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雪平
摘要:水稻在糧食中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水稻種植時,需要做好技術上的創新,優質的水稻栽培技術就體現在合理的選種、科學育苗和水肥管理。要科學合理的操作,加強病蟲害的有效防治,進一步的提升水稻的產量。對水稻栽培的特點進行深層次的分析,加強病蟲害的有效防治,提升農戶的收入水平。
關鍵詞:優質水稻;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
0? 引言
水稻是農作物的一種,是人們生活中重要的組成。南方地區受自然因素的影響,經常性出現病蟲害,不利于水稻產量和質量的提升,于經濟的發展也是極為不利的。對此,做好優質水稻的培育,減少病蟲害問題,已經成為水稻種植戶需要關注的重要問題。
1? 水稻栽培的重要意義
水稻在南方地區是重要的農作物,是糧食需求的重要保證,對人們生活水平甚至國民生活品質的提升具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也有著較大的影響。在水稻的種植過程中,需要聯系當地的實際情況,聯系氣候特點以及水稻本身的生長情況,對水稻栽培技術加以優化,加強病蟲害的有效防治,提升水稻生產效率和品質,為優質水稻的種植奠定堅實基礎。
2? 優質水稻栽培技術要點
2.1? 科學選擇水稻種子
選擇種子時,不僅要考慮其在種植之后的產量,而且還要深層次的分析當地的環境,要了解種子在當地的環境下種植,是否能夠提升產量和品質。對此,種子選擇時,要從產量、品質以及抗病蟲害等方面出發。首先,需要確定當地的生長環境,光照和溫度都是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高溫環境下,水稻抽穗期出現干癟的可能性要比其他時期多的多,所以選擇種子時不僅要抗高溫也要耐旱,對種子的品質進行篩選,一個批次的種子純度不能低于95%,這樣才能從根本上保證種子的有效性。從目前的發展來看,在很多環境下,雜交水稻的適應性都比較高,萌芽率基本上都保證在80%,所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雜交水稻是最為合適的種植品種。
2.2? 科學育苗
完成選種之后,一般在浸種前,應將種子置于太陽下攤曬2~4h,提高其活力,促進種子快速吸收水分。徹底去除秕谷、半飽粒和病粒。用強氯精浸種,可預防水稻細菌性條斑病、水稻白葉枯病。用使百克或咪鮮胺浸種可預防水稻惡苗病、水稻胡麻葉斑病等。浸種消毒后進行催芽,催芽時,種子周圍的溫度需要確保在25~28℃,種子進入到出芽期,溫度需要提到38~40℃,當芽長半粒谷,根長一粒谷時即可進行播種。播種時,要在苗床上鋪設營養層,根據水分情況定期灌溉,保持畦溝灌滿水,預防缺水不利于秧苗的健康生長。注意防治病蟲害,種植之前要對秧苗進行檢查,一般情況下,秧苗在三周左右時,主莖不能少于五片,葉子要呈現綠色,基部要保證其粗壯性。
2.3? 秧苗種植
育苗完成之后就進入到水稻秧苗的種植,需要及時的將秧苗移到生長田中。首先,要小心搬運,做好根莖的保護,不能對根莖造成傷害;其次,在插秧之前,需要對當地的氣候有一定的了解,確保插秧時的溫度在20℃左右,風力不能超過三級,不然很容易出現倒伏的情況,這對于秧苗的生長是極為不利的;再次,要對秧苗的深度進行合理控制,通常在1.5cm,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不然很容易造成死亡;最后,合理控制秧苗密度,疏密要合適,很多地區都已經開始采取機械插秧,但是要加強管控,減少不合理插秧的可能性。
2.4? 水肥管理
栽培水稻時,做好施肥工作能夠提升水稻的產量和質量,施肥時,要考慮當地的氣候和環境,嚴格的控制氮、磷和鉀肥的含量,保證水稻對肥力的需求能夠得到滿足,并聯系具體情況,加入錳元素和鎂元素等。水稻對氮肥的需求比較大,返青期,需要氮肥,分蘗期需求量達到最大化,可以加入分蘗肥,幫助其分蘗,插秧之后的一周,需要加入分蘗肥。抽穗和返青期,要重視施肥,促進水稻的健康生長。水稻的灌溉也需要加以重視,水稻處在不同的生長階段,都要合理灌溉,可以將葉耳作為標準,灌溉水量不能超過葉耳,拔節期要減少灌溉,返青水層控制在5cm,分蘗期水層在3cm,這樣才能更好的促進根系水分的吸收,幫助水稻的健康生長。
3? 水稻病蟲害防治
3.1? 生物和物理防治
栽培水稻中,植株間的距離較為接近,一旦發生了病蟲害,會大范圍的擴散,影響農田的健康生長。生物防治主要是利用生物和生物之間的屬性,實現綠色防控的效果,在水稻種植中,可以適當冬翻曬田,減少螟蟲的越冬基數,簡單調控,減少病蟲害。物理防治則是采取物理手段對害蟲進行誘殺,有部分害蟲具有著趨光性的特點,通過燈光誘殺的方式,及時的消殺害蟲。
3.2? 藥物防治
藥物防治可能會對水稻造成傷害,但是一些傳播速度快,危害嚴重的害蟲還是需要合理的使用藥物,減少病蟲害的進一步擴散,盡可能減少農戶的損失。但是化學藥物的使用,很多成分都會對水稻的生長產生不良影響,在使用之前,需要深刻認識,合理的使用藥物,田間水層不能少于3cm,這樣才能將化學藥物的作用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來,減少對水稻的不良影響,合理的控制藥物劑量,按照說明書操作,減少對水稻的傷害,但是藥物的劑量又不能太少,不然病蟲害對水稻的生長還是會產生不良影響。
4? 結語
優質水稻栽培技術的推廣對維系我國糧食安全極為重要,確保水稻的高產優產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重點。為了保證水稻的產量和質量,需要對水稻栽培技術加以優化,減少水稻病蟲害問題的出現,從生物、物理和化學等方面出發,采取多種防治手段,做好病蟲害的防治,為水稻的健康生長創造良好的環境氛圍,提升水稻產量和質量,從根本上提升農戶的整體收益。
參考文獻
[1] 劉德輝,吳杰鋒,劉佳婧.優質水稻栽培技術要點與病蟲害防治分析[J].糧食科技與經濟,2020,45(6):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