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凌云
摘要:近年來,懷來縣以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和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為抓手,牢牢把握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打造懷來特色鮮明的質量效益型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助推鄉村振興,主攻打造一個葡萄特優區,創建一個都市精品農業園區,優化兩條特色產業鏈,實施三大生態環保項目工程,打造特色主導產業突出、生態休閑產業統籌兼顧的都市型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關鍵詞:農業供給側改革;鄉村振興;現代農業園區
1 ?打造高新產業,穩步調精科技農業,完善現代園區建設
1.1 ?打造高端新興產業示范基地
重點培育圣益和中藥材、城投農業公司、長城桑干、眾城葡萄嫁接苗繁育等10個高端新興產業示范基地。其中,由中國醫學科學院國家藥用植物研究所和浙江大學提供技術,種植仿野生耐寒鐵皮石斛成功的圣益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計劃總投資8000萬,建設耐寒有機鐵皮石斛研發、培育、種植、加工一體化項目。現已完成投資4880萬元,發展鐵皮石斛種植基地11.2hm2。中藥材種苗繁育研發中心完成投資2790萬元,建成占地3200m2高標準現代化智能聯棟大棚并投入生產;建成占地1350m2的現代化生物無菌組培中心實驗樓,預計2019年上半年投入使用。東八里中藥材標準化示范基地完成投資290萬元,新建日光溫室4座,提升改造原有日光溫室18座。五營梁中藥材產業示范基地完成投資1800萬元,建成高檔日光溫室4座,組培室、化驗室主體工程已完工,第一批鐵皮石斛種苗與定植,并試種養生中藥材黑果花揪1.33hm2。土木中節能光伏農業示范基地種植鐵皮石斛合作協議已簽訂,年底前正式接管。
1.2 ?做強都市現代農業園區
圍繞官廳湖濕地公園重點打造5個現代農業園區,其中省級園區1個—河北土木現代農業園區,市級園區2個—上谷現代農業園區和盛唐現代農業園區,縣級園區2個—桑園達華現代農業園區、老君莊現代農業園區。
以土木園區創建省級精品園區為重點,全年引進埋土防寒區釀酒葡萄高位對枝嫁接技術應用、葡萄行間葡萄基部鋪無紡布防草技術、TMR飼料監控等6項新技術,赤霞珠169 、191等20個葡萄新品系,爭取政策性資金1820萬元,重點支持了桑干、城投、眾誠、中聯富民、中節能、G9等項目,拉動土木園區新增投資1.44億。與河北省林科院和北京農科院共建葡萄種質資源庫和林木漿果種植項目庫,為城投配套國有土地66.67hm2、政策性資金80萬元,并提供立體草莓、“紫五花”葡萄示范。眾誠合作社完善葡萄苗木基地建設,已成為2022年冬奧會產品供應商。
2 ?做實綠色農業
2.1 ?實施化肥農藥減量
2018年全縣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面積1.2萬hm2,其中玉米0.47萬hm2,葡萄0.47萬hm2,蔬菜0.13萬hm2,蘋果0.13萬m2;引進玉米緩釋配方肥500t,施用面積500hm2;推廣水肥一體化面積80hm2,全縣共計減少化肥使用量2468t。②推廣病蟲害綜合防控技術。通過示范推廣植保無人機、谷瘟病統防統治以及高效彌霧機施藥器械等方式,綠色防控穩步推進,面積達到1000hm2,實現了減藥控害的目的。當農藥使用量65.29t,667m2均用藥量162g,總用量較前三年平均減少12.44%、每667m2均用藥較前三年平均減少6.18%,農藥利用率達到38%以上;綠色防控覆蓋率28%以上,統防統治覆蓋率30%。
2.2 ?推進秸稈綜合利用
爭取農機購置補貼資金354.24萬元補貼機具408臺,全縣秸稈綜合利用裝備水平得到提升,用于秸稈綜合利用作業的機具有大中型拖拉機930臺,玉米聯合收割機65臺,青飼料收獲機26臺,打捆機25臺,還田機76臺。財政投入400萬元用于秸稈離田作業補貼,補貼作業0.8萬hm2,目前已完成作業0.16萬hm2,結合養殖戶自收,全縣秸稈綜合利用率可達到96%。謀劃在西八里鎮原煤炭市場建設秸稈產業示范園,占地面積約26.67hm2的,目前已經完成土地征收前期工作。年初與秸稈控股有限公司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后未取得實質進展,合作處于終止狀態。現積極引進北京有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對方已提交《關于在懷來建設農林廢棄物及畜牧糞便的清潔能源化和有機化循環利用的項目建議書》。
3 ?強化安全保障
3.1 ?農機安全
開展農機安全產知識宣傳活動5次,發放宣傳手冊、掛圖500份。召開農機深松作業培訓會和農機安全生產檢查工作會議,同鄉鎮簽訂農機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責任書17份,與農機合作社簽訂農機安全生產責任書4份,和機手簽訂了農機安全生產責任書600余份。開展農業機械大檢查,共檢查農業機械325臺,年檢農業機械172臺,排除安全隱患15個,查處車輛未年檢8起并限期改正。拖拉機、聯合收割機年檢率完成90%、95%,全縣農機事故零死亡。
3.2 ?農產品質量安全
落實“雙隨機一公開”制度,3次隨機抽查均無問題;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宣傳活動發放資料6500余份,解答咨詢440人次;
完成2018全年農水投入品及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任務,完成蔬菜、農藥、生鮮乳、飼料抽檢市級1次、省級4次、國家級5次,全部合格;開展種子、農藥及化肥專項整治工作,檢查農資經營門店、企業226個(次),簽訂農資生產經營責任狀180份。檢測蔬菜農藥殘留平均合格率為100%,蔬菜生產基地合格率為100%。
參考文獻
[1] 韓俊.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J].中國經濟報告,2017(12):15-17.
[2] 吳德慧."鄉村振興"視閾下的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路徑探析——以河南許昌為例[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8,3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