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12月,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教育部、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共同舉辦的以“培養新能力 迎接智能時代”為主題的國際人工智能與教育會議開幕。會議上探討了智能時代人類需要具備的核心素養。在會議閉幕式上,中國教育部副部長、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主任田學軍指出,“如何準確識變、科學應變、把握機遇,推動教育主動變革,更好地幫助人類迎接新挑戰、適應和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新時代,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共同而緊迫的課題。”
過去的一年是對傳統教育模式極為考驗的一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對全國乃至全球的教育系統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在這場疫情中,各國政府和教育界奮力抗疫,前所未有地大規模使用了線上教育模式,人工智能技術讓全球的學習者和教育者都體會到了足不出戶就能學習的創新方式,展現了科技引領下的教育新模式的無限潛能,為學習者和教育者們提供了全新而獨特的體驗,從而也進一步加深了對人工智能的依賴性。大規模線上教育更進一步地推進了技術革命和教育變革的進程,智能教育新時代已經勢不可擋地提前到來。全球疫情的發生促使著我們不得不思考應如何轉變傳統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以使教育對象更好地適應社會變革。人工智能與教育的融合是當下教育發展不可避免的趨勢,而我們如何能夠更好地面對未來由疫情帶來的挑戰,是當下尤為迫切的議題。
《第四次教育革命:人工智能如何改變教育》(以下簡稱《第四次教育革命》)由【英】安東尼·塞爾登、奧拉迪梅吉·阿比多耶主編,呂曉志譯,機械工業出版社于2019年9月出版。該書是目前國際上第一本提出“第四次教育革命”這一理念的著作。該書共分為十一個章節,作者白金漢大學副校長安東尼·塞爾登站在人工智能與教育融合可持續發展的宏觀視角,主要圍繞教育領域的變革和創新的各個角度進行了深入的探討,闡述了人工智能的進步帶給教育變革的影響。
第一章系統地回顧了歷史上的前三次教育革命,并從不同的視角對其產生的影響作出總結;第二章詳細地講教育分解為教學的五個步驟和學習的五個階段,并對教育的意義以及受教育群體的定義發散性地加以闡述;第三章則對傳統教育模式的五大難題進行的總結和分析;第四章就智力的深層涵義進行了探討;第五章向讀者們講述人工智能的進化過程及其發展歷史;第六章詳細地對人工智能在英美國家的發展現狀、歷史、探索、影響等多個方面進行了講解;第七章著重分析和剖析了人工智能在中小學發展的前景;第八章對于高校在21世紀面臨的問題進行了集中探討,特別是從人工智能引領下教育政策的制定、教學和學習方式的轉變、教育體系革新加以深刻的思考,并在此基礎上對未來大學的新型模式和形態進行了展望;第九章向讀者們描述了人工智能給教育帶來的益處、機遇以及風險;第十章更為詳細地從不同維度討論了人工智能如何能夠為現代教育更好地服務以及即將面臨的挑戰;第十一章作者從挑戰、舉措、總結等方面概述了對于未來人工智能發展的思考和建議。
《第四次教育革命》以歷史發展當中教育革命的各個節點作為出發點,系統性地回顧及闡述了人類教育革命的四個階段。第一次教育革命也可以說是人類學習的起源,源于生活生產的需要,人類有組織的將知識技能傳授給他人,是以家庭單位、團體和部落中向他人學習為表現的階段;第二次教育革命是隨著以學校和大學等制度化教育產生作為特征的發展階段;第三次教育革命則是以大眾化教育模式作為代表特征的。然而,即便是在層層教育革命的推動下,依然能夠看到傳統教育的模式下未能克服的種種弊端:社會階層固化、教育制度僵化、教育同質化、教師行政工作負擔過重等問題仍不可避免,教育基本模式本質并沒有實質性的改變,以人工智能、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等個性化教育為主導的第四次教育革命應運而生,這也是為何第四次教育革命意義如此重要。
面對智能科技發展和教育變革的新趨勢,《第四次教育革命》提出必須用前瞻眼光和創新思維精準把握教育發展和人才成長的規律和態勢,長遠地規劃智能化現代化教育的革新發展戰略、標準規范和推進路徑,實現新技術與教育教學模式的有機融合和發展。全國乃至全球各高校間應共商合作機制,共建交流平臺,共享優質資源。身為教育工作者,更應該審慎地看待第四次教育革命,根據當前的實際教育情況,迎接人工智能帶來的各種機遇,但也要清醒地審思新技術可能帶來的各種風險。
該書從不同層面探索了人工智能與現代教育深度融合的可能性,并結合了大量的全球高校實際案例,分析人工智能與現代教育結合的發展進程、問題、風險以及前景展望,無疑是當下領域中的全新理念和思考。隨著時代不斷進步與發展,創新和變革現代教育模式理念是新的發展趨勢,而此時,人工智能的出現為現代教育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該書從全方面多維度系統詳盡地探討如何將人工智能融入當代教育方式、教學體制,無疑是未來發展領域中的全新理念和思考。
作為讀者,該書能夠使我們更好地溯源人類教育的發展歷程,從前三次教育革命的變革中總結傳統教育模式的不足以及弊端,同時,帶領著讀著用前瞻性的目光投向了由人工智能引領的科技與教育結合的新一代教育革命。該書從不同層面探索了人工智能與現代教育深度融合的可能性,并結合了大量的全球高校的實際案例,分析人工智能與現代教育結合的發展進程、問題、風險以及前景展望,對人工智能與教育的深度融合的相關問題進行了全方面的探討和深入的剖析。
基金項目 :
教育部2018年第二批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國際視野下產學合作創新藝術類教師培養模式研究”(201802202020);湖北省教育廳哲學社會科學項目“黃梅戲藝術絲路傳播研究”(19Q178)
書評人簡介:
蔡知耘,女,講師,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藝術學、教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