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清
(上海動物園,上海 長寧 200335)
黃緣閉殼龜屬世界珍稀瀕危物種,中國重點野生保護動物。野生的黃緣閉殼龜適合生活于亞熱帶氣候,棲息于丘陵山區林緣、雜草、灌木的樹根底下以及石縫等比較安靜的地方[1]。雜食,食植物莖葉、果實和各種昆蟲、蠕蟲等。
目前,國外研究人員已經對一些龜類的顏色偏好進行了研究,例如赫曼陸龜[2]、亞達伯拉象龜[3]、黃腿象龜[4]。而國內尚未進行過關于龜類顏色偏好方面的研究。偏好評估可能在決定一個物種的個體偏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個體差異可能相當大,在確定潛在豐容項目和訓練程序的獎勵時應該被考慮進去[5]。本研究通過兩種選擇實驗(包括自然和人工刺激)來評估黃緣閉殼龜區分不同顏色的能力。
1.1 實驗對象 以4 只成年黃緣閉殼龜(2 只雄性和2只雌性)為研究對象,通過外形特征進行區分和識別。于2020年7~8月份在上海動物園兩爬館后場進行實驗。所有動物都是圈養的。
1.2 飼養管理 黃緣閉殼龜是以室內外相結合的仿生態方式飼養的。室內飼養場地面積為5~6 m2的水泥地,地面有水盆和遮蔽物等;室外飼養場地面積為30~40 m2,包括活動區、遮蔭區、躲避區和產卵區等。四周設置有45~65 cm 高的柵欄,柵欄插入地面約5~8 cm深,主要是防止龜逃逸和敵害進入。地形分別由土堆、平地和高低不等的緩坡組成,供龜爬行,增加龜的活動量。場地基質為泥土,厚度約10~30 cm,基質上有落葉、小樹枝覆蓋,可供龜挖洞產卵;同時室外種植有龍柏、竹子,在炎熱的天氣里,樹木、背陰的土坡、石頭縫隙、樹枝堆以及豐富的落葉層是黃緣閉殼龜的遮蔭處。水源以水盆的方式供給,每天清洗更換干凈水。日常投喂的食物種類有河蝦(去頭)、油麥菜、番茄、胡蘿卜(熟)、蘋果、香蕉、橙子、提子和龜糧等。飼料一般在9:30~10:30之間投喂。每隔1 d飼喂1次,每次可將水果蔬菜切塊后混合投喂。此外,每周添加1~2次適量的鈣粉和復合維生素等。食物以散放的方式投喂,以確保所有個體都有機會進食。本實驗在后場飼養區域的白色整理箱(80 cm×65 cm×22 cm)內進行,這阻止了動物在測試中逃離實驗區,同時阻止其他個體進入。這4只黃緣閉殼龜僅在實驗時呆在白色整理箱內,其他時候和其他龜一起散養在室內外的飼養場地。
1.3 實驗方法 本實驗項目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提供香蕉塊;第二階段,提供石膏塊。香蕉是首選水果,因為這是龜日常飲食的一部分,而且很容易染色。香蕉用綠色、藍色、黃色和紅色食用色素染色,石膏塊作同樣處理。石膏塊的形狀和大小與香蕉塊相似,以避免任何偏差。也就是說,它們被用作顏色刺激的對照,消除了嗅覺因素。
刺激物放在白色整理箱內的一端,而動物被放在相反的一面。每只動物都被單獨放置在有刺激物的箱內,直到發生互動或時間達到15 min。如果動物正在吃或嗅刺激物,就被認為是一種積極的互動,即偏好;如果它們沒有與刺激物發生交互作用,則被認為是負交互作用,即回避。
首先,每種顏色隨機單獨呈現給每只龜10次。之后,所有四種顏色被同時呈現,以確認一種顏色存在不同替代品時的偏好,這個也是每只龜重復10次。每天測試一次。
1.4 數據分析 對數據進行正負交互作用的比例分析;對單個顏色呈現和所有顏色同時呈現的數據分別進行分析。使用的統計檢驗是二項式非參數檢驗,最小顯著性值為P<0.05。數據分析采用SPSS 21.0軟件進行。
首先,在收集數據后,將龜對刺激物的正交互作用的百分比進行了分析(表1)。觀察到除了藍色外,動物對紅色、黃色、綠色的香蕉和石膏塊具有明顯互動,表明其對這些顏色有一種偏好。

表1 龜對不同顏色香蕉和石膏塊的正交互作用(即嗅或吃)的平均百分比和標準差
一旦知道每種顏色的正負交互作用的百分比,下一步就是確定每種顏色的偏好或回避行為是否顯著。二項式測試證實了香蕉刺激物中的紅色和黃色偏好是顯著的(表2),石膏塊刺激物中的紅色偏好是顯著的(表3)。此外,對四種顏色的香蕉和石膏塊同時呈現時的測試結果進行分析(表4 和表5),發現黃緣閉殼龜優先選擇紅色和黃色的比例較高。

表2 單色呈現時龜對彩色香蕉的二項式測試結果

表3 單色呈現時龜對彩色石膏塊的二項式測試結果

表4 四種顏色香蕉同時呈現時龜優先選擇的測試結果

表5 四種顏色石膏塊同時呈現時龜優先選擇的測試結果
本研究中,與綠色和藍色相比,黃緣閉殼龜更喜歡黃色和紅色。這與赫曼陸龜[2]、黃腿象龜[4]的研究結果一致,都體現了一種偏愛紅色和黃色的現象,這可能與紅色和黃色物體中含有類胡蘿卜素較多有關。類胡蘿卜素是脂溶性色素,對大多數脊椎動物具有重要的生物學意義,因為它們賦予動物組織亮黃色或橙色[6],也參與免疫系統激活,發揮抗氧化活性[7]。動物自身不能合成類胡蘿卜素,所以只能通過食物來獲得。同時,這些顏色偏好可能反映了野生食物的顏色[8],例如成熟水果等,水果是龜日常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可能是解釋黃緣閉殼龜偏好紅色和黃色的原因。
一個豐富的環境能夠使動物盡量表現出本物種所特有的行為,減少刻板行為或其他不正常行為的發生。此外,動物園環境豐容可以改善動物管理工作,提高動物生理和心理健康的水平[9]。通過對圈養動物顏色偏好的了解,有助于給它們提供更為豐富、適合的環境,還可以促進現代動物園中物種特有行為的表現[10]。
覓食是野生動物在野外環境下的主要日常行為,它們通常會花很多時間去尋找、捕獲以及處理食物[11]。而這是在圈養條件下難以達到的,因此,圈養最大的挑戰之一是模仿物種的飲食。這方面工作是異地保護兩棲爬行動物豐容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改變食物的類型和食物的供給方式,能夠有效地調動兩棲爬行動物的活力,從而使它們保持更多的自然行為[12]。
食物特有的特征對動物很重要,食物作為已知的豐容物品有助于減少圈養動物的異常行為和改善身體狀況[13]。由于這個原因,當尋求解決方案來改進動物照顧時,關于物種偏好的信息可能是重要的。
以某種方式呈現飲食以刺激動物選擇它們自己的食物并允許它們在不同的物體(例如不同顏色)之間進行選擇,可能會促進動物的探索行為,并讓它們對日常環境有更大的控制權,增強它們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另外,也可以將其應用到日常訓練項目的獎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