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明皓
摘要:隨著電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電力企業在社會經濟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電力企業的快速發展成為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基礎。從各個方面提升電力企業的發展效率是現今研究重點之一,本文將對供電所線損管理幾點措施進行分析。
關鍵詞:線損現狀;線損管理;線損改進
1 線損管理的意義
眾所周知,線損率是供電公司評價電能損耗高低的指標,也是電網企業的一項技經指標。線損管理水平的好壞,將直接影響供電企業的經營收入,同時,線損也是當前電網企業節能降耗的主要因素,是關系到供電企業的經濟效益和進一步的發展空間。“線損跳高,效益跳水”,對供電企業來說,異常線損電量不僅給企業造成效益的損失,還導致了國有電力資源的流失。與安全生產一樣,線損質量管理是電網企業管理永恒的主題。線損率可以直觀的反應出供電過程中的電能損耗,與電力企業的經濟效益直接掛鉤。線損率過高表明供電企業的經濟效益較差、輸電技術不完善。管理制度存在問題,企業短時間內發展受限。線損管理可以提升電力企業的經濟效益,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同時線損管理也避免了資源浪費,為可持續發展事業做出貢獻。
2 供電所線損管理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許多供電所根據自身情況建立了營銷線損管理組織體系,強化了營銷線損管理工作機制,應用線損分析結果進行異常整改管控,營銷基礎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供電所在線損管理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管理松散,資料檔案不齊。一些工作人員思想上對線損工作不夠重視,直接導致線損資料檔案收集不全,更新不及時。員工對線損情況了解不夠,使得供電所對線損資料管理混亂,工作的開展沒有方向性和針對性。僅僅依靠個別員工來完成低壓線損工作、落實相關的線損管理制度,是無法實現降損這一目標的。
(2)職業素質不高、業務能力不強。供電所一些業務人員對線損的根源,線損產生的現象以及解決方法都搞不清楚,更別提治理,線損分析制度也無法順利實施,這對降損工作的開展極為不利。
(3)線損指標考核方法較為單一。公司營銷部對各供電所只下達考核指標,缺乏正向激勵指標,致使大家工作熱情不高,且供電所考核單元中的線損目標值設置不合理。
(4)樹障清理不到位。日常巡線過程中,未對靠近電力設施的樹枝進行及時清理,導致樹枝將電線完全遮蓋或包圍起來,在風雨雷電等惡劣天氣下極易造成線路損毀、供電中斷。
3 供電所線損管理的有效對策
3.1 完善組織機構,劃分管理職責,對于管理流程進行細分
供電所管理人員需要帶領員工成立相應的線損管理領導小組,并進行分析,分線,分壓以及分臺區管理的線損管理體系,制定相應的線損管理制度,并明確好工作職責,做好分級管理工作。同時還需要進行分級考試,進行層層落實。
3.2 加大培訓力度
高素質執行人員是線損管理工作能夠展開的基礎。要加大企業員工的培訓力度,定期舉辦講座提高企業員工電力知識儲備,并在企業內部組織電力知識競賽或電力問題辯論,激勵員工自主學習,積極思考。各部門員工對相關操作內容要作出硬性要求,并進行不定期考核。例如:對電路管理人員要不定期、不提前通知舉行電網運行知識與突發事件應對的考核。企業管理者要主動接觸先進技術成果與管理經驗并傳遞給下屬員工,提升企業整體的線損管理意識與自主學習意識。
3.3 加大技術投入
一方面要對企業內部老舊設施進行更換,使用更先進的設備提高對線損的監測力度。結合實際情況對電網結構進行更新,提高電網傳輸的基礎效率。如在小型鄉鎮與農村推廣非晶變壓器的使用,可以加大電網傳輸效率,從根本上降低線損。另一方面要對相關人員的技術能力進行提升。線損分析能力直接影響線損管理工作能否有效進行。提升相關人員的分析能力,找到非正常線損產生原因,并作出應對措施,線損率便會大幅下降。在資金允許的情況下,可進行適度的研發投入,對現有輸電設備與輸電網絡進行改進,減少電能在儲存與輸送過程中的損耗,從根本上降低線損率。
3.4 完善臺區線損指標管理體系
合理下達線損目標,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如電網結構,負荷狀況,管理的進展情況以及理論線損值等,制定月度線損目標,同時給出合理的線損考核指標和激勵指標,確保各臺區的線損率符合實際。建立臺區線損指標責任制,按照線損四分管理原則劃分,供電所將管轄范圍內的線路和臺區劃分為若干責任區域,線損目標責任落實到各業務人員。
3.5 分壓分線分解目標,做好線損管理責任制的落實工作
在實際的線損管理工作中,若是出現“權”“,責”“,利”三者關系不明確,供電所沒有形成公正公開公平的考核機制,員工不能夠完全發揮出自身的工作積極性,降損工作效率隨之降低,線損的管理工作也將成為無用功。為此需要對配電網進行分線,分壓以及分臺區線損的考核工作,供電所負責人主要是負責全所的綜合線損指標,配網線路責任人主要負責10kV線路線損的指標,而臺區責任人主要是負責本臺區線損的指標,并把線損指標進行層層的分解工作,同時應該制定相應配套的線損考核制度與獎懲方式,以便于減少“關系電,人情電以及權力電”現象的發生。
3.6 利用線損理論加以計算,為線損考核提供相對科學的依據
強化對于電網潮流的實測工作以及線損理論的計算工作,把握好電網技術線損的實際情況以及運行狀態,有助于對區域內部的變損,線損以及各個元件損耗的實際數據加以掌握,掌握好最佳線損率的實際情況。以上信息數據可以是線損指標在進行分析,分解以及考核與管理工作方面重要依據,同時也是電網改造以及制定降損措施的重要依據。
4 結束語
線損是輸電過程中無法消除的損耗,如何降低線損率將是今后研究的重點之一。而線損工作本身具有復雜性,受外界影響極大。線損管理工作更科學、規范、高效的展開,對經濟發展,資源節約都有極大的幫助。各電力企業一定要加大學習力度、規范自身,促進整個行業向綠色、環保、經濟的目標高速進發。
參考文獻
[1]米艷慶.淺談供電所線損管理幾點措施[J].中外企業家,2020(09):57.
[2]嚴金花.供電所線損管理分析[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9(11):77.
[3]方遒.供電所線損管理及其降損措施分析[J].設備管理與維修,2017(19):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