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紅霞
摘要:新鄉村旅游對于“三農”問題的解決有非常大的幫助,與鄉村振興戰略宗旨存在非常大的共性,以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為發展核心,從而使得新鄉村旅游業與鄉村振興戰略實現有效的融合、本文結合鄉村旅游業發展的現狀,提出鄉村旅游業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的途徑,促進鄉村旅游業良性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關鍵詞:新鄉村旅游;鄉村振興;良性發展
1? 鄉村旅游發展現狀分析
1.1? 過分重視經濟效益,忽略恩華傳承生態保護方面
新時代,鄉村旅游的發展可以滿足人們對自然的向往,可以釋放人們的壓力,國家針對鄉村振興戰略,鼓勵鄉村旅游業的發展,已經初見成效,鄉村旅游游客接待量不斷上升,營業收入也在不斷增長,各種鄉村旅游類別不斷得到發展,對于鄉村資源是非常好的開發。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指導下,鄉村旅游獲得了蓬勃發展,但是存在的問題和隱患也是非常多的。很多經營者過分重視經濟效益,目光短淺,從而對鄉村旅游的文化傳承、生態保護等方面有所忽視,鄉村旅游逐漸形成以經濟為主導的模式。隨著人們精神需求的不斷提升,鄉村旅游功能拓展能力不足、管理治理能力不足、產業結構不夠合理,對于實現經濟、文化以及生態方面的發展還需不斷加強。
1.2? 旅游項目開發較為盲目,多元化需求不足
在我國,不同的民族和地區旅游資源呈現出本土化特征,而一些鄉村旅游沒有結合本土化特色,一味的模仿成功案例,缺乏對項目的可行性、發展性與可操作性的論證,導致盲目開發。鄉村旅游出現產品、形式單一,缺乏內涵,各地之間進行價格戰,不能滿足游客對多元化旅游的需求,鄉村產品存在供需不對稱,這些也是當前需要解決的問題。
1.3? 農民參與不足
據調查,在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農民的參與度不夠,主體地位缺失,影響鄉村旅游的發展。首先,鄉村旅游的一個重要因素和吸引顧客的條件就是鄉村居民,只有重視鄉村居民的主動性,重視他們在生產活動中的主體性,使得鄉村居民可以參與民風民俗活動,才能更加吸引游客。其次,當前我國扶貧政策以及鄉村發展中,鄉村居民的參與是必要的,然而很多鄉村居民并沒有享受到這些扶貧政策帶來的利益,只是進行一些簡單工作。因此,提升鄉村居民的參與性,使得他們可以享受到鄉村振興福利,是當前鄉村振興和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的瓶頸。
2? 新時代鄉村旅游業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途徑
2.1? 立足本土資源,實現農村經濟發展
當前,鄉村旅游還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在鄉村振興戰略下,鄉村旅游發展必須立足本土文化,這樣可以有效的實現產業鏈條的完整性,可以為鄉村旅游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資源,提升鄉村旅游的文化內涵。因此,新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要創新旅游產品形態,以地域特色農業為支撐,以市場為指導,實現鄉村旅游與鄉村振興的融合,興旺鄉村產業。建立鄉村聯合模式、創新利益聯合體,吸引更多農民參與,完善產業鏈,優化產業結構,實現農村經濟發展。
2.2? 引導農民參與,加強對農民的培訓
鄉村旅游以農業、農民為基礎,鄉村旅游的發展不能脫離農業和農村。當前,很多農民對于參與鄉村旅游業還只是存在于邊緣地帶,主要是由于人們對于鄉村旅游的發展認識不夠,沒有意識到農村在鄉村旅游發展中的主體地位。因此,應該積極轉變觀念,吸引更多農民參與到鄉村旅游,使得農民可以享受到國家的福利和政策。農民的參與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實現。首先,政府部門應該利用政策,提高對農民的優惠政策,吸引更多農民反向就業。其次,加大對農民的培訓,提高他們的參與能力,從宏觀上把握人才供給。在鄉村振興中不能脫離群眾的支持,應該積極改變農民的意識,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培養農民的創新創業意識,從而使得農民在自我發展過程中,也會不斷推動鄉村的發展。
2.3? 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強化政府監管
在鄉村振興與鄉村旅游融合過程中,應該重視農村生態環境的保護。鄉村原生態環境是鄉村旅游發展的基礎,如果不能對這些原生態的環境進行保護,為了追求短期的經濟效益對其進行破壞,鄉村旅游也會發展不長久。鄉村旅游對自然資源的破壞較小,污染也比較小,吸引更多農民的參與,可以有效的提升農民的收入水平。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下,對于生態自然的保護意識不斷加強。在保護生態環境過程中,還應該加強監管,結合自治與法治。自治是生態保護的核心,農村的生態資源與每個農民的生活環境,與鄉村旅游業的發展息息相關,通過宣傳教育等方式,使得他們認識到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從而實現鄉村振興生態價值。法治是生態環境的重要保證,對于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要進行嚴懲,實現人人參與,提高人們的責任意識,保護生態環境,為鄉村旅游以及鄉村振興的發展奠定基礎。
2.4? 政府部門制定保障機制,確保農民受益
在鄉村旅游和鄉村振興中,最終要實現農民參與和受益,實現精準扶貧。農民獲益與參與的方式非常多,農民積極參與,政府部門以及各項機制為基礎,探索農民專業合作社,拓展各種企業與農民,景區與合作社的合作模式,拓展農村資源,讓農民積極參與到鄉村旅游,實現自我價值,讓農民脫貧致富。很多鄉村農民只是利益的享受者,對于利益沒有分配權,因此要建立合理的制度,保證農民的利益。
3? 結語
新時代鄉村旅游是為鄉村振興服務,要將鄉村旅游與鄉村振興有機融合,提升農民的主體地位,保證農民的經濟收入,激活農村農業發展。在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應重視本土文化特色,保護生態環境,以政策為保證,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實現鄉村振興。
參考文獻
[1] 張樂佳,李傳兵.促進鄉村旅游產業化發展[N].貴州日報,2020-12-23(010).
[2] 余姍珊,鮑文.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旅游發展的困境及對策[J].安徽農學通報,2020,26(23):141-142.
[3] 陳寧.鄉村振興背景下的我國鄉村旅游業發展策略[J].當代旅游,2020,18(32):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