被網格警員的熱心相助感動。
在這些矛盾糾紛的化解過程中,網格民警發揮與社區干部聯系更緊、與群眾接觸更多、了解社會基層情況更深入的優勢,切實提升了調處民事糾紛、化解社會矛盾的能力水平。特別是由網格民警牽頭,成立由社區委員、退休黨員、司法行政人員、律師、法律援助工作者組成的社區糾紛調解小組,將矛盾糾紛調處延伸到了群眾身邊,最大限度推動了矛盾糾紛化解在源頭。2020年以來,通過警務網格化管理,全市公安機關累計調解矛盾糾紛5000余起,調解率高達99.3%,基本實現了“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的目標。在警務網格的大力支撐下,全市公安機關交出了國慶、全國兩會、建黨100周年等重大安保工作的優異成績。
確保安全交錯覆蓋,防范打擊無死角
今年5月,向陽公安分局松林派出所網格警員接到社區網格員反映,轄區一位居民不配合登記工作,以各種借口拒絕提供身份信息。經網格警員入戶走訪、數據排查和比對研判,發現該人系涉嫌妨礙社會管理秩序罪的網上在逃人員,被網格警員迅速控制一舉抓獲。
實行警務網格化管理以來,網格民警將黨政機關下沉社區干部、退役軍人、小區保安、物業保潔、企業員工等志愿者組織起來,成為網格內治安管控的“明崗”和“暗哨”,配合民警第一時間查治安隱患、堵安全漏洞、發現違法犯罪線索,協助公安機關處置突發警情。全市公安機關已有3545名民警、1002名輔警納入網格序列,累計獲取各類情況線索3700余條、推送各類信息事項1.3萬余件,排除各類治安隱患3300余個,公安機關打防管控能力明顯提升,群租房清理、環境污染治理、消防隱患整治等工作都取得了實效,保持了社會治安大局的持續穩定。2020年以來,全市居民社區的發案率較上年同期普遍大幅下降了40~50個百分點,群眾安全感、滿意度進一步提高。
為民服務立體呈現,盡心竭力辦實事
6月初,向陽區天富社區網格員劉志秀走訪世水藍庭小區的時候,得知居民胡大娘老伴去世了,需要辦理戶籍注銷業務,但是兒女都沒在家,自己行動不便,就一直沒有辦理。最近胡大娘急需老伴的注銷證明。劉志秀立即聯系網格警員張淼,張淼到老人家中將相關證件拿到派出所,辦理完成后又送回老人手中。胡大娘說:“民警知道我的難處之后就主動幫我解決,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樣!”
警務網格警員和社區網格員聯合入戶走訪,由“坐臺行醫”改為“上門巡診”,并通過微信群受理意見、接聽群眾電話等方式廣泛收集群眾訴求,由8小時服務轉變為24小時全天候服務,使居民至少80%的辦事事項在網格內辦結。僅在疫情期間,全市公安機關就通過警務網格化管理工作,服務群眾達6560人次,切實做到了把服務送到家、把安全送進門、把溫暖送到了群眾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