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衛龍
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 200000
船舶建造施工項目進度控制方法主要是規劃、控制和協調。規劃是指確定施工項目總進度控制目標和分進度控制目標,并編制其進度計劃。控制是指在施工項目實施的全過程中,進行施工實際進度與計劃進度的比較,出現偏差及時采取措施調整。協調是指協調與施工進度有關的單位、部門和施工隊之間的進度關系。有效的進行規劃、控制和協調,能夠使得船舶建造過程暢通、減少矛盾沖突、剔除不確定因素、保證施工質量,從而縮短建造周期。因此非常有必要在船舶建造初期進行生產策劃,理順船舶建造思路,提出優化改進方案[1]。
策劃就是有計劃的實施謀略,目的在于整合各種資源促成活動周密進行。它完成了紙面造船整、分、合的過程,為生產設計提供依據,為現場生產奠定基礎。造船生產策劃明確了作業階段和工作內容,在策劃前期合理劃分船舶建造階段、分段、區域等,明確作業內容,后期則為圍繞中間產品做詳細策劃,如各專業生產設計、工藝設計、工法推進等,在計劃、工時、生產、外協管理等方面提供技術支持。此外,生產策劃還承擔著聯系各部門業務溝通的作用,例如經營部門分析承接船建造風險點,設計部門模擬船舶建造過程,生產部門提供生產指導,配套部門進行關鍵控制點管理等,各部門互相協作,理順船舶建造思路、降低船舶建造風險、減少運營成本、縮短船舶建造周期。根據現代造船模式進行的工法策劃,就是在生產設計開始之前考慮如何設計,如何組織生產,如何建造,同時平衡各方面資源,尋求一種最優解以得到企業績效最大化[2]。
現代造船工程計劃管理必須進行早期策劃,即一旦造船合同簽訂,計劃就要改動。為更好地編排生產計劃、減少后期施工中的變更、降低生產成本,船舶建造的策劃工作必須在生產啟動前進行,公司全部門參與。由公司各部門整合各類資源,從人、機、料、法、環等5個方面入手進行充分的生產準備工作。生產策劃一般分為三級,第一級策劃為公司管理層級,主要研究業務管理提升、經營接單、研發創新模式、財務成本管理模式、人員管理模式及信息化。第二級策劃為公司技術層級,主要研究建造方案、工藝工法、設計方案、質量安全、技錯技改、生產技術準備。第三級策劃為各生產部門層級,主要為部門所屬場地安排、人員負荷、工裝措施、工作計劃、風險評估等方面。具體實施方面,由公司管理層級進行第一級策劃,方案可行后由公司技術層級進行第二級策劃,生產部門根據第二級策劃編制自身的部門層級策劃。如表1所示。

表1 生產策劃層級
現代造船模式應用了系統工程技術的理論,將船舶建造作為一個大系統,將殼、舾、涂等三類作業內容統籌協調起來,將船舶的設計、生產、管理等三類工作內容統籌協調起來,繼而實現了殼、舾、涂的一體化和設計、生產、管理的一體化。其建造過程是一個“總-分-總”的模型,即“船舶大系統分析(總)-殼、舾、涂作業(分)-整船建造完工(總)”[3]。生產策劃應以現代造船模式為基礎,同樣遵循“總-分-總”的模型,從整船初步模型入手,逐步進行分段、總段、區域劃分,編制WSD(綜合工程圖),繼而編制船舶建造生產線表、場地安排、組織構造和業務分工,并以此為基礎編制《船舶建造方針》。公司技術部門在船舶建造方針的基礎上逐層分解,以“殼、舾、涂一體化”、“設計、生產、管理一體化”為導向,研究船舶建造的技術要求、條件保障和關鍵工法工藝,最終形成按區域、階段編制的《船舶建造策劃方案》。生產部門在技術部門策劃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分,將技術策劃內容應用到實際的生產建造中,形成《部門層級策劃書》。如表2所示。

