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佩琪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同時,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各種高科技家用電器也在不斷涌現,電力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工作或學習中不可或缺的能源。為了滿足人們的需求,發展電力系統自動化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現代電力系統需滿足人們的用電需求,安全供電配電,并提供及時順暢的交付服務,這樣才能夠符合當今時代技術發展的要求。近年來,繼電保護裝置已廣泛用于電力系統自動化中。文章主要針對電力系統自動化繼電保護裝置測試展開分析。
關鍵詞:電力系統;繼電保護;二次回路檢修問題;對策探析
引言
現階段,我國的智能化建設迅速,智能變電站的繼電保護系統對變電站的穩定運行有著重要的關系,由于智能變電站的復雜性,使得對繼電保護系統的可靠性有了更高的要求。為此,必須合理利用相關技術和做好管理工作,提升繼電保護系統的可靠性,提升智能變電站的穩定性。
1電力系統自動化繼電保護裝置運行特性分析
隨著電網建設的不斷深入,電力系統的復雜性不斷增加,導致運行過程中出現一些故障。因此,必須合理利用繼電保護裝置,以防止故障影響的擴散。繼電保護裝置的特定功能是傳輸某些信息,以便其他電氣設備可以在運行期間有效地隔離故障。電力系統的運行中經常會發生誤動故障,誤動故障是指電力系統在受外部因素影響的情況下出現不正確的運行。自動化裝置的主要功能是監控系統操作的各種參數,如果無法了解確切的參數情況,那么就意味著自動化設備正在發生故障。
2繼電保護設備檢修現狀
目前,火電廠繼電保護設備檢修工作通常依據DL/T995—2016《繼電保護和電網安全自動裝置檢驗規程》《保護繼電器檢驗規程》等規程規定,并結合各廠實際情況,采用PDCA(P-計劃、D-實施、C-檢查、A-總結)循環的方法,開展常規檢驗。按照A、B、C三級分類情況,以及日常繼電保護設備點檢分析評估的結果,實施計劃檢修和事后檢修模式。線路保護主要以定期檢驗為主,檢驗類型包括新安裝保護裝置的驗收檢驗、運行中保護裝置的定期檢驗和運行中保護裝置的補充檢驗。傳統的檢修方式主要依賴火電廠繼電保護專職和繼電保護點檢員對專業的理解與責任,以及點檢員的全過程管理。計劃檢修與定期檢驗容易造成繼電保護設備的“過度檢修”或“欠檢修”。面對類型眾多的繼電保護設備,采用計劃檢修與定期檢修的傳統檢修模式存在一定的問題:繼電保護班組檢修人員相對緊缺,與檢修工作的大量增加存在矛盾;電網調度安排的一次設備停電時間常為2~3天,去除辦理工作票的時間,實際檢修工作的時間約為1.5天,這會導致繼電保護檢驗項目和內容不完整,降低了繼電保護裝置的檢驗質量;外來清潔能源的增多導致本地火電機組頻繁啟停,本就緊缺的繼電保護檢修人員可能同時面臨多臺機組的繼電保護檢修任務,從而影響檢修質量;隨著微機保護設備的廣泛應用,其自身完備的自檢功能得到了廣泛應用,不需要再進行頻繁的定期檢修操作。
3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可靠性提升策略
3.1優化組網結構
在智能變電站中,通過對過程層交換機進行靜態組播、VLAN等技術進行流量控制,可以提高網絡帶寬利用率,減少交換機負載及網絡轉發延時,確保信息交換的時效性和有效性。以母差保護為例,母差保護和各間隔智能終端設備的信息交換量較大,對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的母線制定保護方案時,必須有效使用母差保護裝置收集智能終端的數據信息,為實現繼電保護目標構建良好基礎。但是實際工作中,技術并不能完美解決保護需求,使用該技術會導致母差保護裝置的實際容量降低,影響智能網絡的穩定運行。為此,應合理使用VLAN或靜態組播技術,降低網絡風暴發生的可能,確保保護信息交換的時效性和有效性,提升保護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3.2完善自動報警功能
變電站運行過程中,如果系統內部出現故障,就會自動發出警報,智能變電站的繼電保護裝置就能做出反應,通過識別智能變電站中相關電力數據和整理信息以及保存之后,再識別故障發生位置;系統的分析模塊會利用系統故障前后的運行數據,完成對故障的初步診斷工作,之后智能變電站內部的繼電保護會跳閘以保護整個系統[4]。報警裝置的運行速度和自動化水平有關,智能變電站建設中應該完善自動報警功能,保證系統穩定性和可靠性。必須加強對自動報警系統診斷和自動識別功能上的研發,提升對智能變電站故障問題的發現速度和診斷的準確性,保護智能變電站的同時也保護電力系統,避免電力系統受到故障問題的干擾,充分保證智能變電站運行的穩定。
3.3優化和完善保護配置方案
設計智能變電初期,應充分收集和分析系統資料,對全站繼電保護配置進行系統性論證。一般情況下,應對110kV(重要設備)及以上電壓等級設備配置雙套主保護,以提升繼電保護系統的可靠性、穩定性。以線路為例,隨著電網的發展和通信網絡構架的完善,在高電壓等級電網線路上配備雙套縱聯差動保護越來越普遍。縱聯差動保護只有保護區內故障時才動作,不存才與下一級線路配合的情況,可快速切除全線任何一點故障,確保系統運行的穩定性。通過優化繼電保護系統配置方案,可提升變電站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3.4優化運維體系
智能變電站運維工作中,運維人員所使用的軟件、硬件都應使用標準的操作,而且要重視對智能終端柜操作過程中的關鍵點,減少設備因運轉過程中不利影響。對系統的維修和養護工作也要結合具體的工作內容確定處理方法,電力系統內部應結合自身變電站在智能技術選擇、應用方面的特點建立規范的操作手冊,加強日常工作中對系統的狀態評測等工作,利用核心技術提升系統的監管水平。并且,智能變電站技術是在不斷發展的,因此在變電站技術水平不斷提升的同時,也要不斷更新運行維護標準,確保運維工作的質量。
結語
自動化繼電保護裝置在電力系統運行期間的運行狀態是確保電力系統穩定性的重要因素。通過對繼電保護裝置的控制,可以建立整個電力系統運行信息的傳輸,保證電力系統信息傳輸的安全性。為了確保電力系統的穩定運行,還需要對繼電保護裝置進行測試,加深對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裝置的了解,充分發揮對電力裝置的保護作用,并加以推廣,從而促進電力行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姜永君.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和繼電保護的關系研究[J].科學技術創新,2017(26):112-113.
[2]李衛華.電力系統中繼電保護與自動化裝置的可靠性[J].電力系統裝備,2018(9):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