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明英 姚昊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對各方面都有了新的要求,特別是在飲食方面,馬鈴薯種植更注重綠色無公害產品。所謂無公害馬鈴薯,是指馬鈴薯中有害物質(如農藥殘留、重金屬、亞硝酸鹽等)的含量。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在馬鈴薯種植過程中,要加強種薯加工能力,研究合理的種植管理,不斷提高馬鈴薯種植的產量和質量。本文主要對馬鈴薯無公害栽培技術進行了探討,并提出了幾個技術要點,旨在結合實際分析,進一步促進無公害馬鈴薯栽培技術的不斷發展。
關鍵詞:無公害馬鈴薯;種植技術;相關探索
0? 引言
我國是馬鈴薯生產大國,平均產量1.4萬kg/hm2。馬鈴薯品種多樣,其生長發育過程需要經歷發芽、出苗、塊莖形成、生長和淀粉積累五個階段。種植管理技術貫穿于馬鈴薯的整個生長周期,直接影響馬鈴薯的種植效益。馬鈴薯一直是鎮巴縣人民的食物和飼料來源。年種植面積約1.3萬hm2,占漢中市馬鈴薯種植面積的34%,占鎮巴縣糧食總產量的37.6%。近年來,馬鈴薯脫毒種薯得到了廣泛推廣,形成了以化學防治和優質作物種植為內容的三項技術和一系列措施,支持冬播、平衡施肥等先進實用技術,“馬鈴薯+玉米+甘薯”的推廣。2006年鎮巴縣馬鈴薯產量和種植效率顯著提高,鎮巴地區馬鈴薯平均產量16290株,平均產量25207kg/km2。隨著交通條件的改善和一批專業銷售隊伍的建立,鎮巴地區馬鈴薯銷售量逐年增加,銷售面積不斷擴大,馬鈴薯生產效率和農民積極性得到提高。通過近幾年的研究,假設標準互插裝配效率高,平均產值可提高12000元/km2以上,產值可提高15萬元/km2以上。
1? 無公害馬鈴薯的種植技術分析
1.1? 品種的選擇
馬鈴薯品種選擇直接關系到馬鈴薯的晚熟產量。因此,為了有效提高種植效果,有必要選擇適宜的品種進行種植。種植區氣候、土壤等環境因素不同,所選種植品種也有相應的差異。要根據種植面積的實際情況,選擇最適宜的作物品種,以獲得高產、抗病蟲害能力強的作物。因此,種植者應事先檢查種植環境,以確定馬鈴薯的種植類型。
1.2? 選地
無公害馬鈴薯對種植環境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必須注意土地的選擇。馬鈴薯種植土壤應具有光性。如果種植區土壤為具有一定粘性的重土,種植前應進行中耕和土壤耕作,以提高土壤水分,防止土壤硬化。如果種植區是沙質的,就要在種植前增加施肥量。馬鈴薯適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長,pH值一般在4.8~7.0之間,要做好輪作。種植區內以前種植的作物可以是豆類、小麥和蔬菜,為以后馬鈴薯種植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環境。
1.3? 種植
應特別注意以下幾個問題。首先,合理的種植密度和科學的株距控制直接影響到高產的實現。種植者應為植物和幼苗創造足夠的生長空間,合理發揮土壤的作用,以達到增產的目的;其次,要選擇合適的種植方式,從產量最大化的角度出發,采用壟作法完成種植工作,可以獲得更理想的效果,因為這種方式可以起到很好的控水作用,防止作物腐爛等情況;最后,播種時,采用按需播種的方法來完成馬鈴薯的播種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為促進作物幼苗順利生長,可在種植面積10cm范圍內施肥。種植工作的效果將直接影響到后期的產量,需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2? 無公害馬鈴薯的田間處理
2.1? 除草和培土
春季播種12~15d后,需用耙子耙耙馬鈴薯幼苗周圍的土壤,一般深度3~5cm,以除草,增加土壤孔隙度。整個栽培期內,進行了三次除草和土壤栽培。為減少土壤水分蒸發,春季干旱應進行淺層栽培和后期栽培。第二次作業處于萌芽階段,應進行深耕和厚土栽培,加快匍匐莖的形成。最后一次盤旋應在壟收前完成,耕作深度淺,苗木周圍應種植高土,防止塊莖暴露在地面,降低品質。種植地膜覆蓋馬鈴薯,苗木生長后應及時破膜釋放,破膜處應用土壤密封,防止水分蒸發。
2.2? 施肥
由于磷肥在土壤中的遷移率較低,可作為基肥或早期追肥。因此,50%的氮肥可在播種前施用,其余肥料可隨栽培的實施而依次使用。氮肥施用應在出苗后45d內完成。種植者需要了解馬鈴薯葉柄中硝酸鹽的含量,確定施肥的時間和用量。由于馬鈴薯的根系通常在30~45cm深的土壤中,所以施肥應在種薯兩側5cm深的地方進行。如果種植區降水量大,或土壤沙化,可分次施肥,以免肥力迅速流失,也不能起到理想的養分補充效果。
2.3? 田間管理
①放苗:4月上旬開始放苗,每2d放一次,放苗時在地膜上劃一小口,將苗放出并用細土將四周覆蓋壓實。在出苗達到70%即將封行時用小刀將地膜從中劃破,應注意不能損傷莖葉,如遇溫度過高,或土壤干旱時提前揭膜,保持正常生長。②病蟲害防治:馬鈴薯現蕾前用100g甲霜靈兌水40kg噴霧,隔7d再噴霧一次,防治晚疫病。在現蕾期用氧化樂果100g或70%撲蟲凈70g兌水40kg,防治二十八星瓢蟲。③化控:在現蕾期對莖葉生長過旺,有徒長趨勢時,用15%多效唑40g/667m2兌水40kg,均勻噴于葉面,抑制旺長,促進塊莖膨大。
2.4? 適時收獲
馬鈴薯主莖上部30%葉片枯黃即為成熟,要及時收獲。
3? 結語
在我國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馬鈴薯種植占有一定比例,也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原料。正因為如此,它的質量問題將直接影響人們的健康。不僅如此,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我國的一些產品出口到國外,而且對農產品的檢驗也越來越嚴格,因此,種植無公害馬鈴薯是十分必要的,這不僅是對人民健康有保障,還可以提高我國農產品出口的質量,贏得良好口碑,從而促進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海麗.馬鈴薯田間管理技術要點[J].農民致富之友,2019(14):40-41.
[2] 馬友.馬鈴薯中期管理技術要點[J].農民致富之友,2017(7):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