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波
摘要:基層農技推廣體制改革與建設項目,由原來的示范縣項目到現在的補助項目,已經十來年了,不論從項目設計,還是到項目實施,不斷得到完善,更加貼合基層農技推廣工作實際,對促進基層農技推廣工作,特別是激發農技人員工作熱情,穩定農技推廣隊伍作用明顯,非常符合基層農技推廣工作的需要,得到了地方政府和基層農技推廣部門的大力支持。
關鍵詞:發揮;項目作用;助力;農技推廣
1? 取得成效
1.1? 項目內容全面,適應基層實際
項目內容涵蓋了基層農技推廣工作的各個方面,從示范戶到技術指導員,從科技培訓到試驗示范基地,從走村入戶到現代化方式開展服務,從提高基層農技人員理論水平到通過多種培訓提高業務能力等,涵蓋了整個基層農技推廣工作,為基層農技推廣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基礎。
1.2? 建立完善的推廣體系,穩定農技推廣隊伍
凌海市農業農村局通過改革和完善縣鄉兩級農村服務體系,從而建立了以政府為主導、由社會化組織廣泛參與新的農技推廣體系。形成了推廣、科技研發、實地教學、技術培訓、試驗示范基地、農業企業、農民聯動的完整的一體化模式。培育了一批技術水平高、科學素質強、實踐經驗較豐富,全心全意為農民服務的農技推廣隊伍,充分發揮農技推廣人員在農業現代化建設中的主導作用。
1.3? 提升服務能力,農民增產增收
通過項目的實施,大大調動了基層農技推廣人員的工作熱情,得到了各級政府和農民朋友的肯定和贊譽。加快了我市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步伐,提升農民科技種田水平,全面推進農業科技進村入戶,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2? 具體做法主要有
2.1? 領導重視,組織到位,保障項目順利實施
為了保障項目按時順利實施,凌海市成立了領導小組,選聘主管農業市長任組長,農業局、財政局、審計局等的主要相關領導為成員的項目領導小組。并且組建了項目專家組,制定科學可行的實施方案,專門召開全市基層農技推廣補助項目工作會議,安排部署工作任務,確保項目順利實施。
2.2? 合作推廣模式,加快推廣步伐
為了更好的服務農業、農民,凌海市建立了技術過硬、責任心強、服務熱情周到的農技推廣隊伍,結合與農業 院校、科研院所、農業生產資料企業、家庭農場和合作社等社會化服務組織廣泛參與合作的推廣模式。通過建立這 種模式,從而實現了公益性農技推廣機構與社會化服務組織的有效結合。主要表現在,以市級農技推廣機構為支撐,以 行業企業為龍頭,以社會化組織為平臺,以技術服務為保證,加快了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的推廣速度,提高了 科技成果轉化率和到位率。構建省市科研院所與農業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農資企業合作平臺,幫助他們進行技 術培訓,引進新品種、新技術,調整優化產業結構。
2.3? 建立建全網絡服務,四位一體服務
以市農技推廣中心為龍頭,以鄉鎮農業推廣區域站為依托,通過項目資金,適當補助村級技術員隊伍建設,形成縣、鄉、村“三級聯動”,縣級農技推廣專家—鄉級農業技術指導員-村級技術員-科技示范主體,“四位一體”的農技推廣服務網絡。從而實現了農業推廣體系健全,推廣機制靈活方便,互相依托,服務聯動,高效運轉的農技推廣新體系,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聯動的農技推廣服務網絡。
2.4? 創新服務方式,提高服務質量
一是建立為農服務包村聯戶制度,要求技術人員進村入戶服務。農技人員通過進村入戶,可以做到良種良法直接到田、農業技術直接到人的總體要求,建立“綜合配套、快捷高效”的服務模式。二是圍繞凌海市玉米、水稻、花 生、蔬菜等四大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的發展需要,建設高標準試驗示范基地。結合凌海市實際,共建設2個農業科 技試驗示范基地,開展以玉米、花生、蔬菜、果樹、水稻為主導的特色現代農業示范區。實現做給農民看,帶領農民干的示范推廣模式。三是扶持重點農業專業合作社,搭建與上級業務部門合作平臺,更加貼合實際推廣農業新技術。四是通過電視專欄、電話熱線、手機短信、農技推廣app等現代化服務方式,在農作物生長季節及時為農民提供農業信息、及時發布病蟲草害預測預報等,建立了覆蓋全市,快捷、簡易、暢通的信息服務網絡。
2.5? 制定崗位職責,建立獎懲機制
按照凌海市農技推廣體系運行的實際,科學分配推廣任務。農技人員按照進村入戶天數、登陸農技推廣app次數及回答條數等由農技人員自己記錄每天工作內容、完成情況及取得的效果,納入個人年度考核,與項目補助直接掛鉤,大大提高了農技人員工作熱情及主動性。
參考文獻
[1] 王安興.探究新時代下如何以農技推廣現代化助力鄉村振興[J].農家科技,2019(6):9-10.
[2] 程巖.應用"農技寶" 助力農技推廣[J].基層農技推廣,2017(1):9-11.
[3] 劉巖,彭晨.學會種田APP助力農技推廣服務[J].農業網絡信息,2017(9):72-76.
[4] 周倉軍,宋苗.加快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助力農技推廣再上新臺階[J].農家科技,2018(12):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