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垚,周浩
(四川省瀘州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四川 瀘州 646000)

嚴禁跨區域調運生豬是防止帶入包括非洲豬瘟病毒在內的多種疫病的重要措施。一是通過加強生豬運輸車輛備案制度的審批、監督和監管。二是設置并加強運輸道路動物疫病監管,全天候執法監控降低非洲豬瘟通過生豬調運帶來的感染風險。三是加大檢驗檢疫力度,對確實需要調進調出的,必須首先完善調運手續,查看檢疫合格證明、耳標、運輸車輛備案、調進地的檢疫證明和非洲豬瘟病毒核酸檢測陰性報告。調進豬只要隔離觀察飼養4周以上,且在隔離期間要再次對其進行非洲豬瘟采樣監測,臨床表現且監測為陰性后才能入場混群飼養。
衛生消毒措施對非洲豬瘟疫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義,一是加強規模豬場的消毒,包括圈舍、養殖場附近道路等。二是加強屠宰場內部消毒。三是對農貿市場尤其是批發零售豬肉制品場所、設施及人員的消毒。并交替更換使用不同類型的消毒藥劑對豬場、屠宰場及周邊環境開展定期和不定期消毒。減少進出人員、車輛、工具的流動,并對其進行嚴格消毒,徹底有效滅殺傳染源。
能繁母豬場要堅持自繁自養,并禁止調進豬只,可有效降低感染風險。建議無條件的飼養場實施整棟或整場全進全出飼養方式,有效避免交叉感染風險。加快能繁母豬的地區域性發展,可有效保障小范圍區域內豬只飼養供應,降低調進調出引起的疫病感染風險。
嚴禁將泔水及餐廚剩余物等帶回豬場。不使用被污染的制劑和違規飼料添加劑。提高豬場生物安全水平,采取相對封閉獨立的場所隔離措施,杜絕可能攜帶非洲豬瘟病毒的動物進入規模豬場。要進一步完善免疫程序,積極開展免疫抗體檢測和評價,確保其他疫病免疫抗體效價。
強制屠宰企業開展非洲豬瘟抗原檢測工作,并免費對其開展非洲豬瘟病毒檢測培訓,避免養殖場飼養人員交叉感染,不購買來源不明的肉類食品。進行非洲豬瘟知識講座,提升實驗室操作人員的操作水平,降低生豬屠宰環節的生物安全風險。
一是充分發揮基層村級動物防疫員的作用,開展轄區內發熱豬群的排查并及時掌握報告信息。強化對基層動物防疫員規范采樣技術培訓,加大對養殖場(戶)生豬發病或異常死亡的監測范圍和力度。二是對規模化養殖場、屠宰場、無害化處理場等進行非洲豬瘟病毒定期監測。
加強非洲豬瘟病毒防控知識的科普宣傳。對養殖場戶開展相關知識培訓,全面提高其防范意識。加強非洲豬瘟檢測上崗實訓。提高對非洲豬瘟的臨床診斷能力和水平,提升非洲豬瘟病毒檢測水平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