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倩
摘 要:城鎮化進程的推進讓小城鎮建設及美化的需求日益突顯,但如何做好小城鎮的景觀規劃工作則需要設計人員結合小城鎮的現有情況進行科學分析,以避免出現無效景觀設計的情況。從小城鎮濱水區的景觀設計著手,對比了一般濱水區景觀設計與小城鎮濱水區景觀設計的側重方向,分析了小城鎮濱水區景觀設計的現有問題,并提出了相應建議。
關鍵詞:城鎮建設;景觀設計;景觀規劃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0年度益陽市社科課題“小城鎮濱水區景觀規劃策略模式研究”(2020SY060)研究成果。
小城鎮的生態環境一般包括小城鎮周邊的自然環境以及小城鎮內部的社會環境,對小城鎮建設的影響重大。在小城鎮景觀規劃設計的過程中重視生態環境,不僅能改善地區的環境污染情況,還能美化地區的整體環境,凸顯小城鎮特色,有利于科學合理地利用當地資源,對當地經濟發展帶來較大推動。因此,從生態環境切入小城鎮景觀規劃建設對促進城市發展大有裨益。
一、濱水區景觀設計原則
(一)整體和諧原則
景觀設計往往要考慮自然環境與人類社會的相互作用,尤其對含水資源的規劃設計,更是需要設計人員充分考慮當地居民與景觀的融合[1]。因此,濱水區景觀設計一般要把握好整體和諧的原則,在做好局部建設的同時也要放眼整體布局,將人、生物與環境的關系充分考慮進去,結合地區的經濟發展方向,對地區發展所需元素進行適當補充,以推動地區整體的發展建設。
(二)突出特色原則
濱水區在我國國內并不少見,因而濱水本身不能算作一種景觀特色。設計人員在設計濱水區景觀時,還需要結合該地區的地理、人文等自然優勢,使得該地區的濱水區景觀能夠在眾多的相似區域中脫穎而出,突顯地區優勢,不斷增強當地居民的歸屬感[2]。拋去一些盲目效仿的景觀設計思路,其實每個地區的先天環境都各有特色,它們或許在某方面相似,但正如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不同地區在歷史、文化等方面總是存在自己的獨特之處,具有獨特的“面貌”。
(三)凸顯人性化原則
地區景觀建設終究是為地區居民的生活、工作更加便利而服務的,比起讓某一區域“獨美”,應當重視其當地居民與景觀的融合。而這就需要在景觀設計中貫穿以人為本的原則,真正從人的身心需求出發來設計景觀,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從而讓人們自發地參與到地區景觀的建設與維護當中,與景觀融合為一幅“美景”,時時刻刻彰顯地區特有的風土人情[3]。而地區景觀規劃設計一旦缺少了對“人”的考慮,即便投入的資金再多,也會顯得蒼白、單薄,因為缺乏靈魂的“死物”是始終無法“活過來”的。
二、小城鎮濱水區景觀設計的主要方向
(一)修復小城鎮的生態環境
當前我國水生態受到工業發展的破壞、污染嚴重,這在城市周邊的小城鎮中體現得尤為明顯,如果不及時對其濱水區域進行控制治理,城市周邊的“防線”就會被攻破,令城市的水土環境陷入危機[4]。因而當前小城鎮濱水區景觀設計主要是從生態環境修復角度來考慮,通過對濱水區水體的疏通與治理,改善水生動物、水生植物的生存環境,促進水生態系統的良性發展循環,給當地居民帶來了更健康的生活環境和更舒適的居住空間。
(二)充分利用小城鎮的資源
小城鎮濱水區景觀的設計與開發若要想突出地方特色,必須對當地的現有資源進行深層次的挖掘。首先在物質資源方面,設計人員需要綜合地區的地理條件、自然環境和發展方向等因素對地區的水資源、土地資源、植被資源等進行科學合理利用。如對濱河區附近的空地進行利用,建設沿河公園等,實現對小城鎮空氣干濕度的調節[5]。其次在人文方面,設計人員要考慮到小城鎮的歷史文化,盡量將當地的人文特色融入景觀設計當中,為小城鎮打造獨特形象,提升其知名度,促進其經濟發展。
(三)推進小城鎮功能完善
小城鎮的景觀規劃設計歸根結底還是要服務于生活在小城鎮中的人們[6]。這就要求設計人員從小城鎮居民的實際需求出發,借助對小城鎮濱河區景觀的規劃設計,豐富人們的生活。隨著當前國內小城鎮的不斷發展,當地的一些基礎配套設施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濱水區本可作為城市建設的拓展空間,但一些小城鎮濱水區的格局老化,不利于小城鎮功能的不斷完善,如設計人員不能從此角度出發進行景觀規劃,則會使得小城鎮的發展存在局限性。
三、小城鎮濱水區設計的現存問題
(一)景觀規劃側重利益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推進,我國小城鎮濱水區景觀也一直在規劃建設當中。然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小城鎮濱水區景觀設計總體缺乏科學性。濱水區作為小城鎮景觀設計的優勢資源,本身對城鎮空間具有較好的延展作用。但有關設計人員找不準小城鎮當前的定位,對其濱水區的規劃存在兩個極端問題。一是盲目借鑒、模仿其他地方的成功案例,忽略小城鎮本身的綜合條件;二是過于重視眼前利益而不顧長遠的發展,令濱水區儼然變成了幫助城鎮實現短期獲利的場地,常常導致水域及周圍生態環境遭到破壞。
