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要:在奶牛養殖的過程中,奶牛的采食能力強,消化和吸收能力強,能夠生產出牛奶。為了滿足奶牛對營養的吸收,要加強對外界環境和飼料營養的管理。奶牛對飼料的要求較高,一旦飼料出現問題,很容易造成奶牛患病。為此,要加強奶牛養殖管理中的飼養管理以及疾病預防,保證奶牛的產奶量,提高奶牛養殖戶的經濟效益。本文重點論述了奶牛養殖過程中的疾病預防控制工作。
關鍵詞:奶牛養殖;疾病預防;飼養管理
1 ?奶牛養殖技術
1.1 ?飼料的管理
第一,合理的搭配日糧。在奶牛生長的過程中,對營養的需求較高,必須科學合理的搭配飼料,促進奶牛胃腸蠕動,搭配精飼料和粗飼料的比例。優質的精飼料能夠提高質量中的營養水平,粗飼料可以提高牛奶的乳脂率,將粗飼料和精飼料合理的搭配能夠提高飼料的轉化率,增加奶牛的產奶量,避奶牛免出現應激反應。第二,防止飼料的發霉變質。應該做好奶牛飼料的管理工作,避免飼料的發霉變質。奶牛一旦采食霉菌毒素會引起中毒,影響胃腸道消化吸收能力,造成消化不良、腹瀉和代謝紊亂,進而影響奶牛的產奶量,嚴重的話會引發中毒癥狀,甚至造成妊娠期胎兒的死亡和流產。為此,應該將飼料放在地勢高、干燥和通風的地方,并且確保干草內的含水量符合保存的標準,避免發生霉變。在飼料采購的過程中,要完全保證飼料的質量,滿足奶牛營養需求的前提條件下為其提供營養均衡的全價飼料,減少毒素的危害,提高奶牛的抗病能力。第三,科學的飼養管理。奶牛采食的飼料營養主要用于維持身體的需要、運動消耗和生殖繁衍,要結合奶牛的身體狀況和泌乳量選擇科學的飼喂時間和次數,如果需要更換飼料,應該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不能突然更換,否則會引起奶牛出現應激。飼料的更換需要過渡一個星期到兩個星期,讓奶牛的胃部有適應的過程,否則會引發奶牛消化不良或者產奶量下降。
1.2 ?合理的安排擠奶時間
奶牛在生產后的三天里體質比較虛弱,不能將體內的奶全部擠掉。在第4d可以正常擠奶,避免影響奶牛的體質。在擠奶完成之后讓奶牛有充足的時間休息,恢復體力。
1.3 ?干乳期的飼料管理
奶牛在進入該乳期之后應該保證飼料的營養供給,否則會影響奶牛的生長,精飼料和粗飼料的搭配比例為1:3。
1.4 ?奶牛乳房的按摩
有些奶牛在產后可能出現乳房水腫,為了緩解奶牛的水腫癥狀,可以對奶牛的乳房進行熱敷,然后相應的按摩,需要注意的是,每次按摩的時間為5~10min,不宜時間太長,能夠緩解奶牛腫脹的癥狀。在擠奶完成之后,要適當的按摩乳房,促進乳汁的分泌。輕輕的按摩乳房的部位,讓乳房膨脹呈現淡紅色,觸碰有硬感時擠奶。
1.5 ?分娩后的保健工作
奶牛在分娩之后體內的鹽分大量的流失,身體比較虛弱,應該做好該時期的護理工作,在分娩完成之后給奶牛喂食鹽水麩皮湯,控制好水溫,可以在水中加入食鹽,結合奶牛的身體狀況對日料結構進行適當的調整,讓奶牛盡快的恢復身體。
1.6 ?飲水的管理
奶牛中乳汁的主要成分為水,應該為奶牛提供充足的飲水,飲水增加奶量的關鍵。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建立自動飲水系統,相關的調查研究顯示,建立自動飲水系統的奶牛養殖場的出奶率較高。結合外部的氣候條件對水溫進行適當的調整,避免水溫過低引發胃腸方面的疾病。
2 ?奶牛疾病的預防和控制工作
在奶牛養殖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些流行性疾病,應該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可以采取藥物預防或者疫苗接種等方式來提高奶牛的免疫力,并且做好日常的生物安全管理措施。
2.1 ?建立生物安全體系
第一,應該定期的檢查奶牛的身體狀況,通過抽血化驗的方式來檢測奶牛的抗體水平。做好疫苗的免疫接種工作,為了預防口蹄疫,每年每一接種兩次到三次,選擇優質的疫苗,免疫完成之后還要進行抗體的檢測,提高免疫力的效果。其次,每天定期清理奶牛舍得糞便,每天消毒一次,消滅病原微生物,做好奶牛圈舍的通風工作,減少粉塵量,否則奶牛容易出現呼吸系統方面的疾病。可以使用石灰溶液對牛場進出口進行消毒處理,消毒效果顯著。輪換使用酸性消毒液和堿性消毒液,避免病原微生物產生耐藥性。第三,每天觀察奶牛的生長狀態、飲食情況、排便情況,如果發現有異常情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病情,防止疫情的擴散和蔓延。
2.2 ?預防蹄部疾病
奶牛的蹄部經常和糞便、尿液接觸,如果日常管理不當很容易發生蹄部方面的病變,造成奶牛的活動量下降,不愿意運動,抗病能力下降,影響奶牛的產奶能力和繁殖性能。為此,應該每天清理牛舍內外的糞便和尿液,保證地面的干凈衛生,防止奶牛的蹄部長時間的浸泡在尿液和糞便中。此外,做好日常的奶牛蹄部的護理工作,定期修理蹄部,并且使用藥物浸泡處理蹄部,可以使用福爾馬林或者硫酸銅溶液。如果發現蹄部出現問題,必須及時的徹底消炎處理,如果發現奶牛蹄部有外傷,可以使用高錳酸鉀溶液消毒之后進行包扎處理,讓蹄部盡快的康復。
2.3 ?防止疥癬的發生
該病害是常見的奶牛病害之一,發病之后很難根治,做好日常的預防管理工作。重視日常的飼養管理,保證牛舍的干凈衛生,控制牛舍中的濕度。定期清理牛體,將污垢清洗干凈,使用毛刷擦拭干凈。發現奶牛患有該病之后要立即的隔離,并且使用伊維菌素等藥物進行淋浴處理,或者使用敵百蟲水溶液涂抹患病部位,需要注意的是,要輪換的使用藥物,才能提高治療的效果。
3 ?結語
為了提高奶牛的產奶量,促進奶牛的健康生長,應該加強對奶牛的飼養管理,嚴格控制飼料的質量,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體系,重視對奶牛疾病的預防,尤其做好常見病的預防控制工作,減少奶牛的患病概率,為提高奶牛的產奶量以及繁殖性能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劉錫剛,王錫燃.奶牛的高效安全養殖技術[J].獸醫導刊,2020(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