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玉杰
摘要:為了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農村財務管理的制度化、規范化和法律化,就要加強村級財務審計。以解決長期在計劃經濟思維下我國村級財務不規范、不透明,三資管理漏洞多的問題。因此,本文針對以上問題,從盤活農村集體資產,加強三資管理,深入推動農村財務改革的角度出發,提出了村級財務審計工作的對策。
關鍵詞:村級財務;審計工作;財務管理;三資管理
村級財務管理水平決定著集體經濟的效率,也是重要的村級民生工程,不僅能夠解決過去村集體資金不公開、不透明和利用低效的問題,而且保障村民利益,推動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的轉型。盡管在三資管理水平不斷加強的背景下,各村級財務工作有明顯改善,但是賬目不清、開支隨意、財務混亂甚至是集體財產流失等現象依然存在。因此要把村級財務審計工作推進到最后一公里,以推動村集體經濟的轉型,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有力的支持。
1 ?村級財務管理和財務審計的相關概述
1.1 ?村級財務管理概述
村級財務是農村財務工作的基本處理單位,涉及到村集體財務管理中的各個方面,是保障集體經濟運行的一項重要工作制度,包括集體資產的使用、支配、收益確認,以及對財務活動的監督和管理。當前我國村級財務有雙代管、鄉代管和委托代理制等方式,具體制度建立在《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和《會計法》之上,一般由會計和出納負責,對村集體財產進行監督和管理。
1.2 ?村級財務審計概述
由于集體經濟特性,村級財務審計也和企業與國家機關不同,其具有如下特征:首先是受到全體村民的委托,受到村干部和財務小組的管理,管理上還存在不完善之處。其次是在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其管理水平關系到集體經濟發展模式的創新和壯大,涉及到村級財務審計的各個環節。第三,在村級財務審計中,一般堅持審計原則,處理各種財務審計關系,以保護群眾利益為目的,確保審計質量。同時統籌村級財務審計各環節,提高審計質量。
1.3 ?村級財務審計的流程
村級財務審計主要分為如下階段:首先是在鄉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由村級財務收支審計組下達審計通知。其次是各村級財務組織開展自查自糾,對各項資料進行收集管理,為財務收支審計做好準備。第三是進行集中審計,對各項收支和財務活動進行逐漸審查,然后將《村級財務審計服告》送達上一級政府審計。
2 ?當前村級財務審計工作存在的問題
2.1 ?財務審計工作流于形式
在很多地區,村級財務審計還是一項短期性工作,或者是為了應付上級檢查,或者是迫于村民的壓力,沒有形成常態化的機制。很多村長期采用“村賬鎮管”模式,導致“個人審計個人”的現象,這非常容易造成騙補等問題。比如某村存在騙取上級補貼的問題,占用村民的危房改造搬遷款,同時采用重復申報等方式,騙取上級補助。具體來說,表現為審計依據不充分,沒有充分利用各項審計憑證,審計過程沒有遵循各項法律法規。審計范圍不夠廣,還存在公款吃喝、賬目換亂等問題。審計結果運用不嚴,沒有發揮追責和整改的作用。
2.2 ?村級財務審計觀念落后
當前村級財務審計仍然是停留在傳統觀念,既沒有結合三資管理的先進理念,也沒有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具體要求。財務審計人員還是沿用老方法、老規矩,甚至還有村干部存在以權謀私的想法。各村集體還認識不到村級財務審計改革對于村集體經濟壯大和發展的重要性,也沒有在新型農業合作社等新項目中積極推進新的審計方法。在審計方法方面,仍然不注重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審計的公開性和透明性,缺乏創新意識。
2.3 ?村級審計效果仍然較差
