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邦賢
(河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五地質勘查院,河南鄭州450001)
寒泉位于豫南某縣城南關,地處大別山北麓侵蝕剝蝕丘陵區,地面高程79.5m。寒泉賦存于商城巖體中,因構造而生,為構造上升泉。為含鍶、偏硅酸型優質天然飲用礦泉水,泉流量12m3/h,水溫17°C。泉水為無色透明、無臭、無味、無肉眼可見物和其他異物。近年來,隨著城鎮化進程推進,位于城區南關的寒泉,處于建筑物包圍之中,為合理保護開發寒泉,本文就寒泉的形成、徑流、排泄途徑進行淺析,旨在引起有關部門重視,加強礦泉水保護與開發工作,服務地方群眾與經濟發展。
寒泉位于豫南某縣城南關,西臨陶家河50余米。區域地形地貌條件:南部為大別山北麓的中低山區,海拔400m以上。大別山主峰金剛臺海拔1584m,山勢高峻,密林深幽,景色壯麗。中部為低山丘陵區,海拔100~400m,北部為堆積丘崗區,自南向北漸次低落,屬淮河南洪積丘崗平原的一部分。
豫南某縣地處北亞熱帶北緣,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1968~2020年平均氣溫15.4℃,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2.0℃,極端最低氣溫-20℃。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7.6℃,極端最高氣溫39.7℃。年降雨量1241.4mm,在縣域分布趨勢由南向北遞減。年平均降雨日數125.8d。年均日照1763.1h,日照率44%。太陽總輻射量平均為111.37kcal/cm2,光合有效輻射量54.57kcal/cm2,年均無霜期222d。
縣域內共有大小河流728條,皆為淮河南側支流上源,發源于大別山北麓,流向南北或呈西南—東北向,總長1636.04km,河網密度0.768km/km2,河道總面積52.51km2,河道特點是上游坡降大,流程短,集流快,河道底部切入基巖,河谷橫切成“V”字型,谷底狹窄,谷坡陡峭,岸線起伏不平;中游地勢較緩,河谷漸寬,流速銳減,產生泥砂沉積而致使河庫淤淺,易造成泛濫或內澇。境內主要干河有灌河、白鷺河、史河等,其中以灌河為主要徑流。
縣城南部分布佛寺水庫。位于陶家河上,為中型水庫,流域面積50km2,壩址處多年平均流量1.1m3/s,總庫容3777×104m3,主溢洪道最大泄洪量294m3/s,實際灌溉面積5.23×104畝。寒泉位于毛坪河東部一支流源頭流域區,境內有王家彎水庫等。
寒泉出露與巨大的商城巖體中,商城巖體系燕山晚期第一次侵入,與太古界大別群呈斷層接觸,侵入于天合山群。信陽群、上石炭統及上侏羅統金剛臺組中。巖性主要由花崗巖組成,花崗結構,塊狀結構。主要組成礦物有斜長石、鉀長石、石英和黑云母等SIO2含量在65%以上。
商城巖體的侵入及后期嚴格受緯向構造的控制及后期活動的影響,同時又受到新華夏系構造的破壞。對商城巖體影響較大的斷裂有觀廟鋪—大馬店斷、裂麻城—商城斷裂。
3.1.1 觀廟鋪—大馬店斷裂
西起觀鋪,橫穿巖體東至大馬店,走向90°~100°,傾向180°~210°,傾角68°~80°,斷面平直,主要表現為一寬約200m的擠壓破碎帶,早期以壓性為主,后期曾表現為南盤相對東移的扭性活動。
3.1.2 麻城—商城斷裂
南起長江北岸團鳳,經麻城向北穿過巖體而沒入華北平原。中北段走向10°~20°,傾角282°~295°,傾角75°,斷面呈舒緩波狀,斷裂帶寬20~250m。經過商城巖體時發育有數條小裂面和密集節理。該斷裂以壓扭性為其特征,經歷了長期多次活動,湯泉池溫泉的出露及1932年麻城花崗地震表明,該斷裂至現代仍有活動。從地質環境分析,沿陶家河為開闊型河谷,切割深度數十米,其走向為北西西向,與麻城—商城斷裂垂直,但不穿越,屬于麻城—商城斷裂的次級斷裂,具有張(扭)性,區域上為一匯水和賦水構造。
綜上,商城巖體經受多種構造的長期多次,巖體中巖脈侵入頻繁,小裂面發育,巖脈受構造活動的又發生錯動、破碎現象。構造裂隙發育相互貫通,為地下水的運移和賦存提供了空間條件。本次物探工作發現的寒泉斷裂應是受觀廟鋪—大馬店斷裂的次級斷裂城關—迎春臺斷裂控制而形成的。
根據本區地質構造環境及地下水賦存條件分析,商城花崗巖體賦存的地下水可劃分為兩種類型:一是淺部分化帶網狀裂隙水,二是深部基巖構造裂隙水。
分化帶網狀裂隙水賦存于花崗巖分化帶中,風化帶厚度及其賦存條件受地形地貌控制,泉水流量多小于0.1L/s。單井涌水量也不大。主要接受大氣降雨補給,動態變化顯著,水化學顯著。水化學類型以HCO3-Ca型、HCO3-Na·Ca型為主,礦化度小于0.3g/L。
