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時農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欲來。”隨著氣溫下降,獼猴桃樹進入了冬剪關鍵時期。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推貧困戶產業興旺,接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陜西省周至縣農廣校在2020年12月24日成功舉辦"周至縣2020年獼猴桃冬季修剪技能大賽"后,新組建的11支獼猴桃生產技術服務隊一直活躍在全縣及相鄰市縣獼猴桃園的田間地頭,為周至高素質農民競技交流、服務特色產業發展開創了廣闊天地。冬日的周至大地上,處處涌動著擼起袖子加油干、紅旗飄飄踐初心、追趕超越奔小康的滾滾熱浪。
雖是數九寒天,卻也生機無限。2021年1月6日上午,在周至縣農業農村局農廣校統一組織下,周至職業農民協會冬剪技術服務隊和周至農廣愛心助力扶貧團隊的成員們,不畏嚴寒,懷揣初心和使命,迎著“十四五”規劃的奮進節拍來到周至縣廣濟鎮南留村,和幫聯干部及駐村書記一起走進貧困戶果園開展獼猴桃冬剪技術指導與服務。講授理論、把脈樹型,從修剪原則到修剪技巧,從盲目修剪到精準下剪,手把手輔導貧困戶修剪管理技術。南留村貧困戶小李高興地說“經過剪樹隊指導后,我今年一定要按你們說的……規范科學的修剪、作務,爭取今秋豐產豐收,早日致富奔小康”。
立足新時代,服務新農村。田間地頭,周至縣高素質農民技術服務隊燃起了技術強農的“一把火”,擂響了助力產業興旺的“戰鼓”。一張張生動、質樸的臉,一雙雙寬厚、粗糲的手,一道道精湛揮剪的堅實背影,在零下10℃的獼猴桃園里忙碌著、穿梭著……產業扶貧對于貧困戶來說,最缺乏的是管理技術。扶貧不僅要扶持發展產業,還要扶智強技。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基礎是產業,基石是技術。幫助貧困戶提升冬剪等管理技能,周至縣高素質農民勇擔時代使命,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掌陀領航,積極發揮“頭雁”效應。
秦嶺有風骨,渭水訴情懷。新時代的周至高素質新農人已然以奮進姿態站在“十四五”的起跑線上,向著鄉村全面振興的農業農村現代化宏偉目標無畏沖刺,必將涓滴之力匯聚成磅礴偉力,守望產業興、家鄉美、共富裕的初心與使命。
來源:陜西省農廣校周至縣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