表2 生產策劃開展模型
生產策劃的開展應以生產流程為主線,包含:預處理、切割、組立、預舾裝、涂裝、總組、搭載、舾裝、調試、交船,從階段作業內容、關鍵技術、質量/HSE要求等方面進行梳理并拆分,指定責任部門,加強考核管理機制。策劃的開展應具體到某項施工內容,尤其是關鍵工藝控制點。各層級在具體工作策劃開展時,應遵循“明確工作任務-列出5W1H-問題分析-歸納總結-應用實施”的步驟。以舾裝為例:
(1)“明確工作任務”是指明確當前策劃所要進行的具體工作。船舶舾裝階段存在大量的舾裝工作,如鐵舾件安裝、船舶主機/輔機安裝、管系安裝、電氣安裝等等。由于船舶建造是多部門配合制,例如機艙內的舾裝工作是由機裝部門負責施工,空調冷水機組放置于機艙內,但是根據《公司技術層級策劃》空調冷水機組屬于空調系統,應由內裝部門負責。因此,生產部門在“明確工作任務”階段非常有必要對所有施工任務進行逐一辨識,明確部門工作量,對不屬于自己是施工內容及時反饋到生產管理部門,由生產管理部門重新劃分,確保施工項目不遺漏[3]。
(2)“5W1H”是What、Why、Where、When、Who、How,意思是針對該工作任務要知道“是什么工作?為什么要做?在哪里做?什么時候做?誰去做?怎么做?”,這是部門管理者熟悉所分配工作的一個過程。由于船舶建造周期長,場地占用率高,在《部門策劃書》中分配施工任務時,管理者要不斷的去統籌分析從而對場地進行合理的劃分。多船并行建造時,各船各階段施工交相錯雜,一個施工班組往往要同時負責多條船的施工。因此施工的時間和人員安排尤為重要,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在5W1H階段管理者對策劃要有一個初步的規劃。
(3)“問題分析”是針對上述工作從人機料法環5個方面去系統的分析,例如人員資質能否勝任工作,機械設備的配置能否滿足工作需求,材料及勞防用品的采購能否滿足需求,已有的施工方法是否能夠滿足施工需求,工作地點的環境能否滿足施工需求。生產部門可根據分析的結論進行進場人員和施工機械的使用計劃編排,同時還能夠查漏補缺,更正施工工法工藝中的不足,加強培訓工作,有利于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的投入和使用。
(4)“歸納總結”是將上述的分析結果進行分析,通過取消、合并、優化等方法進一步提煉策劃內容。生產部門策劃前期的方法類似于“頭腦風暴”,由部門內各生產科室/小組對策劃進行各抒己見。例如同樣的管道安裝有人提出順裝法、有人提出倒裝法,同樣的設備安裝有人求穩堅持原有的施工工藝、有人求快建議采用改進的工藝。各種意見交匯在一起,此時部門管理者需要組織專家對上述意見進行辨識、歸納和總結,對不便實施的意見進行取消、對類似的意見進行合并、對不完善的意見進行優化,并將相關整理后的建議反饋至公司技術部門,以便進行“第二層級生產策劃”的優化。一系列的操作后,得出例如“XXX安裝明細”、“XXX風險識別表”、“XXX作業指導書”、“XXX人員配置計劃”等管理文件[4]。
(5)“應用實施”是指通過上述系統性的梳理、針對性的分析、完整性的總結后,將得出的船舶建造策劃方案在實際的生產活動中進行應用。具體工作策劃形成的文件有:責任分工原則、資金使用計劃、人力資源安排計劃、施工作業計劃、作業指導書、專項施工方案、質量監查計劃、安全保障措施等。各層級部門匯總本部門編制的各項具體工作策劃,形成本部門層級的策劃書。具體工作的策劃文件是指導性工作文件,各部門在生產中應嚴格按照生產策劃的文件指導具體的工作。然而船舶建造策劃的成果也不是一塵不變的,在具體工作實施期間,應根據實際施工情況優化已有的策劃書,不斷滾動,循序漸進,推動船舶建造工作向積極主動的方向發展。如圖1所示。

圖1 生產策劃的開展步驟
在船舶建造工作開始前進行策劃,能夠提前進行建造的可行性分析,降低經營風險。各層級策劃工作完成后,能夠得到詳細的船舶建造方案,明確關鍵工序控制點,提前研究關鍵建造技術難點,優化船舶建造的人力、物力、財力,從而推進船舶建造高效運行。一系列的工法工藝推進實施后,能夠更進一步的推進綠色造船,減少施工經濟損失,縮短船舶建造周期,提高船舶建造質量,打造精品船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