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玉玲 趙玫洋
摘要:水稻為遼寧地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為確保水稻穩產高產,根據遼寧地域特點,合理調整農藝管理,推廣應用優質高產水稻栽培技術極為重要和關鍵。
關鍵詞:水稻;高產;農藝
1 ?遴選良種
選栽品種,力爭豐產、優質、抗逆性強。同時,適栽性強,綜合性狀要好。目前我縣栽植的品種以稻花香和長粒香為主。
2 ?培育壯苗
2.1 ?壯苗標準
一般在3月末~4月初育苗,苗高15~18cm,莖寬3~4mm,葉齡4~5葉,秧齡30~40d,根數每株15~18條。根毛多而壯,葉片綠中帶黃,莖葉富有彈性,耐凋零。
2.2 ?育苗地
選上通風開閉式田園,或用旱田營養土旱育苗。現在主要是冷棚或拱棚育苗。土質肥沃,地勢高燥,背風向陽,無病蟲害雜草。作床,寬1.8m,長10~15m,溝款40cm,深10cm。一般,667㎡作秧田10㎡
2.3 ?苗床處理
整好苗床,底鋪設編織袋。袋上,鋪設營養土,厚3cm。
播種前1d,澆透水,均勻,保證出苗齊。
2.4 ?種子處理
先曬種,選晴天攤曬2~3d,每天翻動3~4次。曬種完,清水沖洗,后浸種。浸種,用300~400倍浸種靈,消毒1周。浸種后,撈出控水。用40%苗病清包衣,悶種2~3h,播種有利于控青枯病、立枯病。
2.5 ?播后管理
氣溫5℃上,開始播種。播種以稀播,常規稻200~250g/㎡,雜交稻150~200g/㎡。播種后,壓籽入土,覆營養土0.5cm。而后,噴施丁撲粉劑,封閉滅草,加蓋地膜。
2.6 ?苗期管理
保濕、控溫,見青頭,撤地膜。溫超30℃,通風煉苗。溫低20℃,加蓋塑料布。秧苗適宜溫度,在25~28℃。外溫高時,上午開通風口,下午蓋上。晚霜過后,撤塑料布。苗期少澆水,但是,每次得澆足。
病蟲害防治,重防立枯病、青枯病,多用育苗靈,500g兌水60kg,適用40㎡苗床。蟲害重防稻飛虱、稻水象甲等,多用阿克泰,667㎡用4g,兌水噴施,盡量做到帶藥移栽。
施肥,插秧前1周,用好送嫁肥,澆施1%硫銨水,1.5~
2.5kg/㎡。同時,配用0.2%鋅肥水,以促新根,有利于高產。
插秧,一般在秧齡40d左右最佳。
3 ?本田整地
機械化整地,旋耕地,旱整平,全層施肥,水耙找平,高低差3cm內,耕層深厚,上糊下松。
4 ?本田插秧
4.1 ?插秧期
氣溫15℃,組織插秧。原則上,早插秧。以延長營養期,提升分蘗率,增加長穗數。同時,有利于培育壯桿壯穗。當地一般5月中旬插秧。
4.2 ?合理密植
密植,根據秧苗、水肥等情況而定。當地力好、投入多時,可適當稀植苗壯、分蘗強的品種。常規稻米,栽植規格30cm×16.5cm,每穴3~5苗。相反,可適當密植。規格30cm×13.2cm,每穴3~5苗。
4.3 ?插秧方式
人工或機械,做到:行直、穴準、不缺苗。插秧深淺適宜,不超過2cm,不影響水稻返青。現在大多采取機械插秧。
5 ?配方施肥
根據目標產量,測土配方施肥。原則上,有機肥無機肥結合,平穩促施氮肥,適量增喂磷肥、鉀肥、硅肥、鋅肥。施肥方法,前重后輕,分三段五次分層施肥。
5.1 ?用足基肥
旋耕同時,重施基肥。全部農家肥,30%氮肥,100%磷肥,50%鉀肥、100%硅肥,均勻播施,而后旋耕,以保證各養分集中在10cm處耕層,達到全層施肥的目的。
5.2 ?追施分蘗肥
插秧后1周,用25%氮肥、100%硫酸鋅,追施分蘗肥。插秧后2周,二次追施分蘗肥,用20%氮肥、50%鉀肥。
5.3 ?用好調整肥
后期長勢不均,個別地塊缺肥,需適時追施調整肥1次。追肥,用總氮肥的15%,時間在6月25日前。
5.4 ?穗肥、粒肥
一般來說,不脫肥、土壤肥力較高的田塊禁止施用穗肥,施了會造成水稻貪青遲熟、病害加重;對于土壤肥力較低、脫肥的田塊可少施穗肥(硫酸鋅,5kg/667㎡)。粒肥是在水稻出穗后5~7d施用,可施硫酸鋅,5kg/667㎡。
5.5 ?根外追肥
大穗型品種,水稻灌漿期,應用磷酸二氫鉀、尿素追肥
1次。用量,磷酸二氫鉀,150g/667㎡;尿素,1kg/667㎡,每次兌水,50kg/667㎡,早晚噴施,以促根活力,防早衰,增顆粒重。
6 ?合理灌溉
采用節水灌溉模式,全生育期應用淺、濕、干交替間歇灌溉技術。總的原則是:帶水插秧,淺水返青,淺濕分蘗,夠苗晾田,過旺烤田,中水護胎,干濕抽穗,寸水開花,淺濕灌漿,濕潤壯粒,黃熟落干,干田收獲,做到淺濕干結合,后水不見前水。
參考文獻
[1] 岑繼清.水稻高產栽培技術要點與常見病蟲害防治分析[J].農業與技術.2019(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