深部基巖構造裂隙水的分布主要受構造條件的控制,裂隙的大小、開啟度及分布極不均勻,受構造影響具微承壓性,其補給以深部裂隙水側向徑流為主,補給源來自東南方向,受大氣降雨影響較小,與分化帶裂隙水水力聯系微弱。水化學成分復雜,以HCO3-Na·Ca型水為主,礦化度小于0.5g/L。寒泉即使該類型水的形式泄露地表形成的。
根據地質構造、水文地質條件及其水化學特征分析,該泉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從地質構造環境看,該泉出露于構造活動強烈地區,不同體系的構造復合長期活動,使得本區構造裂隙發育,其中發現的斷裂城關—迎春臺斷裂溝通了與區域地下水之間的聯系,為地下水的運移和賦存提供了空間條件。由于上層第四系的覆蓋層為薄層的隔水層,從而地下水在城關—迎春臺斷裂以地下管道形式導通,當遇到近南北向的陶家河阻水斷裂時,形成了上涌泉,即寒泉。見圖1。
(2)從泉水動態看,該泉流量12m3/h,水溫17°C。據記載:1966年商城大旱,百日無雨,井干河凅,而泉仍不斷流,說明其動態穩定,補給源來自遠處,與地表水沒有關系,基本不受大氣降水的影響,補給區較遠。
(3)據分析,水中主要離子含量為:鉀離子含量為23mg/L,鈉離子含量為31mg/L,鈣離子含量為41mg/L,鎂離子含量為18mg/L,氯離子含量為37mg/L,硫酸鹽離子含量為44mg/L,重碳酸鹽含量為160mg/L,pH值6.6,總硬度180.9。屬中性低礦化重碳酸鈣鎂型水。
綜上所述,該泉是大氣降水沿裂隙和斷裂滲入地下,在深部循環的過程中溶解過濾了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在地形適宜地段受次級小斷裂的影響出露地表形成的。
經采集寒泉的水樣進行水質全分析檢測,同時對微生物、放射性及水中氚同位素進行了測試,分析項目滿足國標GB8537-2008的要求,水質結果評價如下。
4.1.1 飲用天然礦泉水界限指標評價
本次的測定結果:偏硅酸含量為36mg/L,鍶含量為0.27mg/L,本次工作對比了1989年水文總站的測定結果,均達到了國際GB8537-2008中界限指標的要求,屬鍶和偏硅酸的飲用礦泉水。
4.1.2 感官指標評價
泉水為無色透明、無臭、無味、無肉眼可見物和其他異物,色度為小于5度,渾濁度為1.0度,感官指標均符合GB8537-2008中的要求,水溫17℃,屬冷泉。
4.1.3 限量指標評價
在水樣分析中水中除硝酸鹽的含量超標外,各種限量元素的含量均未超過限量指標,符合GB8537-2008的要求。但在1998年水文站做的檢測中水中含量并未超標,可以明顯看出本次化驗中離子含量變少,且硝酸鹽的含量超過了礦泉水的飲用標準。
4.1.4 污染物指標評價
經檢測水中酚類化合物、氰化物、亞硝酸鹽等污染物含量及總β活性均符合國標要求。
4.1.5 微生物評價
經檢驗:細菌總數4個/mL,大腸桿菌菌總數0個/mL,符合國標要求。

據縣志記載:該泉四季水流,累代不衰。明嘉靖三十年《商城縣志》載曰:“寒泉在縣南關內蓋古井也,極清而寒,多汲之而不竭,人甚賴之”。民國22年立碑,據河南省地質局十七隊1977年5月29日實測,用容積法測定流量為5.6m3/h,本次采用激發測定流量結果為12m3/h,流量約為原來水量的一倍。
(1)寒泉出露于巨大的商城巖體中。商城巖體經受多種構造的長期多次,巖體中巖脈侵入頻繁,構造裂隙發育相互貫通,為地下水的運移和賦存提供了空間條件。
(2)經地質勘探探明寒泉斷裂受觀廟鋪—朱裴店斷裂的次級斷裂城關—迎春臺斷裂控制。城關—迎春臺斷裂溝通了與區域地下水之間的聯系,為地下水的運移和賦存提供了空間條件。是寒泉形成的主要斷裂構造。
(3)由于上層第四系的覆蓋層為薄層的隔水層,從而地下水在城關—迎春臺斷裂以地下管道形式導通,當遇到近南北向的陶家河阻水斷裂時,形成了上升泉。
(4)寒泉流量12m3/h,水溫17°C。泉水為無色透明、無臭、無味、無肉眼可見物和其他異物,偏硅酸含量為36mg/L,鍶含量為0.27mg/L,屬鍶和偏硅酸的飲用礦泉水。但水中檢測的硝酸鹽離子含量超出天然飲用礦泉水標準。
(5)寒泉水質分析中各項離子含量除硝酸鹽離子含量超標外,其他離子含量均符合國際礦泉水的飲用標準,與1989年的測定結果發現主要離子含量變少,硝酸鹽離子含量超標,受人類工程活動影響控制。
(1)為了保護寒泉,應當對寒泉通即寒泉的斷裂構造進行勘查保護,并在寒泉的水源補給區、徑流區進行開發控制,防止寒泉污染。在城市開發利用時,應避讓寒泉通道,或開挖時不大于寒泉通道的深度。
(2)周邊建筑物拆建與水利工程疏浚,應查明工區的泉水的運移情況,避免對寒泉補、徑、排途徑造成影響。
(3)水中檢測的硝酸鹽離子含量超標,說明人類工程活動已對寒泉造成影響,建議設置泉水保護區,加強泉水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