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梁
近日,教育部、中央軍委國防動員部聯合印發《高中階段學校學生軍事訓練教學大綱》(以下簡稱《大綱》),于2021年8月1日起在全國施行。《大綱》明確提出,高中階段軍訓不得少于7天56課時,教學內容包括基本軍事知識和基本軍事技能,考核成績評定結果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
在高中階段開展軍事訓練,是國防教育和國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早在1955年7月,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就提出在大學、高中階段開展軍事訓練,并于同年冬季,首先在北京體育學院、北京鋼鐵學院進行軍訓試點。至今,幾乎所有高中和大學都普遍開展軍訓。
作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軍訓能夠磨煉學生的意志,鍛造學生強健的體魄,是一種重要的育人方式。高中生正處于向成年期過渡的關鍵時期,身心發展漸趨成熟,更加需要通過嚴格的軍事訓練,進一步增強體質,提高紀律意識和責任意識,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和家國情懷。因此,高中軍訓只能加強不能弱化,要按照國家最新文件要求,不折不扣落實高中軍訓的各項工作。
第一,要扭轉對軍訓的片面認識。當前,高中軍訓“走過場”“做樣子”等不良現象時有出現,而軍訓期間因個別偶發事件而否定軍訓或對軍訓不滿的聲音不絕于耳。面對質疑,教育部門和學校要通過正規的渠道,充分宣揚在高中階段進行軍訓的必要性和合法性,要讓廣大學生、家長和社會公眾充分認識開展軍訓的重要意義,扭轉公眾對高中軍訓的片面認識,理直氣壯地在高中階段開展軍訓。
第二,要不斷改進軍訓方式方法。個別教官在高中學校開展軍訓時采用簡單粗暴的教學方法引發學生不滿,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公眾對軍訓的誤解。這就要求各地武裝部門、教育部門和學校在組織開展高中軍訓時應注重選派思想素質合格、基礎技能過硬、教學水平較高的部隊官兵擔任教官。在軍訓過程中,要緊緊圍繞訓練目標,針對不同對象合理編隊、因人施訓,不斷改進訓練的方式方法,努力提高高中軍訓的整體水平。
第三,要注重評價工作。高中軍訓是否“走過場”“做樣子”,應該由“結果”與“成效”說了算。為此,要進一步完善高中軍訓評價機制,根據出勤情況、訓練表現、軍事技能考核等,對學生的軍訓成績進行綜合評定,并按照《大綱》要求,將評定結果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作為兵役登記的重要參考內容。可結合各地各校實際,在軍訓結束時開展模擬閱兵、會操表演、軍事知識比賽等活動,科學檢驗軍訓成效。
第四,要提供必要的訓練保障。有條件的高中學校,可到軍營或專業的軍事訓練基地開展軍訓,帶給學生不一樣的軍訓體驗;也可在學校中組織開展軍訓,但學校應加強相應的訓練場地、設施、器材等方面的建設。無論在哪里開展軍訓,都要將學生的安全放在首位,建立健全相應的保障機制,制訂安全計劃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避免出現安全事故。
軍訓是高中生成長的熔爐,是磨礪品行的契機。各地各校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按照《大綱》要求落實高中軍訓各項工作,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強國防觀念和國家安全意識,為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探索更可行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