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冬暉 王雪
2000多萬個人客戶,18萬對公客戶,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超過4900億元,各項貸款余額超過4500億元……
這是中國工商銀行重慶市分行2020年的成績單。
亮眼成績源自出彩作為,出彩作為的背后,則得益于高質量黨建的引領。
作為國有大行,自1984年成立以來,工行重慶市分行便緊緊圍繞新時代國企黨建總要求和新部署,積極推進黨建工作與業務發展深度融合,將強有力的黨建優勢轉化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源泉動力。
工于至誠,行以致遠,放眼工行重慶市分行前行的每一步,回望工行重慶市分行所取得的一切成績,有一條主線始終如一: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
高舉旗幟強引領,融入業務有深度
樹高先得根基深。工行重慶市分行深知,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就必須堅持固“根”鑄“魂”,把黨的領導融入發展全過程,確保全行始終向著高質量發展的正確航向前行。
基于此,工行重慶市分行黨委高舉黨的偉大旗幟,將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內嵌到戰略發展、改革轉型、經營管理、風險防控等方方面面,探索實踐重慶紅色革命老區與國有大行的“融合式”發展路徑,不斷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群眾工作優勢有效轉化為企業改革發展優勢,以初心鑄就“金”色輝煌。
2020年以來,工行重慶市分行認真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全面提高黨的建設質量:狠抓思想建設,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壓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制定主體責任清單、黨風廉政建設職責分工等系列制度,深入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馳而不息糾治“四風”,積極推進正風肅紀和反腐敗斗爭;營造風清氣正和朝氣蓬勃的經營環境,嚴格家風家教、從嚴治貸和選人用人管理,全面完成專題教育整改“回頭看”、“兩書”整改工作……
此外,為營造良好的學習交流氛圍,切實增強各級黨組織主動抓黨建的思想意識,工行重慶市分行還在全行范圍內啟動了“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紅色金融足跡”等主題實踐活動。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后,工行重慶市分行將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采取多種形式高標準、高質量推進。以此為基礎,工行重慶市分行及時成立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及領導小組辦公室,召開全行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制定《工行重慶市分行黨史學習教育實施方案》,共建黨性教育基地,充分利用紅色資源引導分行黨員干部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以此來武裝思想、指導實踐。
截至目前,工行重慶市分行及轄內各支行累計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近千次,組織專題黨課學習500余堂,在全行上下持續掀起黨史學習教育的熱潮。
踐行大行擔當,融入社會有力度
2020年12月16日,由工行重慶市分行聯手工行四川省分行設計的“川渝主題借記卡”在京川渝三地正式發布。
不同于一般的借記卡,“川渝主題借記卡”將巴蜀文化與金融服務深度融合,不僅卡面設計融入了兩地文旅特色,還能為持卡人提供川渝兩地專屬美食、出行、旅游、定制理財、結算套餐等權益,可謂一舉多得。
“川渝主題借記卡”的推出正是工行重慶市分行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生動實踐。
2020年以來,工行重慶市分行充分發揮自身及工商銀行集團的綜合金融優勢,不斷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質量發展注入金融“活水”。
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方面,截至今年3月末,工行重慶市分行已為2020年川渝攜手實施的重大項目完成貸款審批近800億元;為區域內重點高速公路項目完成審批超600億元;為省際高鐵項目完成審批超700億元,發放貸款近100億元。
重點區域合作方面,工行重慶市分行聯動四川省分行與川渝高竹新區簽署三方戰略合作協議,為新區及轄內企業意向授信500億元,支持新區打造區域協作樣板。聚焦璧山、江津、銅梁等14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點區縣,工行重慶市分行新設7家網點,推動17家存量網點向特色產業聚集區域布局。除此之外,工行重慶市分行還恢復設立巫溪支行、城口支行,實現38個區縣機構全覆蓋,擴大金融服務覆蓋面。
高水平對外開放方面,圍繞內陸國際金融中心和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工行重慶市分行率先推動服務貿易電子單證審核項目落地;為中歐班列(渝新歐)提供便利化結算數億美元;成功突破首筆國際信用證項下包買他行福費廷業務;聯動工行新加坡分行,以視頻方式在重慶、新加坡同步舉辦“高質量推動金融雙向發展暨中國債券ETF上市”活動。
事實上,“工行印記”在巴渝熱土處處有之。在高質量黨建的引領下,工行重慶市分行積極響應國家和地方重大發展戰略,把政治能力建設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賦能重慶高質量發展。
圍繞支持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和新興制造業動能培育兩大方向,工行重慶市分行持續加大對轄內制造業特別是先進制造業的金融支持力度,助力重慶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中心。截至目前,工行重慶市分行已為京東方等重點制造業項目完成貸款審批超200億元。
