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銀利 顧宗珍 史巖
1.新疆恒正司法鑒定中心 新疆烏魯木齊 830000;2.新疆晶碩新材料有限公司 新疆烏魯木齊 830000
測量的目的是為了確定被測量的量值。測量結果的品質是量度測量結果可信程度的重要的依據。測量不確定度是對測量結果質量的定量表征,測量結果的可用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不確定的大小[1]。所以,測量結果表述必須同時包含賦予被測量的值及與該值相關的測量不確定度,才是完整并有意義的。早在七十年代初,國際上已有越來越多的計量學者認識到使用不確定度代替誤差更為科學,從此,不確定度這個術語逐漸在測量領域內被廣泛應用。1993年制定《測量不確定度表示指南》得到了BIPM 、OIML、ISO、IEC、IUPAC、IUPAP、IFCC七個國際組織批準,由ISO出版,是國際組織的重要權威文獻。中國已于1999年頒布了與之兼容的測量不確定評定與表示計量技術規范。至此,測量不確定的評定成為檢測和校準實驗室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在質量管理體系中,測量不確定都是重點管理范疇。在司法鑒定毒化分析、環境檢測分析過程中,不確定度的是分析工作者需要掌握的技能。
在司法鑒定、環境檢測中有很多檢測項目需要使用大型儀器分析,現就司法鑒定工作中,利用LC/MS/MS檢驗血液中溴敵隆含量的實例評定不確定。本文參考《血液中溴敵隆等13種抗凝血殺鼠藥的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檢驗方法》(SF/Z JD0107018-2018)[2],將該方法引入到實驗室,測定血液中溴敵隆含量,分析了測定血液中溴敵隆含量的步驟和方法帶來的不確定度,并對測量溴敵隆含量不確定度進行評定。
《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JJF 1059.1-2012
ISO/IEC GUIDE 98-3:2008 Uncertainty of measurement-Part3:《Guide to the expression of uncertainty in measurement》
產生不確定度的因素:被測量的定義不完整,測量方法不理想,取樣代表性不夠,對環境因素認識不當或測量、控制不完善,對模擬儀表的人為讀數偏差,測量儀表的計量性能存在局限性,測量標準、標準物質具有不確定度,測量方法、程序的近似和假設,相同條件下被測量在重復觀測中的變化。
測量數據的分散性,計量器具不準,使用不準確的參數、系數,測量中環境條件的“顯著”變化,一些標準規定結果y必須取整,個別測量過程在數學模型中沒有體現等都是不確定度的來源,所以在評估不確定度前必須透徹的了解測量過程,否則會漏掉應有的不確定度分量[3]。
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儀:美國賽默飛TSQ Vantage;液相色譜柱:C18;溴敵敵隆標準溶液:證書編號為901010JJ的溴敵隆標準溶液,1mg/mL,U=2%,k=2。
2.2.1 案件樣品
取血液1mL,加入乙酸乙酯3mL,渦旋混合,以2500r/min,將上清液轉移至另一離心管中,再加入3mL乙酸乙酯,重復提取一次,合并有機相,于60℃水浴空氣流下吹干,殘留物用100μL甲醇復溶,供儀器分析[4]。
2.2.2 控制樣品
取空白血液1mL兩份,一份作為空白樣品,一份添加溴敵隆或其他可疑鼠藥標準工作溶液作為2ng/mL添加樣品,余下步驟同2.2.1,與案件樣品同時操作。測量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測量流程圖
以外標-單點校正法進行定量,根據案件樣品和添加樣品中目標物的峰面積值,按公式計算出目標物的含量。

式中:C為待測樣品中毒(藥)物質量濃度,單位為納克每毫升(ng/mL);A為待測樣品中毒(藥)物的峰面積;A為添加樣品中毒(藥)物的峰面積;C為添加樣品中毒(藥)物的質量濃度,單位為納克每毫升(ng/mL)。
結合樣品的處理過程和儀器測定過程,分析測量不確定度主要有以下來源:樣品取樣隨機性和在移取樣品時用到移液器,其測量的隨機誤差構成樣品取樣量的不確定度;用來校準位置濃度的添加樣品的不確定度;定容體積引入的不確定度;提取、濃縮、轉移過程的誤差;儀器精密度和重復性引入的不確定度[5];標準溶液配制引入的不確定度;LC/MS/MS儀器測定及校準引入的不確定度。
計算不確定度分量:
不確定度分量可分為A類和B類。A類不確定度是由統計確定的標準不確定度分量,以平均值的實驗標準偏差表征。B類不確定度分量是用非統計方法確定的標準不確定度分量[6]。
(1)前處理操作過程引入的不確定度:
依據所述方法,對加標樣品做6次前處理重復實驗,6次平行實驗結果為:10.15ng/mL、9.66ng/mL、9.95ng/mL、9.73ng/mL、10.02ng/mL、10.13ng/mL,測量結果的平均值9.94ng/mL,測定結果重復性的相對標準偏差為:srel=0.02058。標準中規定以平行雙樣均值作為測量結果[7],則重復性相對不確定度等于平均值標準差,由前處理操作過程引入重復性不確定度:

(2)LC/MS/MS液質聯用儀測量引入的不確定度:
液質聯用儀測量引入的不確定度可根據液質聯用儀校準證書提供:U=5%,k=2,液質聯用儀測量引入的相對不確定度為:

(3)標準溶液配制引入的不確定度u3rel:
標準工作溶液配制過程使用1000μL移液器2次、10μL移液器1次、1μL移液器1次,1000μL移液器檢定重復誤差為2.0%,10μL移液器檢定重復誤差為8.0%,1μL移液器檢定重復誤差為12.0%,標準溶液配制引入的合成標準不確定度為[8]:

(4)標準溶液帶來的不確定度u4rel:
證書編號為901010JJ的溴敵隆標準溶液,1mg/mL,U=2%,k=2。

(5)樣品及校準溶液峰面積比產生的不確定度u5rel、u6rel:
樣品及校準品的峰面積自動積分,有效數字為9位數,由最后一位數字帶來的誤差極小,可以忽略不計。
(6)合成標準不確定度的計算:

表1 標準不確定度分量

(7)計算擴展不確定度:
擴展不確定度是確定測量結果區間的量,合理賦予被測量之值分布的大部分可望含于此區間。擴展不確定度Ur是在合成不確定度擴展了k倍得到的,即Ur=kuc,k為包含因子。k值一般取2或3,在大多數情況下取k=2(置信概率為95%),即U=2×0.33=0.66ng/mL[9]。
用國家標準方法SF/Z JD0107018-2018,測定溴敵隆含量為2.35ng/mL時,該血液樣本中溴敵隆測定結果應表述為C=(2.35±0.66)ng/mL,k=2[10]。
對溴敵隆測量結果不確定度貢獻較大的分量有標準溶液配制過程、液質聯用儀測量引入和前處理過程引入的不確定度。在不確定度評定過程按照找全分量、統一、轉換、合成和擴展五個步驟評定,會讓不確定度評定工作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