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我是王耳朵編輯:七錦
說一個在知乎上看到的故事@橙毅:一對大學里最好的閨蜜。女孩A除了上大學,沒有再去過任何一個更遠的城市。甚至連海底撈在她眼中也是奢侈的地方,從來沒吃過。一次,女孩B請女孩A去吃海底撈。進去后,女孩A滿眼都是新奇:“以前只是刷微博知道海底撈有這種服務,今天算是親眼見識到了?!辈贿^面對服務員的熱情,女孩A顯得頗為小心翼翼。更尷尬的是,女孩A從來沒有涮過毛肚,扔進湯后,五分鐘才撈出來。
最后的結果可想而知,怎么也咬不動。很顯然,在一些人眼中,這是一個“沒見過世面”的姑娘。就連這個故事,也曾經出現在知乎熱議“你見過最沒見過世面的女孩子是什么樣子”的下面。
但是在答主@橙毅 的講述中,這個故事有了另一面。女孩B看到以后,什么也沒有說,而是重新夾起一片毛肚,在湯里涮了十幾秒就拿起來放到女孩A的碗里。而女孩A也很坦然地接受了這一切。
類似的小故事,經常發生在她們身上。在女孩B的眼中,女孩A淳樸善良,從來不偽裝自己見多識廣。她們互相幫助,細心守護著彼此的友誼。于是,我們看到了這個高贊回答,對“見世面”作出的最好總結:“作為朋友,如果你無法帶她見世面,也不要嘲笑對方沒見過世面?!?/p>
“在這個世界上,一個人的善良不就是最大的世面嗎?”這才是“見世面”最正確的打開方式。那么,怎樣才能成為一個真正見過世面的人呢?
海底撈這對閨蜜的故事,讓我想起了剛上大學的一段經歷。大一那年,班級組織活動,外出游玩。一群人路過一家奶茶店,幾個同學拉著我去買奶茶。那時我還是從山村來到大城市的“窮小子”,別說奶茶了,就連飲料都很少喝。
于是,讓我難堪的事情發生了。“你要半糖還是全糖啊?”一個同學問道。那是我第一次點奶茶,哪里知道什么“半糖、全糖”?正當我支支吾吾不知所措的時候,一個大大咧咧地聲音響起:“你不是沒喝過奶茶吧?”然后便是一片哄笑聲。
有些人確實很有“見識”,說起美食、美景、名牌頭頭是道。但,人生而平等,活的卻是參差不齊。經歷繁華是一種見識,從泥濘中走來又何嘗不是另一種見識呢?你以為的“見世面”,也許只不過是這個世界很小的一面。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次,英國王室為了招待印度的一位地方首領,在倫敦舉行晚宴。其時還是“皇太子”的溫莎公爵主持這次宴會。宴會上,達官貴人們觥籌交錯,相娛甚歡。宴會結束時,侍者為每一位客人端來了洗手盤。印度客人以為是請他喝水,不由分說地端起盤子,咕嚕咕嚕地一口氣喝光了。
作陪的英國貴族目瞪口呆。一旁的溫莎公爵神色自若,一邊與客人談笑風生,一邊也端起自己面前的洗手水,一飲而盡。接著,大家也紛紛效仿,本來要出現的窘迫,也在溫莎公爵的善意下頃刻釋然。
中國人有句名言:“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币粋€人的視野是有局限的,真實的世界和你看到的也許并不一樣。如果你無法感同身受的話,至少留點善意和溫柔,收起滿滿的優越感。
如今,我們經常把“見世面”掛在嘴上,生怕別人看不到。就像林語堂先生的那段經典諷刺:腰有十文錢必振衣作響;每與人言必談及貴戚;見到問路之人必作傲睨之態;與朋友相聚便喋喋高吟其酸腐詩文;與人交談便借刁言以逞才。
一個人沒有見過真正的世界,常常會誤以為自己目前所擁有的就是最好的,從而忘了世界之大。當你見過的世面越多,對世界的感知越深刻,對自己的認知越清醒,越明白自己的淺薄與渺小,越知道自己真正該擁有的是什么。
想起不久前,郭晶晶在“香港島婦女聯會”上的一幕。到場的都是社會名流,所以每一位的穿著都非常隆重,無論是衣服還是首飾皆價格不菲。這時候鏡頭掃到角落里的郭晶晶:只見她穿著一件白色鏤空花紋的中式上衣,配上一條黑色的褲子,安安靜靜地坐著,沒有一點想爭奇斗艷的意思。
