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華 孟凡琛 山東省地勘局第二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大隊(山東省魯北地質工程勘察院)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磁力攪拌加熱裝置、PH計、臺式低速離心機、真空抽濾裝置、電子分析天平。
Cr(Ⅵ)標準工作液:濃度為100mg/L
堿性提取液:稱取30g碳酸鈉與20g氫氧化鈉溶于水中,稀釋定容至1L,貯存在密封聚乙烯瓶中,使用前核實其pH值大于11.5;
濃硝酸(GR):ρ=1.42g/mL
(1)分別稱取16份土壤樣品5.0g(樣1、樣2、樣3...樣16,精準到0.01g),于250mL圓底燒瓶,加入50.0mL堿性提取液、400mg氯化鎂和0.5mL磷酸氫二鉀-磷酸二氫鉀緩沖溶液,其中14份樣品(樣3、樣4、樣5...樣16)加入0.5mL六價鉻標準工作液(100mg/mL),作加標樣品(加標1、加標2、加標3...加標14);
(2)另取2只250mL圓底燒瓶,加入50.0mL堿性提取液、400mg氯化鎂和0.5mL磷酸氫二鉀-磷酸二氫鉀緩沖溶液,作空白樣品(空白1、空白2);
(3)向盛有空白樣品(空白1、空白2)、樣品(樣1、樣2)和加標樣品(加標1、加標2、加標3...加標14)的圓底燒瓶中放入攪拌子,用聚乙烯薄膜封口,置于攪拌加熱裝置上,常溫下攪拌5分鐘后,開啟加熱裝置至90~95℃;
(4)加熱攪拌保持60分鐘后,取下圓底燒瓶,冷卻至室溫;
(5)其中一組樣品(空白1、樣1、加標1、加標2、加標3、加標4、加標5、加標6和加標7)標記為組1,各樣品分別通過微孔濾膜抽濾,再用少量堿液潤洗圓底燒瓶,重復三次,潤洗液后繼續抽濾,濾液轉移至250mL燒杯中,組1中樣品空白1抽濾時間為2分鐘、樣品樣1抽濾時間為34分鐘、樣品加標1抽濾時間為32分鐘、樣品加標2抽濾時間為30分鐘、樣品加標3抽濾時間為28分鐘、樣品加標4抽濾時間為31分鐘、樣品加標5抽濾時間為30分鐘、樣品加標6抽濾時間為27分鐘、樣品加標7抽濾時間為28分鐘;
(6)另一組樣品(空白2、樣2、加標8、加標9、加標10、加標11、加標12、加標13和加標14)標記為組2,各樣品分別轉移至9只100mL潔凈離心管,用少量堿液潤洗圓底燒瓶,重復三次,潤洗液一并轉移至離心管,設置臺式離心機轉速3000r/min,離心150s,組2中樣品空白2離心和抽濾時間為5分鐘、樣品樣2離心和抽濾時間為5分鐘、樣品加標8、樣品加標9、樣品加標10、樣品加標11離心和抽濾時間為5分鐘、樣品加標12、樣品加標13離心和抽濾時間均為4分鐘、樣品加標14離心和抽濾時間為7分鐘[2];
(7)組2樣品離心上清液分別通過微孔濾膜抽濾,用少量堿液潤洗離心管,重復三次,潤洗液再進行抽濾,濾液合并轉移至250mL燒杯;
(8)將組合1和組合2樣品分別用硝酸調節pH值至7.5±0.5;
(9)所有樣品分別轉移至100mL容量瓶,用純水定容至標線,搖勻、待測。
依據樣品實驗步驟,分別移取0.00mL、0.10mL、0.20mL、0.50mL、1.00mL和2.00mL六價鉻標準工作液于6只250mL圓底燒瓶,編號記標0、標1、標2、標3、標4、標5;按照濃度由低到高的順序測定吸光度,以六價鉻濃度為橫坐標,吸光度為縱坐標,建立工作曲線,標準系列樣品測定曲線圖見圖1。

圖1 標準系列樣品測定曲線圖
按標準工作曲線的測定條件依次測定空白樣品、樣品和加標樣品。
通過計算,直接抽濾樣品各加標樣品回收率范圍為93.5%~108.0%;通過離心后抽濾各加標樣品回收率范圍為95.0%~109.4%。
為了驗證PH值對六價鉻信號的影響,加標水平為1.0mg/L的土壤樣品溶液,用硝酸將提取液PH值調為6-11,測定其吸光度值。發現不同PH值的樣品溶液其吸光度基本一致,說明PH值對六價鉻信號影響不明顯。但是考慮到測試時強堿性溶液的腐蝕作用,將樣品溶液PH值調至7.5±0.5。
取6份土壤樣品,分為 A、B、C三組, 每組取2份作為平行樣,其中A組樣品不做加標,B組樣品加入1.0mL六價鉻標準溶液(100mg/L),C組樣品分別加入1.0mL六價鉻標準溶液(100mg/L)和1.0mL三價鉻標準溶液(100mg/L)。按照樣品處理方法進行前處理,上機測定三組樣品中六價鉻濃度。B、C兩組樣品中六價鉻濃度相對誤差-2.6%-5.5%,屬于誤差范圍之內。說明采用此方法測定土壤中六價鉻時,樣品中含量相當的三價鉻對六價鉻的測定基本無干擾,在堿性環境下含有Mg2+的磷酸鹽緩沖溶液可以有效抑制氧化作用,從而屏蔽三價鉻的干擾[1]。
為了研究土壤中六價鉻測定時的背景干擾,采用無背景校正、氘燈背景校正、塞曼背景校正3種工作方式。對比了3種工作方式下的線性范圍、精密度、檢出限、加標回收率指標,也對土壤中六價鉻標準物質進行了測定。
1.工作曲線及檢出限
對樣品空白進行11次測定,三種方式的標準偏差SD=0.0002,結合工作曲線斜率,按照取樣量5.0g,定容體積100mL計算,方法檢出限分別為0.14、0.14、0.20mg/kg,均滿足HJ1082-2019中方法檢出限0.5mg/kg的要求。
2.精密度實驗
對加標水平為1.0mg/L六價鉻的土壤樣品進行7次平行測定,計算吸光度相對標準偏差,3種工作方式下測試精密度分別為1.1%、1.3%、1.1%,說明3種方式均可以得到較好的精密度。
3.加標回收實驗
對采集來的土壤樣品進行2個濃度水平的加標回收實驗,通過3種工作方式測定,加標回收率基本一致,分別為86.2%-87.6%、84.3%-87.1%、84.8%-86.9%,說明3種工作方式均能得到較為滿意的回收率[3]。
測定土壤樣品中六價鉻的研究表明,前處理提取過程中,除了提取液對提取效果的有影響,不同的提取方式也對提取效果有著較大的影響,影響效率的因素包括抽濾、定容、調節酸堿度等,而抽濾環節耗時相對較多,對整個提取和測定過程影響較大,故優化該環節可以明顯提高測定的效率。本研究對土壤樣品中六價鉻提取方法進行優化,在不影響檢測結果的前提下,離心后抽濾可以顯著提高土壤樣品的前處理效率,最終提高六價鉻的檢測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