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敦亮
摘要:在張樓村新建高標準設施蔬菜示范園區,該園區集高標準設施建設、標準化生產、集約化經營、訂單銷售為一體的新技術新品種示范展示區,占地面積133.33hm2,其中全鋼架大拱棚126.67hm2、大跨度拱棚3.33hm2、露地3.33hm2。根據銷售現狀,小番茄產量3000kg/667m2,市場價格12元/kg,產值3.6萬元667m2,產值792萬元;西瓜產量3500kg/667m2,市場價格5.6元/kg,產值1.96萬元/667m2,產值1862萬元;辣椒產量4000kg/667m2,市場價格2.6元/kg,產值1.04萬元/667m2,產值811.2萬元。總產值3465.2萬元,純收入1386.08萬元。園區種植小番茄14.67hm2、辣椒52hm2、西瓜63.33hm2,露地新品種新技術示范展示3.33hm2。兩個企業與周邊農戶簽訂訂單種植面積100hm2,保障蔬菜銷售。
關鍵詞:同抓共建;合力;打造;高新;設施蔬菜;示范園區
隆德縣位于六盤山西麓、寧南邊陲。東望關陜,西眺河洮,南走秦州,北通寧朔;襟帶秦涼,擁衛西輔,有“關隴鎖鑰”之稱。張樓村位于隆德縣聯財鎮東南部,緊挨“312”國道和青蘭高速公路毛家溝出口,交通便利,年降雨量在500mm左右,灌溉水源充足、無污染,氣候冷涼,土壤有效養分含量高,適宜規模化種植蔬菜。2020年,隆德縣聚焦發展高效種養業,以促進農民增收為出發點,堅持“調減過剩、低效作物種植,擴大短缺、高效作物種植”的原則和“突出主導、多元發展、訂單種植、錯季銷售”的總體思路及“蔬菜進川、藥材上山”的產業網結構布局,充分發揮區位、氣候等優勢條件,以渝河、甘渭河流域川道區為重點,依托種植、銷售龍頭企業、示范基地,大力發展冷涼蔬菜產業。
在張樓村新建高標準設施蔬菜示范園區,該園區集高標準設施建設、標準化生產、集約化經營、訂單銷售為一體的新技術新品種示范展示區,占地面積133.33hm2,其中全鋼架大拱棚126.67hm2、大跨度拱棚3.33hm2、露地3.33hm2。根據銷售現狀,小番茄產量3000kg/667m2,市場價格12元/kg,產值3.6萬元667m2,產值792萬元;西瓜產量3500kg/667m2,市場價格5.6元/kg,產值1.96萬元/667m2,產值1862萬元;辣椒產量4000kg/667m2,市場價格2.6元/kg,產值1.04萬元/667m2,產值811.2萬元。總產值3465.2萬元,純收入1386.08萬元。
具體的措施和做法如下:
1 ?精心部署規劃、力求建設標準
按照縣委政府的安排部署,縣農業農村局與聯財鎮成立園區建設領導小組和技術小組,由隆德縣民安農產品有限公司和寧夏金隆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共同承建,2019年10月開始規劃,2020年1月開工建設,搶時間、抓進度,保證基礎設施建設有序開展。拱棚以鍍鋅鋼管為搭建材料,嚴格按照大拱棚采用跨度10m、棚高3.5m和大跨度拱棚采用跨度18m、棚高6m的建設參數為標準,技術小組根據大拱棚現有的建設參數和近年大拱棚建設積累的經驗,進一步改進拱棚建設的技術指標,對大拱棚通風口的高度進行調整,既增強了抗風雪壓能力,又便于進行全程機械化操作,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大跨度拱棚可周年進行生產,大拱棚達到春提早、秋延后的目的,建設標準和規格是我縣設施農業中最高的園區。
2 ?推廣優新品種技術,提高經濟效益
園區種植小番茄14.67hm2、辣椒52hm2、西瓜63.33hm2,露地新品種新技術示范展示3.33hm2。園區新技術、新品種試驗示范區共6.67hm2,其中3.33hm2大跨度拱棚新技術試驗示范區種植小番茄,推廣應用蚯蚓生物、水肥一體化、物聯網、黃籃板綠色防控、機械化軌道車、生物有機肥及全價大量元素水溶肥等新技術試驗示范6項;3.33hm2露地蔬菜新品種示范展示區,示范推廣適宜當地種植的辣椒、番茄、甘藍等品種150個,同時推廣應用生物農藥、黃籃板綠色防控、有機肥及全價大量元素水溶肥等新技術。通過新技術的應用,土壤理化性狀得到改良,溫濕度網絡化管控能力提高,機械化投入降低了生產成本,產品的產量和質量得到明顯提升;新品種的試驗示范,遴選出適宜我縣栽培的優新品種,加快我縣蔬菜產品的更新換代和蔬菜產品多樣化生產。園區標準化生產區126.67hm2,種植小番茄(千禧)、西瓜(美都)、辣椒(亨椒、津福)。全面推廣穴盤育苗、高壟覆膜栽培、膜下滴管、有機肥等技術的應用,有效提高了蔬菜產量和品質。蔬菜產品由企業銷往拉薩、西寧、西安、鄭州、廣州等國內市場,提升隆德蔬菜的知名度。今年由于設施建設標準高,生產嚴格按照蔬菜標準化技術要求,經營管理規范,加之蔬菜市場價格明顯高于往年,經濟效益明顯。
3 ?加強交流合作,提升示范帶動作用
在縣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區、市、縣各級領導和專家的指導下,園區始終突出“特、優、新”經營理念,生產經營水平和能力明顯高于其它設施蔬菜生產園區。今年,園區接待檢查、觀摩、學習的區政協、市人大、農業農村廳、科技廳、寧夏大學、石嘴山市、周邊兄弟縣(區)以及福建閩侯縣代表團32場(次),對園區的建設標準和經營水平給予很高評價,對我縣的蔬菜產業發展成效充分肯定。兩個企業與周邊農戶簽訂訂單種植面積100hm2,保障蔬菜銷售。
參考文獻
[1] 齊艷花,楊恩庶,王維,等.依靠科技推進設施蔬菜標準園建設[J].蔬菜,2014(12):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