積極踐行普惠金融,傾力服務“六穩”、“六保”。今年以來,工行重慶市分行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緊緊圍繞“六穩”、“六保”工作,順應“數字普惠”趨勢,加大e抵快貸、經營快貸、數字供應鏈三大核心線上產品推廣,持續提升普惠金融服務水平,滿足小微企業差異化融資需求,普惠貸款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截至3月末,該行線上普惠貸款余額近200億元,線上業務已成為其普惠金融的“壓艙石”。
擘畫振興新畫卷,融入鄉村有厚度
“工行對我們的資金支持真如‘及時雨,我們發展產業、帶動農戶致富的信心更足了。”拿到貸款后,石柱土家族自治縣六塘鄉一家中藥材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激動不已。
這家于2020年獲得“國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稱號的企業,依托“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已帶動當地135戶貧困戶脫貧增收。可隨著經營規模的擴大,企業發展的“攔路虎”出現了——資金缺口遲遲補不上。
眼看著資金缺口越來越大,該企業負責人心急如焚。得知情況后,工行重慶石柱支行結合企業擁有商標與專利權等優勢,運用“科信貸”融資產品,為企業發放了300萬元貸款,助力產業發展。
這只是工行重慶市分行用金融之力推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一個縮影。
根植擁有廣袤鄉村的巴渝大地,工行重慶市分行堅持通過創新金融產品、提升金融服務質效,穩扎穩打推進金融支農支小,想方設法擘畫鄉村振興新畫卷。如通過“農擔貸”以及e抵快貸、經營快貸、稅務貸等特色線上普惠貸款產品,為農戶、農企提供融資支持;針對扶貧產品銷售難,率先在重慶軌道環線車廂開展“扶貧助農,駛上快車道”主題直播銷售活動;為幫助扶貧產品形成穩定銷路,大力推進縣域企業入駐工行電商平臺“融e購”,并“雙免”優惠政策等。
不僅如此,隨著重慶將“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發展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作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工作,工行重慶市分行也將支持農村地區產業振興、幫助農村地區提升“造血”能力,作為服務“三農”新生態的主要路徑之一。
一方面,工行重慶市分行通過支持鄉村振興重點領域產業,與農業龍頭企業和骨干企業通力合作,大力拓展上下游供應鏈融資業務。另一方面,為補足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短板,工行重慶市分行先后支持了鄭萬高鐵、涪梅鐵路、江瀘北線等重大交通建設項目,并積極支持區縣城鎮化建設等。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工行重慶市分行涉農貸款余額突破200億元。4月15日,在重慶市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工行重慶市分行普惠金融事業部榮獲“重慶市脫貧攻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在工行重慶市分行持續以金融“活水”澆灌鄉村振興之花下,一幅業興、民富、村美、人和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徐徐展開。
凝聚社會正能量,融入民心有溫度
2021年1月22日,一位女士拿著一面錦旗走進了工行重慶巴南界石支行。
“你們太貼心了,我一定要好好感謝你們!”這位女士十分激動。
原來,此前網點大堂經理在巡視廳堂時,發現該女士神色凝重,便立即主動上前詢問。問后得知,她本想將個人資產進行投資理財,卻誤信了網上“集資分紅”的詐騙陷阱,被騙了8萬元,因而情緒十分低落。
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網點大堂經理立即指導該女士打印了明細和回單,并協助她將剩余資金轉出,而后又利用午休時間,陪她到附近的派出所報案,協助她做好資金追回相關工作。
為表達感謝之情,該女士多次攜帶禮品到網點贈予大堂經理,卻都被對方婉言拒絕:“做好服務工作是我的本職,客戶能感受到服務的溫度,就是對我們最大的感謝。”最后實在沒法,該女士制作了一面錦旗送到工行重慶巴南界石支行。
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幫群眾之所需,工行重慶市分行讓服務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和底蘊。
針對特殊群體,工行重慶市分行推出細心服務,開展“特事特辦”;針對不能在網點辦理業務的群眾,推出暖心服務,上門服務解難題;針對數字化浪潮,推出省心服務,推出線上服務惠及千家萬戶……作為國有大行,多年來,工行重慶市分行始終堅持將提升服務品質主動融入到為民服務的大潮中。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后,工行重慶市分行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相結合,同服務新發展格局、推動全行高質量發展相結合,同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做好本職工作相結合,切實將“學史力行”落實到“我為群眾辦實事”的日常工作中,特別是依托“工行驛站”為廣大群眾提供便捷、實惠的金融服務,著力打造溫暖百姓民生的暖心銀行,用心用情用力為基層和群眾解決了一批困難事、煩心事。
截至目前,重慶“工行驛站”已累計開展732次志愿服務活動,服務客戶和觸及社會公眾達22萬人次。
行穩致遠征途闊,整蓄力量再出發。工行重慶市分行方面表示,接下來將深入貫徹總行黨委“48字”工作思路和“三比三看三提高”工作方法,以實干謀發展、以實績論英雄,持續提升金融服務的適應性、競爭力和普惠性,在傳承創新中奮力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