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家森
摘要:武連鎮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切實貫徹新發展理念,克難奮進,開拓創新,基本完成各項工作目標任務,為全面建設新農村打下夯實的基礎。現報告如下。
關鍵詞:武連鎮;經濟發展;新農村建設
1? 經濟發展穩中向好,綜合實力明顯提升
1.1? 重點項目穩步推進
2020年,武連鎮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黨委書記李玉東、鎮長張大軍的組織下,已經全面完成主要經濟指標,產業項目財政投入350萬元,住房保障財政投入517萬元,基礎設施財政投入1062萬元,生產生活條件改善財政投入90萬元,公共服務財政投入13.4萬元。
1.2?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一是壓縮審批時效,優化辦事流程。以提質提速為目標,所有行政審批事項做到減少辦事環節,減少不必要的申請資料,優化辦事流程。二是優化服務環境,事項全部進廳。所有政務服務事項全部在便民服務大廳辦理,實現“一窗辦、并聯辦、一起辦、一次辦”。三是規范行政執法,減少涉企檢查。按照“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原則,對行政執法案件進行監管,禁止簡單粗暴的執法行為,禁止違反執法程序的執法行為,禁止濫用自由裁量權的執法行為等。四是加強宣傳引導,強化信息公開。廣泛宣傳“放管服”改革,及時準確發布改革信息和政策法規,積極回應群眾關切。五是強化責任擔當,提升服務意識。引導干部勇于擔當負責,強力推進作風轉變,提高服務效率,嚴查違紀違規行為,提升政府部門良好的服務形象。
1.3? 招商引資方興未艾
武連鎮2019年固定資產投資任務4500萬元,完成入庫項目兩個,總投資3831萬元。一是覺苑寺旅游營地項目投資2360萬元,該項目占地2.67hm2,擬新建游客中心及木屋旅舍2980m2,垂釣區、觀賞荷塘及相關宿營區,配套娛樂設施建設及入場道路、管網及裝修裝飾工程。二是劍閣縣武連鎮棗埡養殖場,位于武連鎮棗埡村七組,項目由武連鎮棗埡村集體資產經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進行實施,該項目于2019年3月開工,10月竣工,施工周期計劃8個月投資931萬元,計劃年出欄5000頭。2019年武連鎮招商引資任務簽約7500萬元,引進劍閣縣山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投資2360萬元,新建覺苑寺旅游營地項目。
2? 農業農村鞏固增強,產業增收持續提升
2.1? 特色產業蓬勃發展
全年糧食播種面積2154.67hm2,總產達到了11600t,油料播種面積1133.33hm2,總產達到了3990t。2020 年糧油作物3288hm2,普遍好于去年,全鎮共增產糧食795.7t、增幅6.2%,油料205.1t、增幅3.8%,凈增產值1723900元,戶平增收518.6元。完成蔬菜面積340hm2,產量10490t,生姜46.67hm2,總產量達到了1330t,生姜平均畝產值達到了68400 元。建立四合果蔬(生姜、南爪)產業13.33hm21個,興隆果藥(李子、郁金)產業3.33hm2,果疏/果藥復合面積達到了101.33hm2。指導武五、新橋、水泉、興隆片果樹產業94.67hm2(其中獼猴桃37.33hm2、李子53.33hm2、雜柑4.01hm2),水果管理重點突出了獼猴桃產業園、青紅脆李種植場、興隆、躍進村果園的樹勢管理,武五村柚子、雜柑技術指導。2019年3個貧困村80%的貧困戶建有果蔬或果藥半畝以上的小庭園,全鎮小庭園數量達到了720個。
2.2? 鄉村振興有序開展
按照《武連鎮2019年鄉村振興工作實施方案》穩定推進各項工作。一是實施產業提升工程,突出抓好獼猴桃、柑橘、李子、中藥材等現有產業鞏固提升和品質發展,獼猴桃豐收在望,今年產值預計實現200萬元,新植和品改特色產業超過67hm2。二是推進人居環境改善工程,全面摸清人居環境基本情況,為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據。三是實施陣地升級工程,啟動各村陣地建設,配套有安全社區廣場、廉政文化長廊及健身設備,下一步將發揮基層黨組織服務群眾、引領綠色產業功能。四是實施鄉風文明工程,組織全鎮村民開展形式多樣的文明禮儀培訓、農安培訓、手工培訓、種植技術培訓等14 余場次,提高了村民文明素質和勞動技能。五是實施鄉村治理工程,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在各村開設流動調解室、法律咨詢室等,讓村民形成自覺守法、辦事依法的良好法治環境,上半年開展森林防火巡查、治安巡查等100余次,實現全鎮社會穩定。武五村成功創建市級鄉村振興示范村,廁所革命、環境衛生達標,農民增收達到21.7%。
2.3? 林業項目及造林綠化
完成縣“三農”工作七張任務清單中駐村林技員聘用;益文核桃初加工廠建設:成立華松脫貧攻堅造林專業合作社;注冊益文農業專業合作社;擬定悠然田居生態園建設任務,依托棗埡村產業園建設蓄水84m森林防火消防池一口;爭取防火通道項目資金240萬元以此解決園區道路硬化,擬定落實300hm2世界銀行貸款四川省長江經濟帶珍稀樹種保護與發展項目。
對全鎮9個村4個社區2567戶2102.87hm2天保公益林重新落界核戶和補助資金兌現,實施棗埡村低效商品林改造13.67hm2山桐子栽植管護,并完善林業改革發展(中央)3.075萬元補助資金利益鏈接機制;完成新橋社區8.36hm2核桃、板栗、桃樹低效商品林改造前期整地工作。
2.4? 畜牧產業有序發展,嚴防控制非洲豬瘟
全年出欄生豬3.7萬頭,肉牛0.19萬余頭,肉羊0.7萬余頭,禽31萬只;現存欄豬1.4萬余頭,牛800余頭,羊2千余只,禽10萬余只:新建生豬養殖小區4個,新培養豬、牛、羊、禽、漁規模養殖戶500余戶。
非洲豬瘟防控以來,成立防非工作領導小組,制定應急預案,部門聯動部門,簽訂目標責任書,群防控制,層層分解,壓實責任,做到每天專人負責全鎮生豬養殖戶日排查工作,全覆蓋不漏戶一畜,確保我鎮目前全面清潔無疫。
參考文獻
[1] 劉明國.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A].湖南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論壇優秀論文集[C].200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