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強
摘要:講述我國當下大豆產業發展的狀況,以及未來大豆產業發展的趨勢,分析大豆產業發展從過去到以后所面臨的一些重點問題,并提出了對我國大豆產業進行保護性發展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大豆產業;保護性發展;對策;趨勢
1? 我國大豆產業發展的狀況以及未來發展趨勢
大豆是我國主要糧食和經濟作物之一,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我國的經濟迅速發展,人們對大豆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國內大豆的生產量已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量,所以我國從國外大量的進口大豆以滿足市場需求量。大豆的產業功能定位分為三大部分:
首先,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自身營養更加注重。大豆里面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自然很受人們的青睞。把大豆經過加工,變成優質的蛋白質。過去的植物蛋白,通過養殖變成動物蛋白,以此來滿足人們身體需要的營養和蛋白質。這個過程是不能被代替的。因此,我國一直在增加進口大豆的量。
第二方面的功能定位就是健康食用油的需求,從前我們國家是一個缺油的國家,生活水平低下。隨著國家的綜合國力的提升,實力越強,國家在行業專家都在研究,包括本木油,通過科技的進步提升有料的數量。現在大豆油已經成為中國大豆油食用油供給的最大的一個品種了。
第三方面講的是大豆的功能,大豆含有卵磷脂、纖維等成分,大豆食品,也很是受人們的歡迎。特別是現在國內大豆,國產大豆在這個行業的發展也是非常的迅速。
對于大豆未來發展的趨勢,結合當下的具體情況,政府對大豆生產的扶持力度會持續加大。預計在以后政府對大豆種植業大幅度扶持。隨著我國的國民經濟水平進一步的提高,我國人均大豆消費水平也不斷提升,大豆市場存在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2? 大豆產業發展所面臨的重要問題
2.1? 國內大豆產量不足,進口的量不斷增加
國內大豆是由國內產量與進口兩部分組成。近幾年,國內大豆種植面積,大豆的產量呈下降的趨勢,數據顯示:2001年的0.09億hm2、1540.56萬t下降到2015年的0.07億hm2、1178.50萬t;由于國家出臺相關政策,提倡糧豆輪作,減少玉米的種植面積,增加大豆的種植面積。也受到較好的成果,大豆產量被提升了起來。好景不長,由于中美打貿易摩擦,國內經濟受到壓力,因此大豆需求受到影響。中國大豆屬于生產不足型農產品,國內需求量持續加大,供小于需,導致進口持續加大。
2.2? 國產大豆精深加工水品低
最傳統的豆制品加工有:豆漿、豆干、豆腐;新興豆制品:添加劑用蛋白質品、磷脂制品等等和油脂制品加工。據調查,大豆在美國涉及到保健食品、醫藥和化工等領域了。然而在中國,國產大豆主要集中在豆制品和沖調等方面加工,可以看出精深加工水平的低下。
2.3? 國產大豆是運行的小規模種植的方式
在盛產大豆的地區,根據調查顯示,大豆種植戶平均規模只有666.67~1333.33m2。主要以家庭為單位的小規模分散種植,實行自耕土地,自行播種,自收成果的分散模式的傳統生產方式。大部分的中國農豆認為,大豆的產量低,也不是主食,不需要投入太多,精細化的管理,因此造成大豆種植的管理很粗糙。一豆農不關注品種的更新,品種很多,雜亂等不良的現象。二是耕作的管理方式粗放。許多豆農使用人工播種的方式或者是小型的機械播種,導致播種效率質量不佳。出現缺苗斷苗現象嚴重,施肥,除草,病蟲害防治等階斷投入不足。
2.4 跨國糧商高度壟斷大豆產業鏈,獲取暴利的同時有損國家安全
跨國糧商采取低價策略在中國市場銷售轉基因大豆,因此,迅速打開了中國市場的大門。運用貿易參與再到合資合作進一步購買股權再到獨資設廠的戰略,逐步控制了我國的壓榨行業。
3? 我國大豆產業的保護性發展對策建議
3.1? 提高種植科技水平,建立現代化生產體系
現在的土地資源匱乏,能擴大種植大豆的土地空間越來越窄,需要依靠科技挖掘增產能力,提高農作物產量和農民種植收益。一是通過推廣豐產栽培技術,提高土地的效率,增強專業機械設備的研發,提高機械化和集約化。二是完善現代化生產體系,通過家庭經營模式在合作社的基礎上出現了貿易企業、加工企業和行業協會共同的參與,才能解決國外多次出現的壟斷與傾銷。三是提高生產集約化水平,擴大播種面積的大豆生產基地的可行性,在適合大豆種植的地方設立國產優質大豆的原產地天然保護區,并進行非基因大豆地理商標注冊。四是充分發揮我國大豆的優勢,打造出自己獨特的品牌,從品質,地勢,精心栽培,技術先進等著手。
3.2? 完善補貼方式,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
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就是,國家政府補貼與支持。采用補助收儲企業的方法,存在著一些問題,農民不能全額享受,只能得到一部分。因此,可以借鑒一些其它的大國的經驗,直接把差額補貼給種植者,收購價格隨行上市。二是可以采用提高對大豆的補貼,來提高農民種植的積極性。三是實行政府保護價收購政策,根據當年的種植面積,產量,質量,確定收購價錢,直接補貼農民,避免傷害到農民的利益。
參考文獻
[1] 肖衛東.杜志雄.中國大豆產業發展:主要問題、原因及對策建議[J].全球化,2019(5):105-118,136.
[2] 張芊.我國大豆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原因及對策[J].現代農業,2016(10):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