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鑫 向仕林
摘要:通過分析水利水電泵站基礎施工技術特點,對泵站施工技術應用情況進行綜合分析,確保水利水電泵站基礎施工環境得到改善,持續不斷的增強水利水電泵站基礎施工技術的穩定性。水利水電泵站基礎施工技術的廣泛應用,充分體現了泵站基礎設施建設技術水平,兼顧泵站功能的完善與發展,對水利水電施工環境加以改善。
關鍵詞:水利水電;泵站;施工技術;應用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促進我國農業、工業、制造業等快速發展,但同時也會自然資源和環境構成影響。所以,建設水利水電工程項目時,需要重視泵站基礎施工技術的應用。確保水利水電工程泵站在為農業等產業提供服務時,促進水利水電配套設施的完善,對水利水電泵站施工設施的建設以及施工質量控制具有重要意義。
1水利水電泵站施工技術特點
水利水電泵站施工,結合復雜的地理環境,全面分析施工環境、做好施工布局設計,嚴格按照水利水電泵站施工標準進行施工,體現水利水電泵站施工的復雜性特點。在考察水利水電泵站施工地理環境時,加快水利水電泵站施工技術標準化應用,既能提高水利水電泵站細節施工效果,又能明確施工質量控制目標,逐步提高施工標準之時,促進水利水電泵站高效節能發展。水利水電泵站的建設需要具備高素質專業的技能人才,促進施工質量的發展。且水利水電泵站承擔者農業灌溉、防洪、抗洪等多項重任,所以該工程作為基礎設施對促進社會穩定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提高泵站的施工質量,需要不斷的提高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設施的建設項目技術水平,嚴格落實國國家設計標準、設計參數,對水利水電站項目開發應當考慮其長遠發展的價值。
水利水電泵站基礎設施的建設,應當按嚴格按照施工技術標準、國家法律規范以及具體的施工操作要求,結合施工現場的地形地貌進行有關的數據收集、整理以及評估,并在確保誰水利水電泵站基礎工程施工方案的指導下,做好事施工監測、技術交底。在具體的施工方案、施工現場的作業環境綜合評估下,全面的體現水利水電工程泵站施工的優勢。
2水利水電泵站基礎施工技術應用
2.1軟土地基環境施工技術
軟土地基處理主要是對軟土類的組成物質進行處理,通常對軟土地區的承載力、地基工程施工結構分析,尤其是地基承載力的處理是十分必要的。通常軟土地基處理方法包括挖出置換法、強夯法、排除固結法等均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另外,樁基法、加筋法處理,可以起到防止水利水電泵站工程的結構變形,增強水利水電泵站結構的穩定性。
(1)挖除置換法
該方法是軟土地基施工環境中最直接經濟有效的方法,且極大的滿足了軟土施工地基處理的要求。
(2)強夯法
該方法采用夯機自由落體運動,讓土壤獲得夯實,推動強夯法的應用。強夯法對地基夯實和壓實方法比較常見。
(3)排水固結法
該方法對處理淤泥軟黏土更有效。操作人員通過排水固結法消除地基表面的計稅,有效保持淤泥土質的穩定性,提高了軟土地基的承載能力以及地基夯實強度。
(4)樁基法
該方法是通過實踐的方式,是排水固結法應用效果不理想時,對大面積淤泥深入處理,采取打樁法加固處理。
(5)加筋法
加筋法對有效降低水利工程基礎設施以及上部結構變形,提高地基穩定性,以及抗拉強度效果較好。加筋法埋入土層,土壤顆粒會產生更大的摩擦,起到促進板與加固材料之間的結構統一性,實現地基強度的自然增強。
所以,多種地基夯實技術應用,滿足了不同地質環境下水利水電泵站基礎施工技術的要求,充分體現了水利水電泵站地基處理技術的靈活選用優勢。
2.2防滲技術應用
防滲技術的應用主要是在防滲加固技術領域中,通過安全可靠、高度集中的防滲施工設施設備的運用,結合具體測試結果以及施工現場施工條件進行綜合評估,達到節約成本的目的。尤其是通過施工澆注機設備的應用實現多頭深層攪拌,將水泥漿與土充分混合,形成水泥土型防滲墻。防滲墻技術在水利水電泵站基礎施工中的應用,極大的提高了泵站的防滲透效果,對泵站功能的完善與發展,以及水利水電泵站各項功能的多元化發展提供了保障。
2.3高壓噴射灌漿
高壓噴射灌漿技術應用,是應用水泥漿高壓射流有效沖擊破壞地層結構,促進地層中的土顆粒與水泥砂漿混合,而后形成壁狀固結,以起到夯實地基基礎的作用。水利工程防滲,應當遵循造價成本低、工作效率高,材料來源更廣泛的原則。以設備操作制作自動化、簡單化、防滲效果高效化為目標,根據水利水電泵站施工的防滲要求以及地層結構特點,應用高壓噴射技術進行旋轉噴射等,滿足水利水電泵站基礎施工要求。
2.4粉噴樁技術
水利水電泵站基礎施工過程中,應用粉噴樁技術,應當做好準備工作,在施工操作人員施工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包括垃圾清理出場、場地清潔等,維持施工場所無灰塵、地面平整。在噴粉樁技術精準定位的基礎上,嚴格按照施設計圖紙要求,對施工現場進行綜合對比,保證施工測量的精確性,減少測量誤差有助于推進水利水電泵站工程后續施工工作開展。最大程度的保障粉噴樁頂設計的精準性,對有效降低誤差,保持施工操作安全性是十分必要的。
總而言之,水利水電泵站工程施工技術的相關研究,嚴格按照施工標準和施工方案要求,結合泵站的規劃設計功能特點,確保水利水電泵站各項施工技術的更新,滿足泵站的長期發展需要。尤其是先進的施工夯實技術,自動化管理機制以及智能化操作技術,均體現了水利水電站長期發展優勢和特色。
3結論
水利水電泵站工程技術的研究,對提高泵站施工質量和效率,提高水利水電便民服務能力,促進社會經濟建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水利水電工程技術比較復雜,施工要求較高,所以必須針對泵站基礎施工技術進行深入研究,確保施工操作人員熟練掌握技術,為社會經濟發展創造更多價值。所以,在綜合分析水利水電泵站施工技術特點,對工程建設提供了技術參考。水利水電泵站基礎施工技術,伴隨著信息技術、智能化技術的發展,泵站的智能化、自動化水平越來越高,施工的精確度以及可靠性獲得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趙保山.水利水電泵站基礎施工技術應用[J].四川水泥,2021(07):254-255.
[2]王連杰.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技術方法應用[J].水電站機電技術,2020,43(11):125-126.
[3]趙多明.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技術方法應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20(1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