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英寸、OLED…….第一次看到小米電視大師 77 OLED的時候多少還是有些意外。畢竟大尺寸OLED市場目前還是國際品牌的天下,沖擊這樣的高端市場并不容易。最關鍵的是,和同為大師系列,售價更貴的小米透明電視身上濃厚的概念氣息不同,小米電視大師 77 OLED顯然是一款準備“正經賣”的產品。
既然是一款旗艦電視,小米電視大師 77 OLED就勢必要接受這個級別市場用戶更加嚴苛和挑剔的檢驗。我們手上還有一臺華為智慧屏V75 Super,它也是當前液晶電視中的“天花板規格”。以它為參照對象,小米電視大師 77 OLED究竟是什么水平?
小米電視大師 77 OLED這塊屏幕是77英寸的V21高端面板,這里的“21”其實就是指它是LGD 2021年的產品,采用了全新的發光材料。這塊屏幕的對比度達到了1500000:1,峰值亮度1000nits,支持120Hz高刷、DC調光。
OLED面板最大的優勢就是能夠憑借其技術原理,做到優秀的控黑效果。尤其是一些純黑畫面,小米電視大師 77 OLED能通過屏幕不發光來做到真正的黑??赡苣銜f:日常播放影片的時候,絕對純黑的畫面是很少的,有沒有可以演示這種技術優勢的畫面呢?有的。
比如這片星空,深邃的宇宙背景和點點繁星組成了一幅美輪美奐的畫面。和采用mini LED方案的華為智慧屏V75 Super相比,小米電視大師 77 OLED畫面中的星星數量更多,V75 Super畫面上丟失了一些光線較為微弱的繁星。
還有一個更明顯的地方就是,畫面下方中央的位置還有一個仰望星空的人。你可以看到,這個幾乎融入背景的人影在小米電視上依稀可見,但在華為智慧屏V75 Super的畫面上,已經幾乎看不到了。
華為智慧屏V75 Super 46080顆燈珠、2880個物理背光分區的配置在當前的液晶電視中是“獨孤求敗”般的存在。但在演示這種暗光畫面的時候,其整體視覺效果依然輸給了小米電視大師 77 OLED。這意味著,它在呈現一些HDR畫面的時候會更有優勢。
不過在進行兩臺電視對比測試的時候,我們卻遇到了一個問題:很多人都覺得華為智慧屏V75 Super的畫面觀感更好。
經過多組片源對比測試之后,我發現主要的問題有兩個:一是亮度,二是色彩。華為的mini LED技術有高峰值亮度的優勢,它的屏幕峰值亮度達到了驚人的3000尼特,是小米電視大師 77 OLED的3倍。這種亮度上的優勢不僅僅體現在一些高反差場景,普通場景下華為智慧屏V75 Super的屏幕亮度也稍高一些。
另一方面,兩款電視在色彩表現上也有明顯的差異。直觀來說就是:小米色彩風格偏冷艷,而華為的飽和度更高(兩臺電視均設置為標準模式)。這樣一來,華為智慧屏V75 Super “高亮度+高飽和度”的畫面風格比較討好觀眾的眼球。這也以側面證明,小米在色彩調校上還有一定的提升空間。

不過即便如此,也不能得出華為智慧屏V75 Super觀感比小米電視大師 77 OLED好的結論,因為前者有一個比較讓人頭疼的問題:光暈。
采用mini LED方案的華為智慧屏V75 Super會隨著觀看角度的變化而越發明顯。比如在一些電影結尾的滾動字幕部分,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字體周邊區域被依次點亮。而小米電視大師 77 OLED因為是像素級的控光,能夠做到該亮的地方亮,該暗的地方暗。
一般情況下,只要是正面水平位置觀看,華為智慧屏V75 Super的光暈就相對不是那么明顯。但還是那個問題:作為售價兩萬多元的高端電視,不可能讓用戶在發現光暈問題之后,需要接受:這不是電視的問題,是你觀看角度的問題。這也是mini LED方案目前存在的最大弊病。
細節表現上,如上圖所示,整個畫面的光線反差比較明顯,對比畫面左側墻壁上的文字來看,兩臺電視在暗處文字細節上的表現非常接近。從文字邊緣以及畫面其他亮場細節來看,華為智慧屏V75 Super在還原這類畫面時傾向于做更多的銳化處理,小米電視大師 77 OLED相對真實平淡一些。但不管是暗部還是亮部的細節,兩款電視都保留了足夠多的信息量和畫面層次。
比較讓人意外的是,我發現兩款電視在體驗上差異最明顯的竟然是運動畫面。我分別測試了4K@60Hz、100Hz和200Hz三種不同的動態畫面,以滾動地圖測試片(4K@60Hz)為例,小米電視大師 77 OLED的畫面非常流暢,地圖上的文字和細節在滾動過程中也清晰可見。
而華為智慧屏V75 Super在處理同樣的畫面時,可以明顯看到運動畫面有降幀和拖影的情況,并且在這樣的情況下地圖上的字體和邊緣細節都有虛影,很難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