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日軍的末日即將來臨,為了作垂死的掙扎,挽救其滅亡的命運,對敵后抗日根據地進行瘋狂“掃蕩”。冀熱邊區承(德)平(泉)寧(城)地區,日偽軍活動猖獗,抗日斗爭形勢十分嚴峻。3月初的一天,晉察冀軍區第十三軍分區第三地區隊(簡稱三區隊)區隊長高橋、政委黃云、副政委鄭紫明、總支書記郝福洪等開會研究決定,高橋率二十余人堅持基本區斗爭,黃云、郝洪福各帶一個排,向喀喇沁一帶迂回,分散敵人兵力,鄭紫明帶一個主力連攜帶電臺向建平、朝陽一帶游擊,以便在情勢危急時,把電臺護送到冀東,保存區隊實力,保住電臺。另由二連副連長舒殿友和區隊干事劉相廷帶二排和三排的部分戰士,共五十余人向寧城東部挺進,牽制敵人,策應鄭紫明部東進。
舒殿友、劉相廷率隊為了策應鄭紫明東進,牽制敵人,部隊時而正面襲擾敵人,時而側面迂回打擊敵人,廣泛開展游擊戰。
3月11日傍晚,舒殿友、劉相廷率部來到寧城東部的朝寶溝。由于天氣寒冷,部隊連續轉移疲憊,遂決定在這里宿營。10點,敵人從朝寶溝馬營子方向開來。舒殿友、劉相廷決定立刻轉移。于是,他們就近搶上西山。在隊伍轉移過程中,一個身患疾病的戰士被尾追的敵人發現,敵人緊緊咬住隊伍,窮追不舍。舒殿友、劉相廷率部往西突奔四五里,來到李營子前山。此時,西面和南面又有大批敵人趕來堵截,隊伍被敵重兵包圍。舒殿友、劉相廷率戰士們向北繼續突圍。可是,前進不遠,出現在面前的是四五十米高的懸崖,隊伍走上了絕路。
敵兵合圍,懸崖在前,情勢十分危急。舒殿友對戰士們說:“同志們,我們已經被敵人三面包圍,八路軍戰士寧死也不當俘虜,我們要跳下懸崖,能活著的就突圍出去,大家怕死嗎?”“不怕!抗日犧牲,死也光榮!”戰士們異口同聲地回答。舒殿友、劉相廷率先跳下懸崖,三十余個戰士緊跟著也勇敢跳了下去。
英雄們跳下懸崖后,劉相廷等八人當即犧牲,舒殿友摔成重傷后不久也犧牲,其余人員有的被摔傷,有的被摔昏。傷員們互相攙扶著繼續向北突圍,歷盡艱辛回到了關內冀東抗日根據地。
三區隊的英雄們用鮮血和生命譜寫的壯歌,是冀熱邊根據地人民不屈不撓抗擊日本侵略者壯歌的重要樂章,流芳百世,千古頌揚。
(摘自《檔案天地》 丁建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