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梁
我有一個朋友群,幾乎每晚都會自發來一場“吐槽大會”,大家積攢了一整天的牢騷,都要發泄出來。有時候,某個人挑起一個話題,比如說到如今的“職場潛規則”,群內立即群情激昂,說著說著,一肚子的牢騷和抱怨變成一肚子的郁悶和氣憤。估計,又會有幾個人晚上失眠,朝著黑漆漆的夜色咬牙切齒。
有一天晚上,“吐槽大會”照開不誤,不知不覺過了兩個小時。一向很少發言的大張忽然發出來一句:“睡前原諒一切,醒來便是新生。”短短一句話,群里立即安靜了。
靜下心來反思,感覺大張的話太讓人警醒了。
“睡前原諒一切”,早就該如此,學會釋然和放下,輕松面對世界。可“原諒”兩個字說出來輕松,要做到很艱難。職場上那些橫眉怒眼、酸言醋語,都那么尖銳地刺痛人心,讓你的心里疙疙瘩瘩。陌生人的麻木冷漠,甚至“垃圾人”的無端攻擊,都像沉悶的鈍器重重地傷害著你。生活好像總是處處與我們作對。憑什么我付出的努力比別人多收獲卻不如別人?憑什么別人有的機遇和好運我沒有?憑什么一樣的起點最后卻天壤之別?十萬個憑什么,讓我們對這個世界失望之極。有時候我們也會跟自己較勁,不能原諒自己說錯的一句話,不能原諒自己做錯的一件事,再微小的過錯,都會被我們放大無數倍。
種種糾結,亂麻一樣纏繞著,帶給我們種種不舒服。如鯁在喉,郁結于胸,塊壘在心。痛苦難言的滋味,只有自己懂。其實,很多煩惱都是庸人自擾,你煩或者不煩,它都在那里,不多不少。既然如此,不如喝一杯清茶,讓自己平心靜氣,讓在喉的“鯁”、在心的“塊壘”,慢慢消融,漸漸沉淀到最底層。渾水不要去攪動,因為每次攪動沒有絲毫益處,徒增煩惱。那些不可原諒的人和事,不能立即放下,但也不要一說再說,忽略與遺忘,也是一種原諒。
要做到真正意義的原諒,需要的是心胸和境界。正所謂,一滴墨水落在一杯清水里,水立即變黑;一滴墨水落在大海里,大海依舊蔚藍。心胸開闊,能容天下難容之事。其實,天下也沒有那么多“難容之事”,很多事是因為我們的心胸狹窄才顯得“難容”。原諒是一種氣度和境界,不糾纏于瑣碎,不糾結于庸俗,境界開了,就真的能夠原諒一切。
(摘自《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