據有心人爆料,郭晶晶的這件中式上衣已經陪伴她很多年,每次出席活動時也都沒有佩戴耀眼奪目的首飾。但就是這樣一個“安靜的女子”,卻受到了網友們的一致稱贊。其實,這樣的郭晶晶我們已經在無數場合見到過。豪門闊太少不了的奢侈品包包,LV,CHANEL,愛馬仕……黑金的,鑲鉆的,限量的,拎在手上就值一套房。郭晶晶挎著三五百塊錢的尼龍材質買菜包,反反復復用了好幾年。
有錢人出門保鏢左右擁簇,開派對把十萬塊一斤的松露當雪花灑著玩,買杯咖啡都得豪車開道。而郭晶晶每次都是素著一張臉,穿著簡樸,在小街巷里的打折店掃貨。就連陪孩子去度個假,不是在巴黎鐵塔、馬爾代夫,而是全家一起去香港二澳村體驗插秧,領悟農民伯伯的辛苦。別看她平時“摳門”得要命,但是每次“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時候,她總是最積極的那一個:為武漢疫情低調捐款7000萬,默默走上街頭做義工。

亦舒在《圓舞》中寫道:“內心富足的人,從不炫耀擁有的一切。他不告訴別人讀過什么書,開過什么車,去過什么地方,有多少件衣裳,買過什么珠寶,因為他沒有自卑感?!闭嬲娺^世面的人,從不隨波逐流、炫耀自己。而是活在自己的節奏里,安靜地綻放屬于自己的光芒。
看過一檔“Rich House Poor Family”(富家窮家)的真人秀節目。節目組精心挑選了一窮一富兩組家庭,互換生活。富豪名叫Steve,他經營著一家酒吧,還有十幾家餐廳。住的房子像個小城堡一樣,孩子要么在房子里的游戲室里玩游戲,要么就是去外面的草坪打高爾夫。用節目的話說,他們是“英國最有錢的那10%”。
窮人家的爸爸名叫Neil,他每天要工作12個小時,刨掉水電煤氣,一家人每周只有140英鎊用于消費。當“富爸爸”Steve帶著兩個孩子來到“窮爸爸”Neil家的時候,他們對這座屋子的評價只有三個字:“很可愛”。
冰箱里幾乎什么吃的都沒有了,只剩下一瓶牛奶和一點點薯條、炸魚?;顒訄鏊仓挥虚T前的一條馬路。但是,面對著這一切,Steve和孩子們卻沒有一丁點的失落,反而積極樂觀地開始收拾起房間。
閑暇之余,他們還會自創娛樂項目,在小小的后院打高爾夫球。沒有錢帶孩子出去過生日,Steve就親自動手,給孩子做蛋糕、布置房間,并且邀請來一堆親朋好友。面對困難時,無論是爸爸還是孩子,這個家庭從沒有過抱怨,有的只是對生活滿滿的熱忱。
也許有人會說這只是一場“秀”。但是生活在富翁家中的Neil卻在Steve的父親口中,得知了這個家庭的秘密。原來,Steve之所以能夠成功,不是因為他有多么“了不起的爸爸”,而是夫妻倆一點一滴的打拼。
他們也曾每天工作16、17個小時,甚至節假日也不休息。而這一切也都看在孩子們的眼里。我們的家長總喜歡說要帶著孩子去見世面,但是真正的世面也許只有13個字: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差的。
節目的最后,在富豪家庭大開眼界的Neil有一段發人深省的告白:“可以和steve換一周身份,這種感覺很好,這個經歷給了我動力和啟發。我希望我的孩子可以變得更好,可以去做我們不能做到的事情。這些事情,不是不能改變的。永遠不要放棄,永遠……”。
一個真正見過世面的人,因為經歷而變得從容、通透和睿智。他們知道每件事都有難處,每個人都不容易。也就不再隨隨便便發表評論,或者瞧不起誰。他們滿懷希望地生活著,溫柔地和這個世界相處著。比起踏遍萬水千山,這也許才是我們此生見過的最大的世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