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野



摘要:保護地養分變化較大,盲目施肥現象嚴重,給測土配方施肥工作帶來很多不便。為簡化蔬菜測土施肥技術,建立黃瓜保護地營養豐缺指標體系和推薦施肥模型,為農民提供簡單快捷的測土施肥技術和方法。
關鍵詞:黃瓜;簡化;施肥技術;體系構建;施肥試驗;總結
1? 試驗目的
(1)探索中高土壤肥力水平下,大棚黃瓜施肥校正系數的大致取值范圍。
(2)建立簡化推薦施肥的計算模式。
(3)建立保護地黃瓜的肥力指標體系。
2? 試驗設計
2.1? 試驗處理
黃瓜設施栽培2+1肥料效應試驗方案
2.2? 優化施肥與管理技術規程
習慣施肥用量:施黃腐酸挪威鉀寶(安丘市禾盾作物保護劑公司含量氮鉀12-18)31小袋/667㎡,綠壯高鈣高鉀膨脹寶氨基酸液(含鉀殼素),30小袋/667㎡,硫酸鉀25kg/667㎡,化肥成本1264元/667㎡。
優化化肥成本:N:5元/kg;P2O5:7.78元/kg;K2O:9.6元/kg。化肥成本652元/667㎡。
2.3? 施肥時期與方法
20%氮肥作基肥,另外80%氮肥分9次追施,每次用量相同,在商品瓜始收期根瓜施肥,以后10~15d追施一次。磷肥全部作基肥;鉀肥20%(315d)作基肥,其余80%分9次隨第一次施氮肥時開始追施鉀肥,施氮同時施鉀,每次用量相同。
肥料:氮肥選用尿素、磷肥選用過磷酸鈣、鉀肥采用硫酸鉀,基、追肥采用水溶穴施。
2.4? 田間設計
試驗共7個處理,不設重復。3畦6壟為一個處理(小區),隨機排列。采樣、計產中間2壟(5㎡)。小區面積為15㎡,共21畦。
3? 田間管理與觀察記錄
3.1? 試驗基本情況
地點:大業鄉坨子村胡寶良家大棚
3.2? 植株性狀及產量調查
4? 試驗結果分析
(1)移栽后15d觀察高氮區株高高,無鉀區葉有斑點,植株長勢較弱,缺鉀癥狀顯現。無磷與無氮未異常表現,20d看株高差異不大。葉片集中在12~14個,各試驗處理較習慣施肥病害重,兩個月生長期多打3次防病藥。
(2)處理1習慣施肥MNPK區表現最好,較處理4優化施肥MN2P2K2增產285kg,增產率為6.18﹪.無鉀區最差,較MNPK減產958.33kg,減產率為19.59﹪,無磷區好于無氮區,但相差286.67kg,增產7.08﹪,無氮、氮1區接近,無氮區好于無鉀區,相差113.33kg,增產2.88﹪,未達顯著水平。
(3)常規施肥產量雖高于優化施肥285kg/667㎡,今年當時黃瓜價格是1元/kg,多賣285元,而肥料成本要
1264元/667㎡,優化施肥要652元/667㎡,加上用藥量增加3次,每次20元,肥藥費用計712元,還較常規施肥多收552元/667㎡。但此時黃瓜價格低,如趕上黃瓜價格高,收入可能減少較多。
(4)目前,保護地收入較高,農戶舍得投入,施肥水平高,我們用單質肥料混合,與農戶工藝好養分全的沖施肥比,產量效益低差機率較大。
參考文獻
[1] 王少賀.臺安縣設施番茄簡化施肥技術體系構建與推薦施肥方法試驗總結[J].新農業,2018(18):37-39.
[2] 樸洋.設施黃瓜施肥技術體系構建與優化施肥研究報告[J].農民致富之友,2015,2(2):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