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昀昀

2021年是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的第30個年頭。在這30年里,中國—東盟合作成果不勝枚舉,中國—東盟關系成為亞太區域合作中的典范。而雙方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耀眼的成績,離不開精準把握彼此合作重點及熱點,讓行動有的放矢,讓成果正中靶心。
中國—東盟博覽會(以下簡稱東博會)作為服務雙方合作的務實平臺,一直以緊扣熱點、促進合作為己任,為助推雙方對話與合作取得“10+1>11”的實效貢獻了積極力量。
中國—東盟合作正向何處發力?
在中國—東盟對話關系發展的進程中,雙方始終重視彼此的關切,圍繞當下雙方關注的重點領域開展對話合作、設定年度合作主題。從旅游、海洋、媒體、數字經濟到可持續發展,中國—東盟合作的年度主題日益多元,但始終熱度不減、精彩不斷。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防疫抗疫成為中國—東盟各國當前合作的頭等大事。如何應對疫情給全球供應鏈產業鏈帶來的沖擊,后疫情時代下如何把握新的產業機遇、如何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面對這些問題,中國與東盟國家都迫切希望找到一個有力的答案。
疫情沖擊下,全球供應鏈產業鏈過長的局限性備受關注,人們對于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重視程度再度提升。在此背景下,能穩定運營、降低物流成本及疫情暴發風險的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以下簡稱“陸海新通道”)正承載著暢達中國—東盟區域,甚至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合作渠道的新希望。
據悉,2020年上半年,“陸海新通道”班列開行數量同比增長112%,目的地拓展至全球95個國家和地區,其不僅保障了疫情下食品、醫療物資等必需品的平穩流動,也助力中國—東盟水果貿易持續高位發展。這些亮眼的表現讓“陸海新通道”成為中國—東盟合作當之無愧的一大熱點。
而疫情造成的物理隔離讓數字經濟新業態下的電子商務、線上教育、線上辦公等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呈現蓬勃發展態勢。政府支持、企業參與、市場活躍,讓數字經濟合作逐步成為中國—東盟合作新的熱點。中國駐東盟大使鄧錫軍表示,預計到2025年,中國與東盟數字經濟總量有望達到9.58億美元,將為雙方拓展合作領域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
經過疫情的考驗,中國—東盟對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有了新的認識。只有實現可持續發展,才能真正提高經濟體系的抗風險能力。在這一需求的驅動下,中國與東盟將2021年定為中國—東盟可持續發展合作年。這意味著與此相關的環保合作、綠色制造、衛生合作等領域將迎來發展的新機遇。
此外,《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建設等議題也將持續為中國—東盟合作增添新的熱力值。
東博盛會為中國—東盟合作增熱度
東博會作為中國和東盟10國政府經貿主管部門及東盟秘書處共同主辦的國際經貿盛會,17年來在促進中國—東盟就熱點需求展開合作方面收獲滿滿。
特別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東博會圍繞抗疫合作的熱點領域,在第17屆東博會上首設公共防疫及衛生展區,展示了防疫物資和衛生領域企業;通過舉辦“健康絲綢之路”建設暨第三屆中國—東盟衛生合作論壇,為雙方搭建了交流抗疫經驗、謀求合作共識的交流對話平臺。
為給中國—東盟暢通貿易渠道提供直接助力,第17屆東博會設置了“陸海新通道”展區并舉辦系列活動。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展區在會期首次亮相,并運用先進的數字技術直觀地展示其建設成果。此外,西部陸海新通道媒體推介會、豫桂東盟西部陸海新通道合作洽談會等活動也一一上線。
在第17屆東博會“共建‘一帶一路,共興數字經濟”的主題下,我們能在電子電器展區看到許多智慧城市建設的綜合解決方案;在農業展區里,看到展出的智能農業生產工具。會期,還舉辦了中國—東盟信息港論壇,圍繞5G、人工智能、電商等7個主題開展交流合作。
在中國—東盟關系的發展中,不變的是“合作”的主旋律,變的只是不同發展階段催生的不同合作熱點。參與東博會,我們不僅能觀察到中國—東盟合作的盛況,還能感受到東博會服務合作熱點的用心與誠意。
服務合作新熱點,第18屆東博會展現新作為
2021年9月10~13日,以“共享陸海新通道新機遇,共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第18屆東博會,將在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周年、中國—東盟可持續發展合作年的時間節點下舉辦。今年,圍繞雙方合作新熱點,東博會將有哪些新作為呢?
東博會對“陸海新通道”建設的重視,從其展區面積的變化中就可見一斑。據了解,展區面積將同比擴大47%,至2500平方米。中國重慶、四川、貴州等“陸海新通道”沿線省區市將參展。據東博會秘書處秘書長王雷介紹,屆時會期還將舉辦中國—東盟多式聯運聯盟論壇暨第二屆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峰會,推動構建中國—東盟多式聯運聯盟,加快推進“陸海新通道”建設。
2021年是中國—東盟可持續發展合作年,據悉,第18屆東博會將圍繞“可持續發展合作”,豐富展覽內容和策劃系列論壇會議活動,促進各方在技術和貿易發展、氣候變化、消除貧困等問題上共同行動。
在這一議題下,東博會將繼續設置環保合作展區。該展區將以“引領低碳經濟助力綠色發展”為主題,安排國內外生態環境治理領域新產品新技術展、生態環境信息化應用展、廣西及各市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成就展三大主題展覽,目前已有中國內外約40家知名企業和機構報名參展。
此外,會期還將配套舉辦碳達峰、碳中和專題研討會,大氣污染與氣候變化論壇、海洋污染治理及監測技術論壇等3場高端專題研討會,釋放行業權威信息。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的現場簽約活動也將舉行。
與“綠色發展”相關的還有綠色建材展區。據了解,該展區將集中展示中國綠色建材產品,包括節能建筑、智能家居等,推動各國綠色建材行業的交流與合作,助力可持續發展合作。
針對其他合作熱點,東博會也將舉辦相應活動響應需求。服務RCEP合作方面,將設RCEP專門展區,舉辦RCEP培訓活動;服務新發展格局方面,將舉辦中國臨空經濟論壇,重點宣傳推介南寧臨空經濟示范區;提升抗疫合作方面,將繼續設置公共防疫及衛生展區,舉辦國際醫學創新合作論壇和專場推介會……
過去17載,東博會不負眾望,打造開放平臺,助推中國—東盟共享發展機遇。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東博會將繼續提升自身品牌價值,聚焦區域合作熱點,為中國—東盟合作添柴加薪。