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清梅 張玉鋒
摘要:通過正確的施肥方式,對提高蔬菜產量和土壤肥力以及推動經濟效益都有著重要意義,為此,本文總結了各種長期不同化肥用在設施蔬菜的實驗,并對實驗產生的結果進行總結與分析。
關鍵詞:施肥處理;蔬菜產量;土壤肥力
近年來,我國對長期不同施肥處理對設施蔬菜產量及土壤肥力帶來的影響做了大量研究實驗,通過大量的實驗進行判斷,不同的施肥方式會對于設施蔬菜產量的和對土壤肥力造成怎樣的影響。
1 ?材料和方法
1.1 ?實驗材料
選取了共計4種蔬菜分別為:西紅柿、大白菜、芹菜、黃瓜;實驗土壤為潮土,土壤有機機制含量16.5g/kg,含氮1.0g/kg,有效磷14.mg/kg,速效鉀為99.2mg/kg。
1.2 ?實驗地點
實驗地位于陜西省榆林市,榆林市是中國日照高值區之一,在陜西省,日照時間最長,年平均日照時數2590.5~2911.5h,東北部最高,南部最低。一年之中5~9月日照較多,12~翌年1月份較少。平均日照百分率57~66,榆林市差異較小,一年中以降冬最大,春夏逐月緩慢減少到夏末秋初最小,中秋到冬迅速增長。氣溫四季明顯,春溫大于秋溫,春季升溫快而不穩定,秋季降溫迅速。在榆林市選取1個溫室大棚進行測試,土壤養分測定采用農業標準的土壤化學分析方法。
1.3 ?實驗設計
將4種蔬菜以6種處理方式進行實驗處理,重復3次,灌溉方式為噴灌,各種處理組合隨機排列,肥料為試驗設計一次性施入,不追肥。
N為氮含量,A為促進劑,B為生物農藥,6種施肥量分別為:
N180:N含量180kg/hm2 ,P2O2含量180kg/hm2,K2O含量180kg/hm2;
N525:N含量525kg/hm2 ,P2O2含量525kg/hm2,K2O含量525kg/hm2;
N180A:N含量180kg/hm2,P2O2含量180kg/hm2,K2O含量180kg/hm2;
N180AB:N含量180kg/hm2,P2O2含量180kg/hm2,K2O含量180kg/hm2;
N525AB:N含量525kg/hm2 ,P2O2含量525kg/hm2,K2O含量525kg/hm2;
第六種處理為不添加化肥。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施肥處理對設施蔬菜產量的影響
通過長時間的反復試驗可以發現各個處理方式下的西紅柿產量與未使用化肥的情況對比下提升了4.5%~18.13%,經統計分析增產效果顯著。當施肥量為180kg/hm2時,加入養分促進劑使西紅柿產量上漲了4%,增長幅度明顯。當施肥量為525kg/hm2時,加入養分促進劑對于西紅柿的產量影響不大,但當在施肥量為180kg/hm2時,加入生物農藥后產量有所下降,但是差異明不明顯。大白菜在施肥量為
180kg/hm2時相比較于第六種處理方式產量增加了13.5%~20%,增產效果十分顯著,當施肥量為525kg/hm2時,相比較施肥量180kg/hm2時增產量上升了7%~10%。而在施肥量相同的條件下,加入養分促進劑會使其產量略有所下降,加入生物農藥后產量有小幅度上升,變化不明顯。芹菜在施肥量為180kg/hm2時,與未施肥處理的蔬菜產量相比增加了20%左右,增產效果十分顯著,當施肥量為525kg/hm2時,增產量相較于施肥量180kg/hm2時增加了2.04%~3.71%。而在施肥量相同的條件下,加入養分促進劑會使其產量進行小幅度增加,加入生物農藥后產量也有小幅度上升,差異不大。黃瓜在施肥量為180kg/hm2時,與未施肥處理的蔬菜產量相比增加了14.35%左右,增產效果十分顯著,當施肥量為525kg/hm2時,增產量為3.16%~5.35%。而在施肥量相同的條件下,加入養分促進劑會使其產量進行小幅度增加,加入生物農藥后產量也有小幅度上升,差異不大,幾乎保持相同。
2.2 ?不同施肥處理對土壤肥力的影響
在檢測土壤成分比例含量后可發現,未進行施肥的土壤其有機含量在8.1~9.7g/kg左右,相比于初始的16.5g/kg有所降低。這是因為蔬菜的生長需要土壤為其提供適量的養分,所有有機物質在蔬菜的生長過程中,部分成分被汲取走,導致有機物質含量下降。而加入了化肥后,第一種處理下的有機物質含量從16.5g/kg增加到17.9g/kg,而第二種處理的方法下的有機物質含量從16.5g/kg增加到19.2g/kg,而在加入了促進劑以及農藥后,在化肥量低時,土壤中有機物質含量有所增高,在高施肥量的條件下則會導致有機物質含量有所下降,但是效果不明顯。這說明在以上兩種試劑中也存在蔬菜可吸收的有機物質存在,但相較于化肥中的量來說并不滿足蔬菜所需求的營養量。與澆灌化肥前相比,澆灌化肥后,氮含量的比例有所提高,氮隨著化肥量的加大氮含量并未發生明顯的提升,前五種方式處理后的氮含量依次增量為:0.02g/kg、0.04g/kg、0.15g/kg、0.04g/kg、0.07g/kg,差異不明顯。而在加入了養分劑后以及生物農藥后,土壤的氮含量有所增加,但相比較與促進劑來看,生物農藥帶來的變化要更顯著一點。與澆灌化肥前相比,澆灌化肥后,磷含量的比例有所提高,與第六種處理方式相比,前五種處理帶來的磷增量為:0.13g/kg、0.27g/kg、0.33g/kg、0.37g/kg、0.28g/kg,而在加入了養分劑后以及生物農藥后,土壤的磷含量有所增加,與氮的情況相比,增幅肉眼可見。最后是鉀的含量對比,與澆灌化肥前相比,澆灌化肥后,鉀含量的比例有所提高,前五種處理帶來的磷增量為:1.12g/kg、1.45g/kg、1.13g/kg、1.55g/kg、1.79g/kg,相較于之前的兩種含量,鉀的增幅趨勢較大。而在加入了養分劑后以及生物農藥后,土壤的鉀含量有所增加。
3 ?結論
不同施肥處理對設施蔬菜產量及土壤肥力的會產生影響,肥料量的增多會增加設施蔬菜的產量,對土壤養分有積極的作用,對土壤肥力有顯著的提高,增幅程度不僅與化肥用量有關,也同樣取決于各種農藥與促進劑。
參考文獻
[1] 王伊琨,王維瑞,趙躍.長期不同施肥處理對設施蔬菜產量及土壤肥力的影響[J].安徽農學通報,2021,27(1):113-115,170.
[2] 魏鑫.不同施肥處理對甘蔗生長和土壤養分及微生物的影響[D].福建農林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