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新
摘要:森林是人類和生物生存的重要環境之一,森林作為一種綠色產業,在促進經濟發展以及生態環境平衡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隨著氣候環境的變化,我國森林病蟲害問題越來越嚴重,給森林資源帶來嚴重危害,已成為危害森林資源持續發展以及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因素,文章針對森林病蟲害的現狀進行了分析,提出森林病蟲害無公害防治防治對策與建議,以推動我國森林的有效保護和健康持續發展。
關鍵詞:森林;病蟲害;無公害;防治對策
森林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森林病蟲害是生態系統幾大防治重點問題之一,森林環境存在著能量的交換、物質的循環和生命體的代謝與繁衍。自然作用和人為影響作用于森林的環境系統,共同導致森林的病蟲害問題。森林病蟲害,其作為一種常見的森林自然災害,通過采取相應技術措施可以得到有效防治。然而在防治過程中往往會發生損害生態系統、森林環境的現象,這就需要實施森林病蟲害無公害防治措施,提高防治水平,確保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1? 森林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性
森林病蟲害已成為制約森林資源生產發展的重要因素,是一種高頻發、高危性的生物災害。給我國生態環境、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帶來較大損失,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并加以有效防治。大量病蟲害的出現和入侵,給生態系統造成巨大損害。使得大量的森林林木生物組織遭到破壞,同時,受病蟲害影響的大面積森林,這勢必會改變森林生物的生活環境,進而威脅森林系統的持續發展。因此,加強森林病蟲害無公害防治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可有效促進我國生態平衡與林業可持續發展。
2? 當前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2.1? 資金、技術投入不足
受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森林病蟲的生活環境發生了變化,導致發生范圍不斷擴大,使得森林病蟲的成活率提高,造成病蟲害的危害程度增加,給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帶來挑戰。由于目前在森林病蟲害防治方面資金投入有限,因此防治工作難度很大,除此之外,伴隨各地區之間的交流以及新樹種的引進或移栽,使森林病蟲害的種類不斷增加,給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帶來較大的不確定性。
2.2? 人工造林樹種單一,抵御病害能力弱
由于生態文明理念的引入和實施,近年來,我國的森林面積呈逐年增長趨勢,尤其是人工林的面積增加明顯。但人工林面積的增多卻造成了森林生態系統的單一,從而降低了森林低于病蟲害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發生病蟲害,其后果會更加嚴重。這嚴重影響森林系統的持續發展。
2.3? 防治措施單一,傾向于化學藥劑
在當前森林病蟲害防治過程中,化學農藥成為常見的森林病蟲害防治措施。這是因為化學農藥具有見效快、防治效果好的特點。但在化學農藥防治中常常會出現農藥劑量過量、使用方法錯誤等問題,反而使健康的林木受到影響。因此防治中存在措施單一、使用不當的現象。同時化學農藥的過度使用易造成林木出現較強的抗藥性,而且藥物殘留也會給森林生態系統中的土壤、水源、空氣等帶來不利影響,給后期的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帶來難度。嚴重破壞地區森林生態系統。
3? 森林病蟲害無公害防治對策
3.1? 完善無公害防治體系
進一步完善森林病蟲害防治體系,實現森林病蟲害的綜合治理。病蟲害防治要堅持以系統工程與可持續控制為指導,建立并完善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防治體系。要盡快解決防治技術單一的問題,全面提升森林病蟲害的防治水平和治理質量,主要是通過技術手段和管理措施相結合的方式來實現。在追求生態環境持續發展目標指引下,無公害防治技術得到大力提倡和實施。無公害強調以經濟安全為前提,以生物平衡控制為核心,通過生物防治、物理防御、營林防治等方式來調整森林自我修復,進而實現防治森林病蟲害的目標。對此,要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注重生物防治技術的運用,最大程度上保護生態環境,減少防治工作對生態環境的污染。
3.2? 加強森林病蟲害預測預報工作
調查監測工作是病蟲害防治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證,可以為防治工作提供科學依據。因此在病蟲害防治工作中,要全面開展森林資源調查監測。通過多種渠道,收集病蟲害發生信息,購置配備專業的防治檢測預警設備,建立覆蓋全國的預報網絡系統,加強相關專業人員的選拔培訓工作,以滿足防治工作的需要,有效減少森林病蟲害的危害。
可以建立相應的預測點,以方便于森林病蟲害的預測和監測,并根據病蟲害的危害情況和發展動態,采取有效的防治和干預措施。還要了解病蟲害發展的類型和趨勢,制定有效的檢測方案和手段,采取有針對性的防治。
3.3? 增強森林系統多樣性
為了提升森林抵御病蟲害的水平,可通過發展營林技術的手段,增強森林林木的多樣性。人工林在預防森林病蟲害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是當前促進森林資源發展采取的重要措施,為了在增強森林多樣性的同時增加生物的多樣性,可以通過培育優良苗木、增加林木幼苗的種類來實現,森林系統多樣性有利于在森林生態系統中延長生物鏈,更好地實現生物之間的平衡發展。為了最大限度降低森林病蟲害的不利影響,要提升森林資源在病蟲害侵襲中的抵御能力。在人工育苗種苗的過程中,通過科學合理地搭配樹種,來實現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如針闊混交、針針混交、喬灌混交等方式。
3.4? 加強引進苗木檢疫工作
為了從源頭做好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工作,需要強化森林苗木、種子的檢疫工作。產地檢疫工作在預防森林病蟲害方面要發揮重要作用,這項工作是一種有效防治危險性林業有害生物傳播蔓延的重要措施。對此,對調運的植物及其產品要進行嚴格的檢查、檢疫,做好有害生物的定點隔離和觀察工作。在此前提下,要進一步做好苗木的出圃檢查工作。同時在前期預防的過程中注重培養抗病蟲的優質苗木,從根本上預防森林病蟲害。
4? 結語
綜上所述,前我國森林病蟲害工作十分艱巨。對于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需要加強研究,按照相關技術加以解決。要大力維護生態系統平衡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明確森林病蟲害無公害防治的意義,最大程度地為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進一步加大對病蟲害無公害防治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并在實踐中推廣應用,以更好地推動生態系統的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朱永志.森林病蟲害無公害防治策略研究[J].現代農業,2019(6):92.
[2] 王慧琳.林業病蟲害的發生原因及無公害紡織技術的分析[J].農業與技術,2019(6):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