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剛
我于1981年出生在一個農村家庭,在農村上小學,那時的學習條件差,閱讀資源非常匱乏。
連環畫與氫氣球
最初閱讀的圖書是連環畫,也就是小人書,比如《鐵道游擊隊》《隋唐演義》《活佛濟公》。有一年春節,正月里,得了一些壓歲錢。我拿著五毛上街去,準備在書攤上買一些連環畫來讀。在路上遇到一個賣氫氣球的,五顏六色的氣球,被一根繩子系著,說是只要把繩子放了就會往天上飛。這太神奇了!我站在旁邊看了好久。
我衣兜里的5毛錢,可以去買兩本連環畫,也可以買一個氫氣球。最終我下定決心買了氣球,拿在手里一頓一頓的,真的有一股力量把我的手往上面提。所以我相信,如果把手里的繩子放了,它是會飛上天的。在研究的過程中我踢到一塊石頭,摔了一跤,爬起來之后,氣球就已經離我而去,越飛越高。我仰望蒼天,看著我的氫氣球越來越小越來越小。
我真的后悔了,我的兩本連環畫就這樣飛走了!《鐵道游擊隊》只差這最后兩本就湊成十集了。
誤 讀
很幸運,外公有一些報紙,我只要去外公家就會找出舊報紙來看。有一次看到一個百科知識欄目,講的是淘米會沖洗掉很多的維生素成分。知道這個消息,我非常高興,不僅我自己煮飯再也不淘米,還興奮地告訴爸爸媽媽千萬不要再淘米,種糧食那么辛苦,米那么珍貴,淘一淘就把一大半的維生素給沖掉了,太可惜。當時的我認為維生素就是米的所有營養成分。
又一次看到報紙上說黑色的物體能夠吸收太陽的熱量,我就想,如果我穿的衣服是黑色的,就可以把太陽里的熱量都吸收了,那么人不就很涼快了嗎?于是在夏天,我就專穿黑色的衣服,痦出了好一身痱子。
撿到兩本書
也是一年夏天,爸爸干活回家后給了我兩本書,說是在路上撿到的。我拿起書一看,一本是某某高校的閱讀教材,里面有好些文章。我如獲至寶,貪婪地閱讀,至今還記得里面的一些文章,《六十一個階級兄弟》《山之子》這些文章的內容我記憶猶新。
另一本是雜志,刊登了《追捕》,還有一篇文章講的是民間鬼怪故事,關于什么狐妖變身雞冠花。這本書把我害慘了啊,我家院子里有幾株雞冠花,只要是夜里起來看到或是想到這些雞冠花,就會有陰影,總會想到恐怖的鬼怪故事,直到現在我對雞冠花都沒有什么好感。
有了那兩本書,那個夏天變得很美好。至今都還能回味起那種感覺,反反復復咀嚼兩本書的感覺。
初中好同學
上了初中,認識了一位好同學。說他好,是因為他家里有很多藏書,據說他的兩個哥哥居然一個上了清華,一個上了北大。這么厲害的一家人,會不會跟家里書多有關系呢?
我從好同學那里借到了《楊家將》《岳云傳》《封神榜》等等中國古代小說。確實是“書非借不能讀也”,在借書看的日子里,時間過得充實而飛快,那是快樂的閱讀時光。當時的學習任務不太重,才得以有很多的時間看書,我差不多一兩周就能看完一本厚厚的大部頭小說。
后來,因為邊放牛邊看書,不慎將書掉進泥水里弄臟了,便不好意思再向我的好同學借書。腸子都悔青啦!
中師武俠夢
在上了中等師范學校之后,同學們流行看武俠小說,金庸古龍臥龍生當然是我們的最愛。學校外面有一個書店,可借閱。我們三五個同學合作,一本書每天兩毛錢,我們每人借回一本書,能夠在一個周末看完三本四本甚至五本,實在是過癮。
當然,星期一的課就很容易睡著了。在某一個星期一的第4節課,我的好哥們兒不幸睡著了。要吃中午飯了,我要是不喊他,他就可能錯過吃中午飯,餓醒后一定會譴責我。但看他睡得那么香,又不忍心把他弄醒。我很聰明地想了一個辦法,寫了一張紙紙條,輕輕給他放桌上——“哥們兒,該吃中午飯了!”
與生共讀
走上工作崗位后,也讀了一些書,《狼圖騰》《平凡的世界》《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追風箏的人》,還有沈石溪動物小說系列,《圍城》《邊城》《三重門》等等。我會把一些我特別喜歡的又適合學生閱讀的推薦給他們,和他們一起再讀。我會提出一些問題與他們一起探討:比如孫悟空和二郎神誰更厲害,從哪里看出來的?怎么評價唐僧師徒四人性格的優點與不足?怎么看待關云長在華容道放走曹操這件事?曹操、劉備、孫權,誰是真英雄?同學們對這些問題很感興趣,大家觀點有沖突,爭論很激烈。我就笑看眾生,爭吧,爭吧,你們爭起來我就輕松了,目的也就達到了。
學生也向我推薦好書。去年,楊嘉璇同學就拿來一本《活著》,非要我看。我在第三天晚上閱讀時,根本就停不下來,主人公的命運已經讓我放不下,非看完不可!在凌晨兩點過,我被這書弄得是眼淚汪汪。第二天,紅著眼睛黑著眼圈去責怪這家伙,為什么讓我看這么悲催的書。她笑答,早知道你會這樣啦!老師你讓我們看了那么多書,學生當然應該回報老師呀!
與生共讀,其樂無窮。
一位語文教師的閱讀與成長經歷,謹以此文送給我的學生們。
——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