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體諒
摘要:我國配電網起步相對較晚,針對于配電供電可行性的研究相較于發達國家也存在一定的滯后性。近年來我國科學技術發展速度較快,這也使配網可靠性的不斷完善。目前我國配電網系統中,主要存在的問題表現在兩個方面,即配電網網絡結構和設備陳舊落后。因此對于電網公司而言,還需要基于自身的實際情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全面提高配電網的可靠性,為配電網安全、穩定的運行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配網自動化;建設;供電;可靠性影響
在國民經濟高速發展的背景下,電力企業必須要提升供電質量,如何保障對各企業單位不同用電需求進行合理的供電控制,是保障電力系統穩定性的重要環節。基于此,本文對配網自動化特點、配網自動化建設對供電可靠性影響以及配網自動化控制系統的應用策略進行了分析。
1 配網自動化特點
針對配網自動化建設工作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把握配電網建設工作的主要目的和系統。這種工作模式相比之前能夠減少人力和物力的消耗,同時還能夠有效控制故障的發生,促使系統自動完成相關操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減少人工帶來的誤差和安全隱患問題。通過運用配網自動化技術,還能夠實現故障區域和非故障區域的獨立工作。這主要是指在配網工作運行的過程當中,可能會存在一些故障,但是在傳統的供電系統當中就會進行統一的斷電處理。這樣可能會影響正常的供電工作的效率,但是通過運用配電網自動化的技術能夠對非故障區域進行正常的供電,這樣就能夠進一步提升配電網供電的可靠性,對于我國電網系統的運行和發展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這項技術在運行的過程中,對我國供電系統進行全面的檢測,主要監測的數據是電流和系統的變化。同時,還能夠針對這些變化來做出動作的回應,這種自動的回應和反饋方式能夠維持供電系統電流和電壓的穩定性,能進一步提升對系統維護的效率,相比較于我國傳統的人工操作模式,不僅能夠節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的成本,憑借計算機系統就能夠對整個電網系統進行控制,提高管理工作的精確性。
2 配網自動化建設對供電可靠性影響分析
2.1 減少事故處理時間
若不進行配電自動化改造而采用傳統人力走線法,發生配電網接地或相間故障后需要依靠大量人力對故障區域的線路逐一進行排查。這樣一來不僅耗費大量人力資源還使得停電時間增加,降低供電可靠率和客戶滿意度。現階段架空線路終端和配電網自動化終端含有真空開關、電壓電流互感器和控制器。當配電網發生故障后TV失壓,控制器通過自身的重合閘邏輯迅速動作將變電站和開關站的真空開關合閘,隨后逐級合閘,直至找出故障區域,從而發現供電系統中存在的問題,大大減少了供電企業供電系統故障問題的處理時間。
2.2 故障隔離與遠程控制
具備“三遙”功能的配電網自動化系統實現了配電網運行狀態的實時遙測、遙信、遙控,從而可以監控從變電站到用戶家庭之間的各個角落,同樣也可根據“遙控”自動化開關狀態隔離故障區域,有效控制故障停電范圍。配電網自動化是縮短故障報告、故障定位和故障隔離時間的有效手段,還可以依據主站服務器內所儲存的數據發現配電網網架的薄弱環節,采取相應措施建立更加穩定、可靠的供電網絡配網主網架。
3 配網自動化控制系統的應用策略
3.1 短路器接觸器
配網自動化控制系統不僅可以實現遠程控制開關等功能,同時還支持就地操控,當遠程控制無法生效,或者遠程操控失敗的情況下,還能及時對電力系統進行就地手動操控。操控人員嚴格按照操控手冊和操控標準依據操控口令進入系統進行操控,同時配網自動化控制系統能夠對每一次人工操控或者自動化操控進行實時監測和記錄數據。同時,短路器接觸器等配網自動化控制系統中涉及的電氣裝置設備,通過計算機互聯網信息科學技術會有除了數字、語音、動態口令等一系列保證準確、無誤的有效口令才能進入控制系統,確保系統的穩定性和正確操控。
3.2 硬件性能指標
通過加強網絡自動化系統的運行水平,在配網的分配比例作為前提依據,對硬件性能指標實現電力監控和微機保護。根據電力系統中對電路布線的合理應用,使得電力監控儀表得以實現,傳感器內的電壓電流根據線路設計的自動化調配能夠對輸出的電力電壓做出合理的配比。通過對開關位置的合理監測,能夠遠程實現開關,開關控制中的分與合的有效控制,是配網自動化控制系統中最為關鍵性的硬性性能指標。通過對傳輸數據的全程監測,對電流、電壓、有無功率和電量等都能輕松讀取其參數值。其次,微機保護功能裝置也是配網自動化控制系統的中最為重要的裝置之一,其涉及保護功能、通信功能、診斷功能以及電力系統監測功能。繼電保護以及有無欠電的功能保護都屬于保護功能,對電流是否過載都可以實現實時監測和故障診斷。
3.3 安裝故障定位系統
在運行配電網絡的過程當中,可能會受到各類因素的影響,從而導致故障和問題的出現。這樣就會影響整個供電網絡系統的可靠性能和安全性能。為了解決這種問題,就需要安裝故障定位系統,以及相關報警設備。這樣的話就能夠對配電網線的供電情況進行實時的監測和定位,這項工作必須要派遣專業的維修人員進行安裝,要將故障定位系統運用到整個配電網絡當中,而且要與配電系統進行巧妙的融合,在故障問題出現的時候,就能夠對相關線路進行斷電處理,而不會影響整個大規模的供電,同時,還能夠為相關人員提供準確的故障定位信息,促使故障問題得到及時的解決。
4 結束語
配網自動化發展是現階段電力系統發展的著力點,通過使用自動化技術,可以大大提升系統運行的效率,確保系統運行的質量與穩定性。有助于在第一時間內實現配網運行的故障監測與維修,進而提升系統的可靠性,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對電力的需求,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范明天,惠慧,劉蒙,等.歐洲配電網智能化發展中的規劃技術[J].供用電,2015(7).
[2]吳思謀,蔡秀雯,王海亮.面向供電可靠性的配電網規劃方法與實踐應用[J].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學報,2014(6).
[3]陳梓堅.配網自動化建設對供電可靠性影響[J].電工技術,2020(22):80-82.
[4]張燕,顧劍.配網自動化建設對供電可靠性的影響[J].產業科技創新,2020,2(26):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