(二)空間設計不夠連續
小城鎮濱水區景觀建設若要體現特色,需要在空間設計上形成一個整體。然而當前一些小城鎮濱水區景觀的規劃空間相互獨立,一方面由于開發建設工作尚未完善,部分濱水區域無法完全開放,另一方面,出于個人利益的圈地現象頻出,這些私人領域阻隔了公共規劃區域的有效銜接,令濱水區的有關資源無法得到充分挖掘,不僅會導致小城鎮的景觀設計雜亂,還會進一步影響該地區的特色化建設與發展。
(三)人性化內容體現不足
小城鎮濱水區景觀規劃設計要結合小城鎮自身的歷史人文特點,并根據本地居民的需求展開功能性建設,方便小城鎮居民的生活、出行,提升其工作、生活的舒適度。然而當前一些小城鎮缺少對這方面的考慮,一味地追逐“高大上”的外來文化,在濱水區設計一些氣派的“標志性”建筑,卻不知這種建筑與本地居民缺少精神上的同頻,不能將人民生活的福祉與城鎮景觀建設緊密聯系在一起,令本地居民很難參與到城鎮景觀建設中來,也使得城鎮景觀無法發揮為本地居民服務的作用。
四、完善小城鎮濱水區規劃設計的策略
(一)綜合生態因素
綜合上述小城鎮濱水區景觀設計的現存問題,相關設計人員應從當務之急——環境保護的角度著手,放下一些短暫的眼前利益,不去盲目地制訂一些規劃,而是從地區綜合條件開始梳理,盡力修復被破壞的原有水域生態,制定具有可持續性的方針戰略,對濱水區景觀進行設計。一般來說,設計人員可以先考慮對水體的凈化和保護,加大對水污染的治理力度,為水體的良性循環打下基礎,之后再通過引入一些水生植物如蓮花、水蔥等,來配合水體的長效凈化治理,實現對濱水區水體的后期保護。由于生態系統是一個完整的循環系統,設計人員還應結合濱水區的自然條件對當地原有生物進行保護。如加強對濕地的保護,為當地生物打造良好的棲息環境。
(二)結合地區特色
小城鎮濱水區景觀設計不但要與大城市濱水區景觀設計進行區分,還要與其他地區的濱水區景觀形成對比,不能盲目跟風借鑒其他地方的成功案例。設計人員要真正認識到小城鎮自身的特征,結合當地的自然資源、人文環境等挖掘對小城鎮的獨特魅力進行,尤其是一些寶貴的歷史遺跡可以借助景觀設計的機會塑造小城鎮的精神“氣質”。新津河的濱水景觀設計就摒棄了一些無實際意義的標新立異的內容,而是將潮汕當地的自然、人文元素巧妙地融入設計之中,并借助一些潮汕習俗規劃設計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休閑空間,成為了當地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般的規劃設計恰巧可與城市景觀設計形成鮮明對比,更能凸顯小城鎮景觀蘊藏著的獨特精神內涵與人文魅力,幫助小城鎮提升知名度,促進小城鎮的經濟發展,提升當地居民的歸屬感。
(三)圍繞城鎮發展,深化人本理念
小城鎮濱水區景觀設計不僅能代表小城鎮的形象,還能體現出當地居民的精神面貌,應在具體功能上實現對當地居民的服務,彰顯人性化精神,令當地居民真正參與到景觀建設當中。設計人員在規劃設計的過程中首先要避開一些工程區域及火車站等核心區域,可對一些居住區域和娛樂場地進行規劃,為濱水區景觀注入一絲活力。其次,設計人員要注意規劃的各區域間的協調、配合,以節能環保為切入點進行綜合有效的水文設計。最后,設計人員還需要考慮“人”這個因素在景觀設計中的作用。人性化的景觀設計雖然能吸引更多人參與到景觀建設與維護當中,但過多的人為干預也會令生態平衡遭到破壞。因此,如何合理地規劃與開發景觀也是一個設計人員必須要正視的問題。
五、結語
小城鎮的建設與發展需要經過合理的空間規劃與資源整合,這讓其景觀規劃設計面臨了諸多的利益牽扯。然而越是在這一情況下,設計人員越要對小城鎮景觀設計的內容進行清晰梳理,作出合理判斷,讓小城鎮的發展更符合其自身需求,更能彰顯地方特色。
參考文獻:
[1]陳兵,馮雯.城鎮歷史地段濱水景觀規劃設計研究[J].山西建筑,2018(23):22-23.
[2]龔芝木.關于城市濱水空間景觀規劃設計的探討[J].智能建筑與智慧城市,2021(2):54-56.
[3]陳志誠,胡豐盛,朱峰.濱河景觀規劃設計與思考[J].城市住宅,2020(7):141-142.
[4]陳卓.基于生態理念的城鎮景觀規劃設計探究[J].美與時代(城市版),2021(3):36-37.
[5]徐從廣.我國小城鎮濱水區的景觀規劃策略研究[J].安徽建筑,2016(5):124-125.
[6]毛小歐.現代生態理念下濱水景觀規劃設計研究[J].綠色科技,2020(9):83-84.
作者單位:
湖南城市學院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