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增 湯學英 張曉兵

摘要:海參養殖中對水溫、水體含氧量要求較高,而由于近年來全球氣候的異常,導致夏季水溫過高引起的在海參夏眠過程中死亡的現象成為目前海參養殖業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研究一種有效可行、經濟環保的海參養殖新技術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養殖池;溶解氧;供氧
在高密度養殖中,水中溶解氧的多少決定著水體容納生物的密度,即使水質良好,由于喂養飼料和動物排泄物帶來的大量營養和有機物質,水塘也會出現低溶氧。因此,增氧顯得尤為重要,使用增氧機可以有效補充水塘中的溶解氧。水車式增氧機的池塘,上層水體很少缺氧,但卻難以提供池底充足氧氣,所以缺氧都是在池塘底部。
池底增氧技術正是利用了池塘底部鋪設的管道,把含氧空氣直接輸到池塘底部,從池底往上向水體散氣補充氧氣,使底部水體一樣保持高的溶解氧,防止底層缺氧引起的水體亞缺氧。底增氧系統工作原理是通過羅茨鼓風機,經充氣管將空氣輸入池塘水體中,氣泡破裂,將氧氣彌散入水中,達到增氧的效果。充氣作用,使水體上下垂直運動,水體表層光合作用產生的豐富的溶解氧輸入到池塘的底層,迅速提高底層水體的溶解氧水平。
1? 海參養殖現狀分析
海參具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黏多糖,營養和藥用價值極高,隨著海參養殖業不斷的發展,形成了多元化、多品種的養殖格局,養殖方式也呈現多樣化,形成了池塘養殖、圍堰養殖、淺海圍網養殖、棚養、底播、海上沉籠養殖及參、鮑混養,蝦、參混養等多種養殖模式。至2019年,我國海參養殖業產值達4000億元。我區位于渤海灣中心地帶,也是唐山市乃至北方地區重要的水產養殖地,海參作為我區水產養殖的主要品種之一,占有重要的經濟地位。
隨著溫室效應的不斷積累,全球氣候變暖現象逐漸加劇,加之厄爾尼諾現象對我國遼東半島、山東半島以及渤海灣地區的影響,致使海參養殖業遭受巨大的影響。2018年,上述地區海參死亡率達90%。
我區現有海水養殖池塘面積0.4萬hm2,具有近 40年的海水養殖經驗,加之得天獨厚的優越地理位置及水產養殖基礎,為本項目的實施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本項目通過在海參養殖池底實施加冷卻氧的技術,保證海參得到充足的冷卻氧,起到降溫、供氧的雙重作用;同時,在保證海參存活率的前提下提升海參生長速度,帶動海參養殖業的健康發展,對促進渤海灣地區海參養殖業發展具有重要引領和示范作用。
2? 養殖池底部供冷卻氧技術
2.1? 項目主要實施內容
(1)研究試驗一種海參養殖池底部供冷卻氧系統,使其具有在極端氣候環境條件下保證海參存活率的效果。
(2)關鍵養殖技術體系研究。
一是確定加氧量。通過對不同的加氧量進行試驗,確定出最適加氧量,從而達到減少氧氣浪費的目的。
二是確定冷卻氧溫度。通過增加不同溫度的冷卻氧,對水溫實時監測,確定出相應氣溫下應增加冷卻氧的溫度。
三是抗病害能力研究。通過對弧菌病和腐皮病等主要病害的監測,尤其在 4~7 月份的發病高峰期,實施相應的管理措施,如使用復合碘、連翹芩黃液、蟲菌消、潔水靈等措施,掌握海參的發育情況,增強抗病害能力。
(3)技術管理模式示范。研究探索出一套適合在渤海灣地區推廣的高效海參養殖池底加冷卻氧技術的管理模式,達到增產增效的目的。
2.2? 技術路線
2.3? 技術關鍵
建設海參養殖池底部供冷卻氧系統,包括供氧泵、主供氣管道以及各級分支管道,過度管道,并對加氧量及冷卻氧溫度進行確定。不同的環境條件下,確定相應的加氧量及冷卻氧溫度,使之最能滿足海參的生長需求。
3? 結語
本項目結合氣候特點和海參生態習性,主要通過對海參養殖池底加注冷卻氧技術進行研究,改造池塘設施,并對加氧量、冷卻氧溫度、水體監測等方面進行綜合研究試驗,探索出一套適合在渤海灣地區推廣的高效海參養殖池底加冷卻氧技術,促進海參養殖效益提升,示范、引領和帶動周邊養殖戶增收致富,綜合提高渤海灣水產養殖技術水平。
參考文獻
[1] 劉海英,曲克明,張前前,等.對蝦工廠化養殖和土池養殖溶解氧消耗研究[J].海洋水產研究,2005(5):54-58.
[2] Liu Haiying,劉海英,Qu Keming,等.對蝦工廠化養殖和土池養殖溶解氧消耗研究[A].封閉循環水養殖技術交流會[C].2008: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