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澤松 林燕絨 張梁深 詹榮鴻 江良杰
摘要:水稻是最主要的糧食種類,研究與應用水稻提質增產技術,對保障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我們在潮安區開展水稻使用“真希”葉面肥試驗,促進水稻生長,增加水稻產量,提升稻谷硒含量,實現水稻提質增產的目的。
關鍵詞:水稻;“真?!比~面肥;試驗
“真?!比~面肥是桂林集琦生化有限公司產品,采用液體生物有機肥的生產工藝,以富含蛋白質的底料作為主要原料,通過微生物發酵,將無機硒原料轉化為紅色生物納米硒,能促進茶葉增產,提升茶葉品質。為驗證“真希”葉面肥對稻谷硒含量的影響,筆者對早造水稻開展了試驗研究。
1 ?試驗內容
1.1 ?試驗時間
2020年5月12日~7月11日
1.2 ?試驗地點
潮安區歸湖鎮神前村
1.3 ?試驗品種
絲苗
1.4 ?試驗材料
采用桂林集琦生化有限公司生產的“真希”葉面肥+天然蕓苔素(琦寶)+助劑(倍倍加)。試驗材料全部由桂林集琦生化有限公司提供。
1.5 ?試驗設置
1.5.1 ?處理設置
處理本試驗設置真希試驗區和常規管理對照2個處理,每個處理面積200㎡以上。本試驗為中區試驗,不設重復。
真希試驗區:于水稻分蘗期、孕穗期、灌漿期噴三次。用藥配方是:“真?!比~面肥300倍+天然蕓苔素(琦寶)3000倍+助劑(倍倍加)3000倍。分蘗期、孕穗期、灌漿期畝用水量分別為30L、60L、90L。
對照區:在真希試驗區噴藥的同時,對照區噴等量清水。
1.5.2 ?田間管理
除試驗內容外,試驗田其余栽培管理措施按照當地常規管理方法進行。
1.6 ?用藥方法
采用電動噴霧器噴霧,施藥時間為5月12日、5月24日、6月12日,選擇晴天下午施藥。
2 ?調查方法
2.1 ?田間調查
7月11日水稻處于收獲期,每個處理隨機圈測6.67㎡水稻,調查水稻產量和千粒重;每個處理采集曬干稻谷1kg以上,獨立包裝送檢。
2.2 ?產品檢測
本試驗富硒檢測標準參照《GB/T22499-2008 富硒稻谷》:0.04~0.3mg/kg。
3 ?試驗結果
3.1 ?試驗產量
每個處理隨機用測產器圈測6個圈,圈測面積6.67㎡,真希試驗區實收濕谷6.78kg,曬干率80%,折畝產干谷542.4kg;空白對照區實收濕谷6.40kg,曬干率80%,折畝產干谷512.0kg。隨機抽取真希試驗區干稻谷404粒,電子天平稱得凈重10.56g,折千粒重26.14g;隨機抽取空白對照區干稻谷347粒,電子天平稱得凈重8.00g,折千粒重23.05g。
3.2 ?稻谷硒含量檢測
二個處理分別隨機抽取1kg送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及加工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廣州)進行檢測,送樣時間為7月16日。檢測結果,真希試驗區硒含量0.048mg/kg,對照區硒含量0.033mg/kg,未達到富硒標準。
3.3 ?田間觀察
兩個處理水稻生長正常,均沒有表現藥害、肥害和其它生理性病害。真希試驗區收獲期葉片厚直,青枝蠟桿,表現明顯優于常規管理對照區。
4 ?結果分析
從試驗結果看,水稻使用“真?!比~面肥+天然蕓苔素(琦寶)+助劑(倍倍加)之后,能明顯提高稻谷的產量和硒含量。
4.1 ?產量提升方面
真希試驗區畝產干谷542.4kg,比對照512.0kg增產30.4kg,增產5.94%,千粒重26.14g,比對照23.05g增加3.09g,增加了13.40%。
4.2 ?硒含量提升方面
真希試驗區硒含量為0.048mg/kg,比對照0.033mg/kg增加0.015mg/kg,提高,45.45%。按照國家標準(GB/T 22499-2008),富硒稻谷的硒含量在0.04~0.30 mg/kg,真希試驗區硒含量0.048mg/kg,達到富硒標準;對照區硒含量0.033mg/kg,未達到富硒標準。
5 ?試驗結論
本試驗結果表面,使用“真?!比~面肥+天然蕓苔素(琦寶)+助劑(倍倍加),能促進水稻生長,增加千粒重,提高畝產量,提升稻谷硒含量,實施富硒水稻栽培。
本實驗項目有較大的研究潛力和市場發展前景,建議加大研究力度,掌握更多數據,為今后大面積應用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李智鳴,郭雄飛.不同葉面肥對水稻產量及鎘含量的影響[J].現代農業科技,2019(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