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林
近日,一則疑似出自工信部的消息在各大互聯網、直播電商社群傳播。流傳消息顯示,8月1日起,天貓、京東、淘寶、抖音、快手、拼多多和頭條等所有電商平臺均要求加密客戶信息,從平臺方、商戶和快遞公司等所有環節的商家均無法獲取客戶的相關信息。
傳言一時風聲鶴唳,對此,相關監管部門回應稱,報道不實。同時表示,這是(電商平臺)企業自己的行為,沒有其他監管部門要求,這是他們為了防止用戶信息泄露被詐騙分子利用,自身加強防范的舉措。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發展,電商平臺擁有客戶信息更多,就如同掌握財富密碼,在大數據大流量的背景下,平臺賺的盆缽滿盈。但這屬于完全傾斜一方的結果,讓被動或主動交出個人信息的人大為不滿,因而,客戶隱私訴求與網絡平臺的矛盾愈演愈烈。
誰侵犯了隱私權
如今從運用互聯網開啟一天早已成為大多數人的習慣,便利的同時,卻是以交付個人信息為代價,更逞論某些企業利用灰色地帶攫取個人信息謀取利益,導致付出個人信息的人煩不勝煩,甚至有的人因此做出過激行為。事態的發展讓矛盾清晰化,同時讓更多人覺醒,從而對向平臺交付個人信息的行為不會第一時間相信。因此,各互聯網平臺或快或慢或主動或被動地陸續出了加強保護消費者隱私的相關規定與方案。
比如阿里巴巴發布的《依法加強消費者訂單中敏感信息保護》公告,其中提到平臺將啟動訂單處理鏈路的消費者敏感信息保護方案,對涉及個人敏感信息采取加密、去標識化等安全技術措施。即日起平臺新入駐開發者統一按升級方案入駐,已入駐開發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方案升級,請積極配合,并做好商家和客戶溝通。
隨后,字節跳動旗下抖音平臺也跟進了,于2021年5月24日發布了《關于推薦商家使用抖音電商電子面單的公告》,明確平臺將逐漸加大對數據安全的管控,聲稱為了確保抖店消費者和商家的數據安全。同時給出了具體時間,從8月1日起,抖店平臺將對抖店訂單中的消費者隱私信息進行加密,建議商家開通和使用官方提供的抖音電商電子面單及打印組件打單發貨。
國家打出重拳出臺保護個人隱私政策
用戶信息泄露的事情同樣引起國家注意,先后出臺《網絡安全法》《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個人信息保護管理暫行規定(征求意見稿)》《常見類型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必要個人信息范圍規定》等,以保護個人隱私。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大成(杭州)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孫鵬程律師表示,在此之前,工信部發布過《電信和互聯網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定》《移動智能終端應用軟件預置和分發管理暫行規定》《關于開展縱深推進App侵害用戶權益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等規定,牽頭制定了《App用戶權益保護測評規范》《App收集使用用戶個人信息最小必要評估規范》,四部委聯合發布了《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行為認定方法》《常見類型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必要個人信息范圍規定》等規定。截止目前,工信部通報了十余批次的侵害用戶權益的App,并下架了部分未能整改完成的App,社會反映熱烈,取得了階段性的明顯成效。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天冊律師事務所褚霞律師則表示,需求與供給是相對應的,侵犯個人信息的行為也是基于市場需求的。互聯網的雙邊效應和前端免費后端收費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侵犯個人信息行為的發生。雖然在逐步完善過程中的法律體系以及多方參與治理,使得侵犯個人信息的行為在近年來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基于現實情境多樣化和我國互聯網快速發展的現狀,難免仍有侵犯個人信息的行為在持續。此外,公民對個人信息的保護意識逐漸從“沒有感知”、“不在意”到“愈加重視”,并積極依法維權。比如人臉識別案件等案件,都為公民依法保護個人信息不受侵犯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防止個人信息泄露刻不容緩
在如何防止個人信息被泄露上,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給出四點建議:第一,網站用戶信息泄露有多種可能性途徑;第二,法律條文需細化,相關部門應適時介入;第三,信息安全無小事,用戶必須增強信息保護意識;第四,要求網站平臺收集和使用用戶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三原則。
若您遇上述類似侵犯個人信息App,歡迎登錄國內知名網絡消費糾紛調解平臺電訴寶(315.100EC.CN)進行維權投訴,為了更好地營造公開、透明、健康的電商消費投訴環境,電訴寶公開版已正式上線,新增用戶投訴實時受理動態、月度平臺投訴量TOP10、熱點投訴地區、投訴榜(依據投訴量排行)等模塊,讓投訴過程透明化,一手掌握信息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