集體財產流失現象依然存在,由于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規和正當程序,在承包土地山林等過程中,沒有競標機制,甚至村干部自己批地。沒有建立起完善的內控制度,審批人、會計、出納職能錯亂,原始憑證丟失較多,管理不規范。這造成了在審計過程中,不易發現問題。受制于財力和人力的限制,村級財政依賴于上級政府,造成審計機關人員不足,審計工作的開展受到很大的阻力。另一方面,村級財務審計機構缺乏獨立性,權威性較差,很難保證審計質量。
3 ?當前村級財務審計工作存在的對策
3.1 ?制定完善的村級財務審計制度
根據《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以及相關會計準則和法律,對村級財務審計制度進行完善。針對各類新型村集體經濟的特點,設置專業審計的審計機構,培養專業的審計人員,審計人員獨立于同級機構,確保其權威性。并且制定系統的審計制度。比如落實“四審、三議、兩查、一追責”制度,各項開支必須由村書記、村主任、副書記和副主任進行審批簽字。然后加蓋財務審批專用章,手續不全、不符要求的不能報賬。村級固定資產、重大公益項目和資金使用必須要由村民代表大會開會研究,經過公開招標程序才可以進行轉讓。村級紀檢員每季度進行一次審計,鎮紀委每半年進行一次審計。嚴格根據財務審計的結果進行追責,違法犯罪的一律移交公安機關處理。
3.2 ?革新村級財務審計觀念
首先必須要以壯大村集體經濟為目標,不斷推動集體經濟財務管理和審計模式的創新,引入專業化的審計機構和人員。集體經濟項目要參考企業財務管理和審計的經驗,完善三資管理水平。其次,積極推動資金變股金,資源變資產,將農村三資和經營權這股量化。當前農村人才和資金外流嚴重,針對這一現象,可以引入大學生創業等機制,推動知識產權和技術股權化。第三,村民利益最大化和村集體利益最大化為并行目標,充分利用當前的信息化技術和資源共享技術,杜絕尋租行為,實現信息、資金和材料要素的充分流動。要轉變觀念,根本上在集體經濟壯大的過程中逐漸確立村集體民主管理決策機制,探索資源共享機制,以強化“三資”審計。
3.3 ?完善村級財務審計控制制度
縣財政局編制預算,經過人大批準,統一采用一卡通方式入賬。所有村級單位集體經濟管理全部實現計算機管理,全部采用電子賬務管理系統,采用信息化運作模式。為確保財務審計工作的公開和透明,要確保信息公開,村民可以在網上查詢各項財務信息,并且能夠實名進行留言和評論,確保村集體資產得到有效的監督。加強外部監督和內部監督,外部監督主要由上一級政府執行,充分發揮鄉鎮政府的監管職能,能夠隨時利用網絡系統進行監管。內部監督要引入本村群眾積極參與,群眾能夠及時了解各項支出,并且能夠提出異議,如果有重大問題,群眾可以向上一級機關進行舉報。建立第三方審計制度,引入第三方審計機構對村級財務進行審計,落實各方責任清單,確保審計隊伍的權威性和獨立性。為了提升審計效果,要針對村集體資產流失的一些典型現象,開展重點整治工作,深入推動整改。
4 ?結語
村級財務審計工作關系到村集體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必須隨著集體經濟的發展和轉型逐漸推動財務和審計工作改革,在盤活村集體資金的過程中,加強三資管理和審計。針對當前審批隨意、監管缺位和管理混亂的問題,要持續推動財務管理模式的變革,建立專業化的機構和人員,不斷提升信息化水平,加強信息公開和透明,強化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
參考文獻
[1] 董麗,陳曉旭.農村財務管理中的問題與建議——基于農村財務審計中的發現[J].中國集體經濟,2020(9):133-134.
[2] 趙歡歡.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的農村財務審計監督研究[J].農業經濟,2020,394(2):64-65.
[3] 代文娟.探析村級財務審計監督的現狀與改進措施[J].經濟學,2020,3(3):78-79.
[4] 周慶意.強化村級組織審計助力下好鄉村振興”一盤棋”[J].中國審計,2019(7):20-21.
[5] 苑克云.當前農村財務審計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20,541(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