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祥恩
摘要:隨著有機、生態、綠色、無公害等理念的普及,越來越多農戶開始使用無公害栽培技術,以提高農產品安全性和品質,獲取更高市場競爭優勢。當前時期無公害栽培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亟待解決,有必要對此展開探討,提出具體解決措施。
關鍵詞:農作物栽培;無公害栽培;管理技術
1? 無公害栽培在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1.1? 過度使用化肥
化肥已經成為現代農作物種植中不可獲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部分種植人員沒有掌握正確使用方式和挑選方式,在病蟲害防治和促進生長中為獲得顯著成效,存在濫用化肥的情況,進而導致土壤肥力下降,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農作物抗病蟲害能力,影響農作物營養價值,還阻礙了農業發展,使相關人員無法獲得較高經濟效益[1]。
1.2? 土地污染嚴重
社會經濟的繁榮發展,來源于城市化建設和工業化的推進,大量建筑垃圾、廢水廢氣排放、生活垃圾等都對部分土地造成嚴重污染,進而影響農作物生長情況,嚴重損害農作物內部結構,導致無公害種植環境和原則被不斷破壞。在這種植環境中生長的農作物,一旦流入市場,將會嚴重威脅消費者身體健康。
1.3? 農藥殘留過高
在農作物無公害栽培過程中,農戶如果沒有全面了解農作物特點和栽培技術,在抵御病蟲害侵襲過程中,極可能出現盲目跟風,過量使用農藥和殺蟲劑的情況,導致農作物出現殘留農藥超標、農作物出現有毒物質的現象,最終造成農作物營養成分大量流失、產量減少,還會對消費者身體健康產生一定程度影響,無法滿足無公害要求[2]。
1.4? 農戶缺乏專業技術
我國無公害栽培研究起步較晚,雖然發展速度較快,但與發達國家還是存在一定差距,再加上我國種植人員大多依賴自身栽培經驗,缺乏足夠專業知識和管理能力,對新興理念和技術接受程度有限,導致無公害農作物栽培管理技術無法順利推廣普及,致使無公害農作物產量較低,經濟效益有限。
2? 無公害栽培管理技術要點
2.1? 建立無公害種植環境
農作物無公害栽培的關鍵在于對控制環境,一方面,對種植區周圍存在的工廠、生活區進行污水、廢氣、工業廢料等進行檢測,分析其中是否含有有害物質,是否超出《無公害農產品標準》要求,如果超出需要與相關部門進行有效溝通,禁止排放有害物質,盡可能減少有害物質造成的不良影響。對于已經污染的土地,應該明確污染源,確定污染程度,采用相應措施,控制污染源,制定土壤恢復計劃。同時,在無公害栽培過程中,需要嚴格控制水資源、土壤、空氣,盡可能提高水資源清潔程度,保障土壤肥力,降低空氣污染程度,為農作物無公害栽培創造良好生長環境。另一方面,在選擇種植環境時,需要充分考慮農作物對自然環境,如土壤、灌溉、溫度、氣候等條件,選擇最適宜的生長環境,確保自然環境不會限制無公害農作物生長。
2.2? 引進科學栽培管理體系
科學選擇種苗。與一般農作物相比,無公害栽培農作物更重視種苗的選擇,不僅需要考慮農作物產量,還需要考慮農作物抗逆性,能夠很好保障農作物的品質,減少病蟲害侵害以及由此產生的化學農藥的使用,從而降低農藥殘留。
健全管理機制。首先需要明確相關人員在無公害農作物栽培技術中的應用,明確各個部門的職責和權限,落實責任制,有效提高他們的專業素質和工作效率。然后,加強專業培訓,強化對相關栽培技術的掌握,不斷研究創新相關栽培技術,確保其持續發展。最后,定期開展農戶培訓工作,確保無公害栽培技術落到實處,進一步擴大普及無公害農作物中孩子面積和推廣范圍。
優化栽培流程。農作物無公害栽培會受到多方因素影響,因此,從最初的選環境、選種苗,到后期的農藥使用、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都需要落實無污染觀念,注意無公害技術的應用。在生產過程中也需要控制化肥和化學農藥的使用,盡可能減少農藥殘留和有害物質產生,定期更換化學寧要,選擇植物性藥品,有效避免病蟲產生抗性,降低土壤污染。
2.3? 做好田間管理
控制種植密度。種植人員需要加強農作物特性的學習,在栽培過程中控制農作物種植密度,合理規劃生長空間,確保產量達到最大化。避免因密度過高,限制農作物生長空間,影響質量,或者密度不足,降低土地利用率,影響產量。
做好肥水管理。肥水管理也是農作物無公害種植的重要環節,直接影響農作物品質和產量。不同地區不同農作物對水分需求不同,因此需要采取不同灌溉方式,并且嚴格控制水資源質量,確保農作物健康生長。同時,嚴格控制農作物生長過程中施肥次數和施肥數量,如果施肥數量不足,將無法滿足農作物生長養分,施肥數量過多,則會造成農作物養分過剩,導致農作物燒死,因此,必須根據農作物生長特點和種類,選擇合適肥水管理措施,促使農作物健康生長。
2.4? 病蟲害防治
在無公害農作物病蟲害防治中,必須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植保方針,在每一個環節做好病蟲害防治措施。在此期間,如果農作物受到病蟲害侵害,可以采用物理措施和生物措施,如釋放天敵治理害蟲,盡量避免使用化學農藥噴灑的方式。如果必須使用,需要采用毒性小、不易殘留、高溶解性的化學農藥,避免對土壤造成二次污染,同時嚴格按照相關規定控制用藥量和施用濃度。
3? 結語
近年來,我國農作物栽培技術愈發多樣化,很大程度提升了農作物產量和品質,但大量化肥和農藥的使用,對人們身體和周圍生態環境造成侵害,因此需要做好農作物無公害栽培管理技術,確保農作物健康生長。
參考文獻
[1] 姜勇.農作物栽培無公害栽培的管理技術探析[J].農業科學,2020,3(4):5-6.
[2] 王建鋒.農作物無公害栽培管理技術[J].農家參謀,2019,633(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