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平
摘要:竹山縣地處鄂西北秦巴腹地,國土面積3586km2,轄17個鄉鎮244個村47萬人,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重要水源區、國家重要生態功能區、秦巴山生物多樣性保護區。近年來,竹山縣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全力實施“精準滅荒”造林工程,超額完成省市下達任務,取得明顯成效,被省政府予以督查激勵,通報表揚,并獎勵資金100萬元。根據會議安排,現將我縣精準滅荒工作情況簡要匯報如下。
關鍵詞:規劃制定;全域綠化;綠化質量
1 ?落實“三個到位”,壓實工作責任
規劃制定到位,將精準滅荒工程納入全縣“四個三重大生態工程”建設重點,出臺了《竹山縣精準滅荒工程實施方案(2018~2020年)》,制定了精準滅荒作戰圖,落實“一鎮一圖、一山一策”工作要求,規劃設計到村到組到山頭。責任明確到位,縣政府成立精準滅荒工程指揮部,統籌協調精準滅荒工作;明確各鄉鎮政府主體責任,主要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林業部門實行“班子成員包片,技術人員駐點”的工作機制,加強技術服務與質量監管。檢查督辦到位,將精準滅荒工程納入各鄉鎮、縣直相關部門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管理考核和黨政主職目標責任制考核,聯系縣領導深入造林一線督導工程推進,縣委縣政府督查室重點督查、隨機抽查、及時通報,確保精準滅荒工程高標準高質量完成任務。
2 ?突出“三個重點”,推進全域綠化
突出片區綠化,以“一山五區”(宜林荒山,縣域門戶鄉鎮、通道沿線、河庫沿岸、城鎮周邊、社區村莊)為重點,扎實推進“八綠”工程(山綠、路綠、河綠、城綠、園綠、村綠、院綠、地綠),將精準滅荒縱深推進,全縣共完成精準滅荒造林面積0.46萬hm2(其中2018年、2019年省分別驗收合格1254.87hm2、2682.93hm2,2020年已完成新造林679.67hm2),占計劃任務0.42萬hm2的109%。結合鄉村振興,每年統籌2000萬元以上實施“5+1”行動(產業、綠色、衛生、潔凈、亮化五大工程和農民素質提升行動)綠色工程,先后培植省級森林城鎮2個、首批國家森林鄉村6個、湖北省綠色示范村58個,竹山縣成功創建為湖北省森林城市,太和梅花谷景區、九華山林場、圣水湖國家濕地公園先后獲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單位。加大資金投入,茶葉基地工程建園按照直播茶園每畝1200元標準給予補助,連續三年每畝補助管護資金500元,累計投資5500萬元用于精準滅荒茶園建設;每年統籌整合資金4000萬元以上用于竹產業發展,縣成立鑫森林業投資公司,各村成立竹產業合作社,全面推進竹產業發展;鼓勵各類社會主體參與精準滅荒,落實120個造林業主實施精準滅荒工程造林。
3 ?狠抓“三個環節”,確保綠化質量
科學規劃設計,縣林業部門組織專班對全縣0.67hm2以上的2000多個小班進行詳細調查,科學確定地類、造林方式、造林樹種,實行統一組織、統一規劃、統一質量、統一技術、統一供苗。狠抓工程監管,嚴格落實項目建設法人制、合同制、招投標制和監理制,苗木調運以縣內苗圃采購、攜帶土球栽植為主,苗木栽植堅持大穴、大苗、深栽造林法;堅持“誰栽植、誰管護、包成活”的包保責任制,造林業主既管造林又管撫育,連管3年、跟蹤驗收、分批結賬,確保造一片、活一片、成一片。加強資源管護,始終堅持最嚴格的生態保護制度,充分發揮411名專(兼)職護林員、3000名生態護林員主力軍作用,將補植補造、撫育除草、森林防火、病蟲害防治等貫穿于精準滅荒管理全過程,有效管護生態公益林11.63萬hm2、天然林停伐管護12.32萬hm2。
4 ?做到“三個結合”,實現增綠增收
精準滅荒工程堅持以生態為底色、經濟為導向、綜合利用為謀遠,生態林、經濟林、景觀林“三林”共建。與茶葉產業建設相結合,圍繞培育全國茶葉大縣、全省茶葉強縣,實施精準滅荒工程中新建茶園基地0.13萬余hm2,全縣茶葉面積達到1.86萬hm2,覆蓋16個鄉鎮205個村,年產干茶7200t,加工的產品涵蓋綠茶、紅茶、黑茶、花茶等多個品種,年實現綜合產值27億元以上,帶動4萬戶茶農戶均增收5000元以上。與竹產業發展相結合,將竹產業作為全縣百億農產品加工業重要板塊和扶貧產業重要支柱統籌規劃布局,縣委專門召開全會作出《關于系統化推進竹產業發展的決定》,科學編制《竹山縣竹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通過3~5年新建筍竹兩用林基地0.67萬hm2,全縣竹林總面積達到3.67萬hm2,實現綜合產值30億元以上;今年秋冬新建竹林基地0.13萬hm2,帶動5000戶貧困戶戶均增收4000元以上;培育竹筍加工企業3家,竹篾竹編館1家,成立了234家竹產業建設合作社,在淡竹林主產區建立21個竹產品加工車間,包裝申報了2.8億元的竹山縣0.53萬hm2竹林示范基地建設項目,培育竹山淡竹筍地理標志品牌產業鏈,打造秦巴山區竹產業發展示范縣。與林特產業建設相結合,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產業至上、增綠富民,扎實推進茶葉、竹子、肚倍、食用菌、中藥材、森林康養等林特產業發展,務實踐行“兩山”理念,將竹資源培育利用、森林康養等林特產業作為“兩山”轉化的重要途徑,開展產業培育、模式探索、機制創新,全面提升綠水青山“顏值”,努力實現金山銀山“價值”,竹山縣被確定為全省7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創建示范縣之一。全縣發展以竹子、核桃、肚倍、耳菇林等為主的林特產業基地面積5.29萬hm2,已培植林產企業48家(其中省級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4家),“竹山肚倍”被認定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和國家地理標志保護商標,2020年全縣可實現林業總產值27.8億元,同比增長10%。
下階段,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全省國土綠化現場推進會議精神,認真學習兄弟縣(市、區)好的經驗和作法,堅決貫徹省委省政府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林業改革發展的決策部署,扎實做好林業重點工作,扎實推進精準滅荒鞏固提升,為建設美麗湖北作出竹山貢獻。
參考文獻
[1] 孫閣.保定三年攻堅建“綠城”——年增覆蓋率一點三個百分點,三年實現省級園林縣城全覆蓋[J].河北林業,2013(12):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